创自主智能 促绿色发展
宁波轨道交通开启“全自动运行”时代
王凯艺 甬轨君
方正的车头,流线型的车身,纯白底色嵌靛蓝色线条,开放的司机室……12月24日,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开启为期3天的免费试乘活动。首批市民乘客进站打卡,揭开了这一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的“智慧”面纱。
近期,5号线一期将正式开通运行,宁波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增至183公里,宁波轨道交通也就此迈入“全自动运行”时代。
技术创新赋能,数字化改革牵引,“轨道上的宁波”持续向纵横延伸。按照全域城区化、全市一体化的理念,今年来,轨道建设规划的第三期项目加快实施;宁波至象山、慈溪等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加速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四网融合”的发展格局在宁波日益成型。
“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智能化、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助推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有效支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奋力书写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自动运行领先全省
全长27.9公里,全线地下铺设,设站22座,5号线一期开启了宁波地铁线网中环线的东南半环。不过,这并非它身上最亮的标签。它不仅是我省第一条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且搭载的全自动驾驶系统由国内自主研发。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划分为GoA0到GoA4五个等级,5号线一期拥有的就是最高等级GoA4。与传统列车相比,全自动最直观的区别在于驾驶室是完全开放式的,不见操作台和司机,与车身也无任何分隔。透过车头和车尾的玻璃,隧道内的全景一览无遗。
“全自动运行好比列车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可实现自动唤醒、自动出库、正线运行、终点站清客、自动折返、自动回库、自动洗车、自动休眠等功能。”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全自动运行项目部技术部通号组组长朵建华介绍,通过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站台门等5大核心系统,远程指令自动联动列车、车站和控制中心,可涵盖100多项全自动运营场景。系统还具备站台门/车门对位隔离、车辆故障远程复位、乘客紧急对讲、站台门和车门间隙检测报警、区间水位监测报警等应急功能。
全自动运行,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且具有更高的列车安全性。同时,全自动运行也并不代表无人管理。运行期间,线路和列车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系统与工作人员的“监控”之下。
“5号线一期工程2019年经市政府批准初步设计调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到今年底正式通车,可以说从设计到完成调试、开通运营,我们仅用了2年多时间。这一速度背后,是技术攻坚、运营调试两大专班的强有力支撑。”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姚燕明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新线的调试全部来自“自主力量”,全程主导全自动运营场景设计、功能调试及运营筹备工作,省下调试成本4000万元。
创新赋能智慧城轨
全自动运行,代表智慧地铁的发展方向。5号线一期开通运行之后,日后随着地铁6、7、8号线等项目陆续上马,轨道交通“全自动化运行”的新模式将在宁波全面开启。
不仅如此,以探索建设5号线一期全自动运行为契机,宁波正逐渐勾勒出智慧城轨的创新发展蓝图。“通过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一份独具宁波特色的智慧城轨顶层设计已经出炉。”姚燕明介绍。
今年4月,这份《宁波轨道交通智慧城轨顶层设计规划》通过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的评审,并在宁波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中进行全面落实和推进。
位于5号线一期三官堂站的“智慧车站”管控系统,就是宁波地铁智能运输组织的其中一个应用。工作人员触控车控室内的高清数字显示屏,车站内的温湿度、各类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一览无余。
除了“智慧车站”,未来,乘客可以在地铁出行时体验到“N种”智慧应用。“宁波在智慧城轨的探索与实践,对提升整个行业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姚燕明说,当前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的设备系统国产化水平达90%,其中,信号系统就来自浙江本地企业,实现完全自主化、本地化。
5号线一期的列车,由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中车株机公司智能制造。依托宁波产业优势,车厢客室内装、座椅、照明等产品全部实现了本地化采购;车体的焊接、涂装、总装、调试、售后服务、运营维护等全过程也实现了100%本地化。目前,整车的本地化比例超30%。
绿色转型高效节能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虽为绿色出行方式,却也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双碳”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为此,宁波轨道交通紧随绿色化发展大势,近年来持续开展节能技术创新的研究与探索。
以“智能能源”促绿色转型、节能降本。创新“产学研用”模式,宁波轨道交通正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基于云平台的智能能源系统,研究城轨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的同时,打造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基于能耗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优化节能策略,实现自动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4号线采用的专用轨回流技术,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地铁多年的世界性难题——杂散电流腐蚀问题。这项在全国首创的技术,不仅减少了对内部结构钢筋及周边金属管线的腐蚀,还在节能上效果明显。
不仅如此,5号线一期全线采用的双向变流器加永磁同步牵引技术,还能给线路牵引系统提升近30%节能率。“宁波正加紧智能能源相关技术体系建立,将形成一套规范标准,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和运营智能能源系统提供示范。”姚燕明表示,到2026年,力争实现新一轮建设线路运营综合能耗下降25%的目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