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手机扫一扫 银行信贷员就上门了

“浙里掌上贷”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沈俊杰

  “真是方便极了!”日前,浙江天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瑞琴通过浙里办APP的“浙里掌上贷”,成功贷到了280万元。

  陈瑞琴的获得感,得益于浙江银保监局牵头建立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银保监与市场监管、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54个省级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对接机制,并构建起专业化的数据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实现银政企信息的互联互通。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当前融资对接过程中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痛点,他们建立信息共享、供需对接和业务协同机制,把金融服务汇聚一处,更好地服务企业,金融机构获客更加便捷,实现了多方共赢。

  据悉,有需求的客户只需要通过“扫一扫”产品二维码,免费注册登录,填写必要信息,后台就会自动匹配个人或企业电子营业执照等信息。通过线上发起申请,“浙里掌上贷”会将客户需求推送至金融服务机构,由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需求客户。同时,对于线上发起的贷款申请,后台也会实时监测需求处理情况,保证客户的申请能得到及时处理与对接。

  “浙里掌上贷”不但方便了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对银行客户经理也同样友好。不久前,泰隆银行富阳新登支行客户经理汪文龙收到“浙江银行业”公众号的消息通知,得知杭州富阳包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小中在“浙里掌上贷”上申请了一笔贷款,立即对这笔贷款申请进行了处理。第二天,汪文龙就上门为洪小中办理了130万元的经营性贷款。

  “这个平台精准给我们分配客户,并且自动提供客户信息,省去我许多的调查时间,做业务轻松多了。”汪文龙欣喜地说。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微企业的难题,“浙里掌上贷”通过数据对接,打通信息壁垒,让有需求的客户一站式体验线上贷款服务,从注册、申请、受理、审核到签约放款,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客户经理节约作业时间,大幅度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扩大金融机构获客范围。

  据了解,泰隆银行为提升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目前共在“浙里掌上贷”上架了政策性转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积分贷、贸E贷、订单融资贷、支小贷、接力贷、创新积分贷等8款产品。线下则借助Pad移动金融服务站,“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将金融服务“送上门”。同时,该行采用移动审批的方式实现无缝审批,保证审批作业快速通过,实现了客户“一次也不用跑”。湖州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使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截至10月,泰隆银行湖州分行在“浙里掌上贷”平台抵押办理件数合计528件,总金额达11.80亿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浙里掌上贷”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1-12-27 浙江日报2021-12-2700010 2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