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文章导航

凝心聚力谋发展 担当作为建港城

定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风云定海山,东方新港城。

  今天的定海人,有着前所未有的自信——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角响起,他们加速描绘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的新图景。

  这张图的起点,令人振奋。

  如今的定海,内畅外联、海陆联动的交通格局正持续放大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重大开发开放平台构筑起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域美丽的人文品质城市吸引着各类高端要素加速汇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这张图的架构,令人期待。

  站在新征程上,定海精准锚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跑道,争当“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排头兵,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建强科技创新新引擎,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迈入城乡发展新阶段,构筑社会治理新样板,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随着一项项重大项目落地、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实、一个个创新创业典型生动再现,定海将用实干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迈向高质量

  从岑港册子至马岙北部海岸沿线,一座座码头鳞次栉比,其中位于册子岛的舟山实华原油码头,几乎每天都有外轮在此靠泊接卸原油。不远处的二期45万吨级原油码头也已交工验收,该码头配备的4台输油臂,在未来能达到近2000万立方米的年接卸量。

  实华原油码头见证着定海油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油品产业特色区域,定海全面响应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建设以岑港、马岙为核心的西部国际化油品储运交易基地,目前已集聚全市主要油品中转储运企业17家,投入运营油品库容1800余万立方米。

  大胆魄、大手笔。细看定海人描绘的蓝图,油品产业仅仅是定海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海面向深蓝发展方向不动摇,持续推动船舶修造、水产品、海洋新材料等行业与世界接轨,挖掘培育更多行业领域隐形冠军,努力向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新路迈进。

  回眸过去5年,定海海洋经济年均增速6.6%,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在全市40%左右,连续5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国家战略优势加速转化,油品、粮食等大宗商品集散加工交易体系日益完备;定海海洋科学城全新规划建设,海洋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产业从无到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2016年分别增长213.6%和231.9%,新增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8名、年均增长74.1%。

  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定海加速发展的脉络,一个个项目承载着经济跨越发展的轨迹,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成为定海海洋经济一路昂首前行的决胜方略。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面对“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的历史新任务,定海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紧扣高端装备制造与海洋电子信息重点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数字强区、云上定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船舶海工、机械制造、粮油与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全面增强海洋经济密度,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标准,全面提升亩均效能。

描城绘海 城乡环境品质全域优化

  冬日午后,阳光正好。定海“网红”新地标——东海云廊东山段上,市民或悠闲漫步,或跑步健身,或倚栏远眺,一幅生活美学画卷在绿道上呈现。这处供市民休闲运动、亲近自然的绿道自揭开面纱以来,吸引了不少人争相打卡。

  可供休闲的同时,这条生态绿廊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在绿道一侧建有截洪沟及多个景观水池,山水顺着地势,通过截洪沟进入河道,汇流入海,对沿途地势低洼区域的防汛防台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东海云廊东山段的建设,是定海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补足山洪防治短板的一个有效手段。上面来水量大,中间蓄水力差,下游排水偏慢是老城区长期面临的问题。为此,定海启动中心片区排涝提升工程(五山生态旅游带建设项目),采取“上拦、西调、中提升”的综合治理方式,立体式布局城区防洪排涝体系。

  如今,定海中心片区处处涌动着排涝提升工程的建设热潮。数条主河河畔,一排排绿色围挡内桩基高耸,机器声隆隆作响;多个施工工地内,工程车往来穿行,工人紧张施工……据定海区市政园林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效果明显,昌国路、东山路地段等以往经常“泡汤”的区域基本告别水淹,均安然度过了今年汛期。

  城市内涝有效解决,为定海中心片区城市有机更新持续夯实底气。从破旧逼仄的开放式小区,到内外兼修的现代化小区,得益于定海不断加快的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城中村(旧城)改造攻坚战、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计划的实施,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了落地回响。2017年以来,定海累计完成城中村(旧城)区块改造33个108.3万平方米,实施安置房项目15个、119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969幢,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

  顺畅、安全的出行环境,也让群众享受到了城市更新建设的成果。近年来,定海城市路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据悉,定海共实施道路改造、管网改造、绿化提升、亮化彩化等工程项目48个,打通断头路、瓶颈路20条,城市交通逐渐“舒经活络”。

  收获硕果,放眼未来。在新的赶考路上,定海将树立山海城共同体理念,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全域景区化建设三年行动,有序开展城中村(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与危房解危,着力建设未来社区,全力打造东海云廊生态带、海岛古城文化带、定海湾区滨海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完成五山水利工程,着力打造海绵城市;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焕新乡村 美好生活增添新成色

  生活在青山环、绿水绕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感觉?定海干 [览]镇新建村党总支副书记芦海峰和盐仓街道新螺头村黄沙岙村民董海平有话要说:“依托净零碳乡村建设,村子环境好了,旅游经济发展旺了,村民笑容也更多了。”“闲置的老房子翻新后,又好看又实用。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过来体验乡村生活的本地人、外地人都多了起来。”

  芦海峰和董海平的感受,与定海美丽乡村建设息息相关,可感可及可体验的乡村风貌让农民的幸福感愈发强烈。以黄沙岙为例,2017年,盐仓街道立足新螺头村山海特色资源禀赋,以常住人口仅四五十人的黄沙岙为重点,利用闲置农房,引入了“非岛·年轮公园”文旅项目,打造秘境旅居、青鸟研学、恣意生活、乡村漫游、零碳追求、智慧服务等内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目前,黄沙岙正积极尝试采用太阳能光伏、区域智能微电网等新能源,增加绿色能源供给,新建生态停车场,活用环保节能观光车等,建设净零碳交通体系。

  类似黄沙岙这般华丽转身的故事,在定海不断上演。依托当地独特优势和潜力,定海不少镇(街道)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等多方面不断尝试。以“一村一品一特色”为目标,逐渐形成了新建村、马岙村、黄沙岙3种开发经营模式的迭代,累计建成风情乡村6个(省级精品村),美丽乡村10个(市级精品村),历史文化村落9个,洁净乡村全覆盖。绿色发展指数全省排名第四,两夺“大禹鼎”,连续3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区。

  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也激发了村民自治的热情。被誉为“海岛第一村”的马岙村,“一把扫帚大家扫”微民约深入人心。闲暇时,村民随时可以取出路边“保洁站”的扫帚,扫得村道洁净,也扫得心里敞亮。作为舟山乡村善治学堂的数字化延伸,该村还开发运用了“善自分”小程序,通过“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积分激励+兑换奖励”的形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教育引导、村社活动、民主评议三大主功能,使“有事一起干、事事有商量、人人成风尚”的乡村善治格局得到了有效延伸。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让乡村共同富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定海的决策者认为,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富民兴村上,大力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改革;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区创建,打造净零碳乡村建设系列案例,统筹推进路网、电网、光网、水网、排污管网“五网”贯通,加快建设未来乡村新社区,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4 定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2021-12-26 浙江日报2021-12-2600008;浙江日报2021-12-2600015;浙江日报2021-12-2600012;浙江日报2021-12-2600020 2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