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文化基因 徜徉笔墨间

  浙东诸地,尽拥水色山光,自古吸引文人骚客流连徜徉。其高崖,其石壁,其深潭,其碧波,无不成为吟诗作赋的灵感之源。人们一路南下一路歌,“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由此形成锦绣灿烂的浙东唐诗之路。

  文墨并重,书以载道。一路山川风物,连同古人的行走吟唱及路之风采,好似颗颗璀璨明珠,被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赵雁君从历史光影中采撷而来,在浓墨淋漓、雄浑恣肆间,著成《诗路雁迹——赵雁君“浙东唐诗之路”书法集》(下称“《诗路雁迹》”)。

  近日,《诗路雁迹》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我们于笔墨的点画、线条、浓淡、气韵间,体悟浙东唐诗之路的风华绝代。

  由路及书

  寻求艺术创作之大道

  自钱塘江边西陵古渡起,终抵天台石梁飞瀑,行程500余公里;自618年,至907年,唐代近300年时间。时空维度交叠中,451位诗人曾游弋其间。

  他们中,有“光焰万丈长”的李杜,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元白,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们有的年少壮游、有回乡、有贬谪、有寻仙……迥然的生命状态,在同一条山河人生驿路上,行旅吟咏,留下诗作1500余首。

  一脉秀丽山水,流芳千古事。这条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诗歌古道,蕴含了“美丽浙江”建设的文化基因。

  2018年,正当赵雁君于《山水雁迹》“美丽浙江”书法主题创作沉酣之时,浙江启动《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大花园建设。“四条诗路”,正是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钟大吕般的时代主题,催生了赵雁君创作《山水雁迹》续篇《诗路雁迹》的构想。他随即把“四条诗路”纳入创作计划,以笔墨书写诗路,并将浙东唐诗之路作为开篇。创作的文本,就以唐人留下的诗为载体。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反复翻阅“唐诗之路”发现者、首倡者竺岳兵先生主编的《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力图通过诗文去寻觅感悟诗人们的诗心自在。

  仅从书面理解,稍欠形象。把那些个山川河流、深山古刹、古道驿站,在如今的地图上一道一道标出来,按照描好的路线,走出书斋索诗寻踪,才能激起千年畅想。

  自西陵古渡出发,经镜湖、过曹娥江,溯剡溪,上天姥、登天台,迢迢水路又复崎岖山路,赵雁君以点串线,沿着诗人们的足迹行走诗路干线,体悟“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的天成画境,在一次次感动和喟叹中酝酿书写千年唐诗的激情。

  今天,当我们翻开刚刚出版、散发着撩人墨香的《诗路雁迹》时,历史、自然、诗性互相交织,时代、人文、艺术的共通共融就更为直观了——

  《诗路雁迹》,依次包含浙东、越州、萧山、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等8个篇章,分别赋题《青山行不尽 绿水去何长·总条浙东篇》《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越州篇》等8篇。

  在大时代中铸就鸿篇巨制。从2018年的酝酿,到2019年中的集中创作,至辛丑新年画上句号,《诗路雁迹》整体创作历时两年有余。

  直至创作完成,赵雁君仍觉意犹未尽。“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书法是流动的音乐。人一生的创作,正如写一幅作品,笔一旦拿起来,就停不下了。”

  因诗及字

  探寻诗意绵延之通达

  地理之路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成风景;人文之路上,一诗一文,一笔一墨,亦称绝妙。

  《诗路雁迹》从近千件赵雁君书法作品中精选作品315件,汇集其楷、行、草诸体。其中,既有鸿篇巨制,也有盈尺小品。

  从中,我们得以窥见人们熟悉的“赵氏面貌”:各个章节,穿插散落着二王基调的小行草,精巧细致;也可找到明清基调的大行草,如徐渭作品般奔放大气、恣意纵横。作为主攻方向,赵雁君的行草以“气”长、以“势”显,颇为雄浑苍劲。

  在《萧山篇》,一幅近四尺中堂的作品,将李白的《横江词》写得舒张开阔——“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钱塘之绝美壮阔,潮水之变幻多姿,皆在墨间游走。

  我们也可以品出规整可观的古拙之气。极具意态的非隶非楷、似楷似行的楷书,创立出碑帖结合、活泼空灵、独具特色的碑版楷书新风。赵雁君介绍,“这也正是此书着墨更多,对既定风格更具突破的一批创作。”

  无论是《上虞篇》中,以行草对联呈现的“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还是《绍兴篇》中,以大楷绘就的“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从古时一路逶迤而来的魏晋遗风,抑或是咏诗论文式的浓浓山阴意韵,都从纸张中倾泻而出。

  与《山水雁迹》相比,《诗路雁迹》呈现的行草作品仍是以明清为面貌、以魏晋为根底的赵氏书风。但无论楷书,还是行草书,都更趋成熟,更雄厚奔放,甚至说,很难以某种“框架”来定义其书体和书风。

  墨迹纵横之间,我们再跟随这位书法家的足迹、笔意,品读这条地理之路、历史之路、人文之路——

  线条,是层峦叠翠,碧水淼淼。

  登上天姥阁眺望,秀美景致一览无余,新昌江宛如碧带,袅袅穿城而过。远眺,天姥山主峰拨云尖,巍峨耸立,“天姥连天向天横”的雄浑气势立等可感。

  因景寻诗,他挥毫落纸,写下《登天姥》——“天姥三重岭,危途绕峻溪。水喧无昼夜,云暗失东西。”

  笔墨,是风雅韵事,久久流传。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借修禊之机,邀集名士谢安等四十二人在兰亭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礼,“天下第一行书”由此而生。

  “兰亭”,中国著名书法地标之一。赵雁君在此反复行走,感悟精神韵味,以线条语言流露笔墨精神的“形”“势”“意”。

  境界,是宅心物外,荡涤灵魂。

  在剡溪畔,赵雁君神交先贤,回温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轶事:1500多年前,谢灵运被贬,带领家仆几百人,从始宁出发,一路伐木开径,开辟出直达临海的谢公古道。

  而后,李白脚著“谢公屐”慕名访天姥,再后,杜甫、白居易等也曾追寻“太白屐”而来,款款踏歌而行。站在剡溪之畔,一幕幕在他的眼前川流而过。

  俯仰之间,揽景怀古。

  与古为新

  描绘时代精神之图谱

  时光悠悠,流转千年。浙东大地上千百年历史文脉,在文墨间串联。

  天台山,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在赵雁君笔下,出自天台山国清寺隐僧拾得子的诗句“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十字一气呵成,形成“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之势——

  一笔到底,如诗路蜿蜒连绵;顿笔时,如山之磅礴安稳;提笔间,又如泉水奔涌。不经意中,将“山岳之神秀者”挥洒得淋漓尽致。

  从会稽山阴走出的赵雁君,在魏隶笔法书迹中,融入二王书法的创作方法,再融合明末清初大写意式的书风,形成自成一派的创作程式。当我们细细品味《诗路雁迹》时,就能读出笔墨间的风格自成、行云流水之意。

  这无形而有迹、不睹而生风的“赵氏面貌”,并非一蹴而就。

  赵雁君的用功,在书法界是出了名的,书斋中堆积成小山的练习作品可为证。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他摸索着书法之道如自然之道的智慧。

  古人语:“夫书肇于自然。”书体的创作、演变,从自然万物中生长,“入木三分,是自然而然的书写效果,力透纸背用的绝不是表面的蛮力。”赵雁君说。

  “通会之迹,人书俱老”,是其毕生所求。通变,是书家的实践路径,即书体、笔法之间的融通。他说,书法家只有不断实践创作,在把所有书体都融会贯通后,才能有风格之变,在书写时形成喷涌而出的新感觉、新意象。

  这背后,更是对思辨的孜孜不倦。在常态化的思考领悟中,中庸之道在笔间滋长生发。临习徐渭作品时,觉得“过”,赵雁君会“回归”二王;临习二王法帖时,感觉结构太平整,他又寻迹明清书风,尝试打破这种规整。

  他将之称之为“度”。“书法是形象化的哲学。临二王不是为了二王,临徐渭也不是为了徐渭,而是在不断平衡中,寻找自己的书法之道。”

  古不古,活不活,如何承古萌新,于“悟”中才能生“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风。“形式上须跟得上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内容要为大时代服务,与时代同步伐,铸就时代主题。”他说。

  此番,以浙东唐诗之路为题的创作,赵雁君正在实践以创作理念和笔墨语言响应重大时代主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希望以书法为载体,展现浙东唐诗之气象,呈现浙江山水之优渥,铺陈浙江人文之渊博。”

  毕竟,艺术家既要搜尽奇峰开生面,保持自己独立的追求,也要顺应时代之天籁,为社会服务,在万马奔竞中寻求共性。此为艺术创作之大道。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文化基因 徜徉笔墨间 2021-12-26 23508315 2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