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刊

强服务 拓渠道 重赋能

永康打好创业“组合拳”,汇聚发展“新动能”

  一路上扬的数字曲线,铺就就业创业的发展基石。

  从年初开始,永康市就业服务中心对标对表“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核心,着重在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拓宽资源投入和供给渠道、赋能企业稳用工保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3.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800余万元、贴息160余万元, 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678万元及失业保险2544万元。

  “五心”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为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永康市就业服务中心年初开展就业创业“五心”服务专项行动,服务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创业帮扶“暖心”行动,搭好“青年创业者大赛”、“优秀创业青年素质能力提升班”等就业创业平台,鼓励特色小镇、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高校毕业生等创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培训、创业指导、融资等服务。开展劳务对接“连心”行动,大力推动东西部劳务人员高质量就业。开展就业援助“尽心”行动,落实“浙就业”重点群体帮扶应用场景,提升了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开展补贴惠民“真心”行动,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优化工作流程,推行“无感智办”服务模式,力争“让数据多跑腿,让服务零次跑”。开展政策宣传“入心”行动,开展“点对点”精准宣传专项行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加大资源投入,培育重点,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水平

  永康市就业服务中心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和劳动力供给,拓宽资源投入和供给渠道,重点在创业明星培优工程、创业孵化基地遴选、开展招聘集市、创建高质量就业社区(村)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高质化,努力实现更高质和更充分就业。截至目前,新增5家金华市创业孵化基地,发放孵化基地一次性奖补120万元,实现孵化基地数量增长100%;发放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和就业补贴、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奖补、就业扶贫基地奖补等合计618.7万元。

  政府部门搭桥,企业、劳务合作站、人力资源机构为劳务合作实施主体单位,开展劳务人员输出、建档立卡人员爱心岗位对接、技能提升培训、双方特色配套产业合作等东西部“1+3+N”劳务合作模式,促进两地在产业、劳务等方面融合及发展,有效实践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搭建云贵豫甘等5省8州15县(市、区)合作平台,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50余份,洽谈劳务合作基地建设意向40余个,为建档立卡户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今年7月份永康市与四川平昌县结为对口帮扶地区以来,累计向平昌提供工作岗位5500余个,援建车间11个,吸纳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到永康市就业2628人,帮助平昌县籍劳动力就近就业1791人。

  “无感智办”精准赋能,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为解决“依申请办理”传统的服务模式存在提交材料多、办理时间长、多次跑等情况,该中心今年实行“无感智办”服务模式,通过主动对接、掌上办理等方式,让受惠企业“免填单、零操作”,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申领业务。目前“无感智办”服务惠及企业约1万余家,返还社保费8116万元,发放奖补资金2945万元、稳岗补贴1200万余元。

  据永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法余介绍,下一步,永康市就业服务中心持续推进“浙就业”应用场景建设行动,建立健全以基层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无感智办”服务模式覆盖面,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方德伟 李翔 记者 秦正长)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6 强服务 拓渠道 重赋能 2021-12-16 23503718 2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