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前沿

本报与省科协联合我省院士专家共同发起评选“2021年度浙江十大科技事件”——

这一年,浙江科技成色几何

  2021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科技创新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浙江科创力量不断彰显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为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浙江科学家的精神和风范,在全社会激发起投身创新事业的热潮。

  本报与省科协日前联合我省部分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发起评选“2021年度浙江十大科技事件”,充分展现这一年浙江在科技强省和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今天,记者盘点我省部分年度科技成果,带大家共同领略这一年来浙江的科技成色。

基础研究突破迷雾

  遍观浙江2021年一整年的基础研究成果,两篇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的封面文章足以振奋人心——

  你可曾想象,在水深11000米的“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有这么一只白色的“狮子鱼”机器人顶着近1100个大气压,展开双翼“翱翔”在深渊?

  你可曾想象,一台神奇的显微镜,可以在几个纳米到上百纳米这一尺度中,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看清楚单个分子的化学反应?

  有人说,当科学实现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从1到100的前路就不再是看不清的迷雾。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深层次原因正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亟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

  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重大平台、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左右,重要指标实现“六倍增六提升”……我省今年初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表述,让科技界人士振奋不已,对基础研究的前景寄予厚望。

  今年,浙江省实验室阵容增加了两名成员——甬江实验室、瓯江实验室,加上已经运转的之江、良渚、西湖、湖畔4家省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规模初具、格局方显。

  省实验室极富浙江人文地理特色名字的背后,寄托着浙江对创新发展的期待:“江河湖海”竞奔涌,创新之潮逐浪高。“甬江”是首家聚焦新材料领域的省实验室,“瓯江”为生命健康领域再添高能平台,至此,6家省实验室形成对“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的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基础研究队伍中的年轻力量愈加显著。

  3月,青年科学家、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员李国瑞以《自然》封面文章“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学界大放异彩。他曾告诉记者,2020年他和团队到南海试验,在海上漂泊多日,其间还遇到了台风。

  李国瑞回忆说:“船跟着浪一直摇,人都晕乎乎的。台风过后,夜里海况条件转好,我们马上开始试验。凌晨3时,我们在主控室里盯着机器鱼,看着它在海底张翼,成功完成预定游动,那一刻实在太激动了。虽然做科研有很多‘痛苦’,但‘痛苦’之后的快乐是巨大的!”

  “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殷切希冀。当创新创造的源泉在青年科学家间充分涌流,我们也盼望着,来年能够看到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继续绽放光芒。

科学家精神充分涌流

  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屠呦呦、谈家桢、严济慈,这是一位位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科学高峰的浙江名人,这也是一个个印刻在中国科技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

  5月,我省公布首批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和竺可桢纪念馆、苏步青故居和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屠呦呦旧居、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严济慈故居和严济慈陈列馆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

  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成就,在浙江青年学子心中树起一座座精神的坐标。

  “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可以在科技界营造一种超越物质利益的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氛围,倡导‘正能量’,强调科技工作者应该把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投入科技创新的热情。这对于浙江科技强省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说。

  11月,我省阮勇斌、徐世烺、郑津洋、高翔、喻景权等五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他们身上,胸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精神焕发出光芒,不断鼓舞着后学奔着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攻关。

  阮勇斌加盟浙大后便参与到求是数学班培养方案的调整。他说:“课程体系的现代化,是培养未来人才的第一步。”这其中不仅有课程内容的迭代升级,他还通过在二年级阶段实行导师制,让本科生更早进入科学研究,系统谋划了一个学生四年成长的体系。

  高翔作为岑可法院士领衔的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的一员,多年来一直强调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当选院士后,他依然重视团队协作:“我们做工科的,团队对于个人的发展特别关键,只有互相支持、互相补位,才能干得了大事、干得成大事。”

  喻景权在上世纪90年代放弃在日本的30多万日元月薪(折合当时汇率人民币3万多元),毅然选择乐在浙大蹬着自行车、领着一个月400多块钱工资的日子。他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科研工作,深深地扎根在祖国的广袤田野上。

  ……

  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中国科学家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爱国始终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标签。

  10月,本报“趣玩”活动联合省科协“双千助力双减”工作,一封书信飘过千里,邀请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走进杭州市三墩中学,讲述自己成才报国的故事。

  一个“80后”老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这样介绍自己。生于国家危难之时,爱国于他而言是天经地义,国家的发展也成就了他个人的理想。龙乐豪告诉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遇到困难是很常见的,而责任与信心始终支撑着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就是成功。”

  听完讲座,中学生汪晨启激动地说:“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是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他们在研究中不屈不挠的科学家精神,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激励我勇往直前。”

  自此,“趣玩”活动打响了“院士进校园”的名片,在学生心中栽下科学的种子,静待小苗长成大树,成为支撑祖国创新事业的栋梁之材。

科技盛会打通壁障

  今年,科技盛会海纳百川的人才动员效应,在浙江体现得淋漓尽致。

  6月15日,从嵌入式CPU到人工智能诊疗,从原子级存储器到超级稻品种……共有299项科技成果(项目)亮相浙江省科技奖励大会,三大科创高地成果丰硕,“黑科技”涵盖各个领域,成绩格外抢眼。

  遍观获奖榜单,创新、攻克、引领、首次等词语被屡次提及,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创新力量,正从全球范围内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合力,从实验室向生产线汇聚,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一批创新策源地正在全省域范围内形成。城西、甬江、环大罗山、浙中等科创大走廊带勾勒出浙江科创的基本轮廓,8个国家高新区覆盖地方高精尖技术力量,创新共同体在微观层面连结产学研合作。

  助力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浙江科技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在时隔五年再次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上,我省定下“农业科技创新强省”的新目标,解答了未来五年农业科技“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个以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产业技术研发人才、科技创业人才、乡村振兴科技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的“六大引培行动”等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

  科技型农业企业家和职业农民被纳入科技人才培养通道。报告提出,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的培训提升,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家;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在基层创新创业,培养一批有梦想、有技艺、有创意、有韧性、有吃苦精神的科技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是“三农”人才库,类型全面处处有。

  11月召开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汇聚了13位诺奖级世界顶尖科学家、118名国内外院士、千余名青年科学家。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讲了个小故事:“小狮子们问妈妈:前途在哪里?妈妈说:前途就在尾巴上。于是,一头狮子就地打圈,不停地追赶自己的尾巴,得到原点,失去的是前方;另一头狮子认为希望在别人的尾巴上,一直在后面跟着跑,有前途却只能在别人后头;第三头狮子则四处奔跑,勇往直前,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带给别人。”

  “培养青年人才就是要打破常规、与众不同。”借樊代明的话说,创新难,做原始创新更难。新的一年,浙江科技想做出大成绩,做出大贡献,还是得包容科学家的“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浙江日报 前沿 00008 这一年,浙江科技成色几何 2021-12-10 浙江日报2021-12-1000006;23473935;浙江日报2021-12-1000005;浙江日报2021-12-1000009 2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