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外贸创新高 消费上台阶 自贸走前列

杭州市商务局:描绘“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美好风景

  商务工作有多重要?它贯通城乡市场,关系千家万户,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12月这个冲刺全年精彩的关键时刻,杭州市商务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稳外贸,举办波兰、迪拜、墨西哥三大贸易博览会;促消费,开启消费体验季暨短视频大赛,全面推介杭州数智消费新场景;攻自贸,完成首单大宗商品易货贸易出口退税……助力杭州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

  今年以来,杭州市商务局交出一份亮眼答卷:1~10月,杭州实现进出口总额5591.7亿元,同比增长23.7%,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5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网络零售额7381.8亿元,同比增长13.6%。

用“数智”点亮新消费 向新型消费中心城市进发

  临近年关,在临安河桥狐妖小红娘景区,演职人员正忙碌着对演出作品打磨提升。作为国内首个国漫主题数字景区,狐妖小红娘集城市品牌体验店、沉浸式演出、光影夜游、主题观光于一体,今年以来被广大动漫迷追捧,特别是在“五一”期间,带动周边民宿等乡村旅游收入超3000万元。

  这是杭州培育数智新消费场景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杭州持续突出“数智”元素,推出贯穿全年的“数智消费嘉年华”新IP,向有影响力的新型消费中心城市进发。借助“数智消费嘉年华”,杭州聚焦数智新商品、数智新服务等十大主题活动,旨在发动百场以上活动,联动千名主播千场直播,覆盖万企万店,撬动百亿级新增消费。今年1~10月,杭州已举办杭州仲夏夜、未来生活节、厨神争霸赛等各类促消费活动377场。

  从数智赋能消费到数智赋能城市,今年以来,杭州积极推进15个商圈数字化改造。在湖滨步行街,一块电子大屏幕实时抓取人流、商流、车辆导流等数据,将街区治理、智能出行、智慧商业“一揽子打尽”;在胜利河美食街,集合智慧机器人、智慧厨房、智慧停车指挥大屏,使整个街区都实现智慧管理;而在清河坊历史街区,全新开创的“直播清河坊”联动各大老字号线上直播点,用数智美食为老街带来不一样的靓丽风景。

  创新消费业态,直播经济必不可少。除了清河坊的“直播清河坊”,湖滨步行街的“湖上直播间”、钱塘江畔的“十字金街直播间”都将逛街、消费、互娱体验巧妙融合,开启数字化、品质化消费新时代。数据显示,杭州现有直播企业注册量超5000家,直播平台30余家,头部MCN机构共有11家,知名MCN机构50家,相关从业人员超80万人。今年1~10月,杭州直播交易额5024.8亿元,占全省82.5%,同比增长128.4%。

  越来越多的数智消费新场景不断刷新着消费者的认知与体验,今年以来,“安心找家政”“食安慧眼”“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数字旅游专线”等50余个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场景相继上线,杭州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创建先行市名单,衣食住行游购娱的数智生活正在融入杭州市民的每一天。

主动转换新赛道 数字经济释放贸易新动能

  数字贸易,商通全球。不久前闭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将于杭州举办的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成为高频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冲击,数字技术展现出巨大活力,数字贸易被视为经济发展新赛道。正如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杭州举办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有利于共同推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共同维护数字经济安全,共同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共享数字贸易发展成果。

  数字贸易也是带动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突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杭州市商务局组织新华三、萤石网络等十多家龙头企业亮相。作为全国首批服务贸易试点城市,杭州连续获批开展三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今年以来,“数智化”在线商事调解模式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以数字化新媒体为抓手推动扩大影视服务出口”案例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服贸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伴随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新引擎,杭州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面对当前国际物流不畅、原材料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杭州强化政策驱动,深化企业服务,推动外贸稳中有进。例如,为了应对从去年开始的集装箱运价上涨,杭州市商务局出台外贸新政,有力缓解当前外贸出口企业舱柜紧张的问题。截至今年8月,已解决40家重点外贸企业、共计1551个出口集装箱舱位需求。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杭州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挖掘外贸新动能。今年年初,杭州上线全国首创的数字外贸服务平台,设立数字公共服务、数字展洽、全球大讲堂、全球投资等六大板块,帮助企业获取全球商机,降低贸易成本,实现服务联通、后台贯通、数据融通。与此同时,余杭区“一键达海外仓”、临平区“跨境电商溯源码”、临安区“一键找订单”等数字化改革项目均已上线“浙政钉”平台。

  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新模式的同时,杭州还不断加大金融对于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的“杭信贷”为例,合作试点银行已扩大至14家,当前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亿元,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纯信用、免抵押、成本低、速度快的融资服务。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自贸区建设奏响奋进新乐章

  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联动创新区未来科技城启动;杭州拾贝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被授牌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点,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一个个“首单”“第一”在杭州成为现实。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志。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自去年9月24日挂牌以来,聚焦“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加强制度集成创新,积极探索建设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年以来,已有全球中心仓、知识产权集成服务改革等6项入选两批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保税进口+零售加工”模式、企业创新积分等19项成果入选省自贸试验区五批“十大成果”,占全省的38%。

  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之下,创业创新资源不断在自贸区集聚,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挂牌至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新增上市企业10家,新落地普洛斯、采埃孚、松下、开市客(Costco)等世界500强项目9个,制造业占据一半以上。今年6月,杭州松下家电(综合保税区)有限公司新工厂在浙江自贸试验区钱塘区块奠基,计划于2022年4月投入使用,力争打造成松下集团的智慧制造·进出口贸易创新基地。截至目前,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共有重大项目101个,总投资近800亿元。

  不只在产业上,得益于消除政策壁垒、简化程序、减少干预、放开准入上的制度创新优势,跨境贸易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比如,在数字物流上,今年以来,已新增新开至首尔、至大阪2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和7条国际客改货航线,今年1~9月,国际(地区)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77.52%;在数字治理上,推进“数贸智链”建设,完善跨境进口商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键查询进口商品溯源信息。

  眼下,杭州市商务局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把初心使命落实到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具体行动上,扎实做好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产业发展、项目服务等文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书写新成绩,为高水平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作出新贡献。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杭州市商务局:描绘“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美好风景 2021-12-06 浙江日报2021-12-0600007;浙江日报2021-12-0600009;浙江日报2021-12-0600014;浙江日报2021-12-0600010 2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