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常山 擦亮五张金名片 加快描绘共富景

  一颗果致富一方百姓,一堂课改变万人命运,一首诗传承千年文化,一扇门调处百姓烦忧,一座城温暖千家万户……一幅幅动人的共富画卷正在常山大地徐徐展开。

  常山县地处钱江源头、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是“浙西第一门户”,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全球绿色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享有中国常山胡柚之乡、油茶之乡、赏石之都等美誉。这里历史厚重,建县1800多年,文脉悠远。

  一切为了“U”,这是常山的城市品牌。这个“U”既是“胡柚”“香柚”,又是“茶油”“旅游”;这个“U”也是你,一切为了你,一切为了人民。

  这里,正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常山辨识度的共同富裕之路。

  培育“两柚一茶”主导产业

  打造生态产业富民实践地

  拥有国内最大香柚基地,获得油茶产品价格指数最高话语权,传承600多年历史胡柚种植,带动数十万农民增收,常山“两柚一茶”产业是当地带领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

  连日来,位于常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片区的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企业开发的双柚汁深受市场青睐,订单不断,月销量近8万箱。

  近年来,常山培育艾佳、恒寿堂等“两柚一茶”龙头企业,打造双柚汁、NFC胡柚汁、庆余常山胡柚膏等一系列“金牌”产品,重磅推出优质“一份常礼”“柚见80+”等农产品品牌。

  截至目前,胡柚、香柚“双柚”全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

  常山县把“两柚一茶”作为主导产业,专门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两柚一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两柚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制定《胡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构建“常山三宝+香柚”的“3+1”农特产业发展体系,扎实推进“两柚一茶”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常山将打造以“两柚一茶”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富民实践地,依托“两山银行”生态价值转换平台,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建设“山水公园城市”

  打造城乡协调发展标杆地

  “黄泥路变成了景观大道,车子好开,风景又美。”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村民何勇平欣喜地说,自家门前就是“联盟大道”,国庆期间他随手拍了短视频发朋友圈,结果朋友们疯狂留言问他去哪儿旅游了,不知竟是家门口。

  乡村不比城市差,随着美丽常山的大手笔建设,可感可及可体验的新城乡风貌让农民的幸福感愈发强烈。

  对比常山近两年的建设版图,“拥江发展”面貌日日刷新,常山文化旅游博览中心、杉杉城市广场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城市框架正不断拉大。老城加快更新,时隔20年,大手笔重启大型城市征收,一年来已累计拆除19.9万立方米。近期常山启动了西门、江滨片区征收工作,还将拆除12.9万立方米。未来已来,渡口未来社区列入全省第三批未来社区试点名单,芳村、同心、渣濑湾等乡村新社区提速建设。

  打造一座“一江三水六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山水公园城市,是常山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笔。

  美,是看得见的生活,也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近年来,常山县以建设“山水公园城市”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接下来,常山县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浙皖闽赣“联盟花园”,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常山行动,建成“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打造城乡协调发展标杆地。

  擦亮“常山阿姨”招牌

  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新高地

  2003年,常山县首创的当地农民培训由政府买单、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的“培训券”模式,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实地考察后予以高度肯定。

  18年来,常山县历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创新培训载体,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培训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人才的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常山阿姨”,便是当下常山职业教育的一张金字招牌。2017年,常山县提出打造“常山阿姨”品牌,设立全省首个专为保姆成立的事业单位,成立“常山阿姨”学院,打造了一整套涵盖“常山阿姨”培训标准、准入流程、认证评价准则、年审评价准则等管理规范细则的全流程标准体系,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常山已开展家政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至少带动妇女增收13亿元以上。

  “经过培训认证的‘常山阿姨’就业率达100%,市场供不应求。”常山县妇联主席郑丽介绍,他们正不断完善数字管理平台,届时找阿姨使用手机就可“一键搞定”,全面掌握阿姨动态,智能管理成为现实。

  这几年,依托省内一些大专院校培训资源,常山先后成立了常山阿姨学院、工匠学院、村播学院、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等专业型“乡土学院”,构建了完整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未来将以“开展一项培训、打造一个品牌、建立一套标准”为目标,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领头雁”,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新高地。

  传承千年宋诗文化

  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

  日前,以“宋韵芳村油茶原乡”为主题的未来乡村文化市集在常山县芳村镇开门纳客,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国庆假期每天接待数千名游客,这也是当地高质量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展示。

  共同富裕,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有。

  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浑然一体,让人们更好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这也是共同富裕征程中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

  今年,常山县专门召开县委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围绕打造宋韵文化传承示范县总目标,以建设“宋诗之河”文化带为总牵引,实施十大文化工程、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工程及十大文化名片打造工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常山将突出“宋诗之河”文化主轴,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深入挖掘宋诗文化等特色文化,推进喝彩歌谣、木榨油等非遗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民宿集群、研学走廊、旅游线路,形成一批文旅农融合产业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

  重整架构协同作战

  打造县域整体智治示范地

  “常山县统筹县域执法力量、选优配强执法人员、借力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率等经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10月14日,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交流推进会现场,省级专家对常山这样评价。

  今年4月,常山县推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将全县的执法监管力量整合起来,成立社会治理中心,实现县域行政执法的统一高效指挥。“发生执法监管类案件,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大厅会立即调度各方力量赶往现场,同时将信息迅速精准地传送到综合执法、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省去了层层上报的环节,确保案件处理能形成高效闭环体系。”常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潘广贵说。

  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全县乡镇实行“1+X”模式,建立7支综合执法队伍,赋予413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案件办理更加快速高效。

  变“跨级执法”为“属地执法”,由一支队伍来管,这就是协同作战。

  治理顽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截至目前,常山县累计办结一般程序案件1821件,同比增长260%,平均办结时长同比下降18.97%。

  (本版图片由常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常山 擦亮五张金名片 加快描绘共富景 2021-12-03 浙江日报2021-12-0300008;浙江日报2021-12-0300012 2 2021年1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