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古镇的共富路径——
西塘:生活着的古镇和古镇的生活
半个世纪前,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怎样规划才能让城市的使用人最大地受益?
今天,同样的命题也摆在嘉善县西塘古镇的眼前:已经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领域走过了26个春秋的西塘,如何进一步改造提升,使其在长三角古镇群中保持竞争活力,并拥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后劲?旅游发展如何为古镇赋能,更好地促进全民共同富裕?
面对全新的时代命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回答。
今年,西塘提出“千年古镇复兴提升,打造共同富裕样板”,旨在通过“东拓、南进、西优、北扩、中心提升”等系列工程,实现核心景区从1.01平方公里向3.03平方公里的延伸,把镇域打造成一个“大景区”。与此相应的,是交通路网、人文环境、公共配套等全方位的升级和全方面的主客共享。
“旅游不止在景区,风景延伸到镇区”,这是西塘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初心,也是西塘作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最大的魅力。将“景区”与“社区”共建共享,使“生活小镇”和“旅游小镇”共生共荣,西塘以其独有的模式告诉世人——西塘,不独属于前来的游客,也属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西塘模式 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在长三角,古镇有很多,但西塘一定是特别的——在古镇的核心区,生活着2600多户原住民共8000余人,他们的存在使西塘不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更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一样的水乡,不一样的西塘,来自于“景区”与“社区”共建的“西塘模式”。
早在旅游开发之初,西塘就提出了一个设想:把2600多户原住民保留下来,打造一个集古城镇和新镇区于一体的理想人居环境。为此,在开发与保护并行的20多年里,西塘始终沿袭着古镇历史存留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以及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拒绝大拆大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实现古镇与居民、游客的和谐共生。
随着西塘步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国家对西塘的保护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古镇旅游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品质提升和镇域景区化,既满足小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满足外来游客对古镇的期待?
今年西塘正着力开展“东拓、南进、西优、北扩、中心提升”等一系列扩容延展项目,旨在通过空间、时间、文化3个维度的有机更新,实现核心景区从1.01平方公里向3.03平方公里的延伸,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将西塘打造成融入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的旅游度假胜地。
在空间上,对核心区内的街景进行“微改造、精提升”,以景区的有机更新项目为主线,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进行旅游停车场、商业街区等配套布局;在时间上,打造特色酒吧、主题民宿发展夜游经济,通过叠加AI技术为游客提供24小时“一站式服务”体验;在文化上,深入挖掘弄堂文化、饮食文化等,利用汉服“文化IP”,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古镇特色的品牌文创……
原生的生态、原生的文化和原住居民,构成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西塘。倘若没有生活在其中的人,西塘古镇就只是一个空有皮囊的古镇主题公园。为了将景区的生态、底蕴和服务的优势外延,西塘还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科学规划和惠民举措实现景区优质服务和配套设施与原住民的共享。
“既是生活的社区、又是开放的景区”,探寻西塘古镇旅游与开发26年的发展轨迹,西塘走出了独特的古镇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景区”与“社区”共生的模式将继续延展,游客、业主、原住民皆融合在一片和谐的街景中,这正是西塘最有魅力的价值所在。
复兴之路 从拼资源到拼创意
迎着秋日的暖阳,一年一度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在碧瓦雕檐、飞檐流阁的西塘古镇如约而至,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里探访到一场华夏美学的文化盛宴。
对西塘来说,汉服文化周已经不单是原住民与游客共同的盛会,也成为了西塘古镇旅游响亮的“文化IP”。以此为基础,西塘正着力打造有西塘特色、西塘元素的汉服品牌“梦西塘”,并积极探索集设计、生产、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汉服产业基地,进一步延伸汉服产业链,打造名副其实的“汉服之都”。
为什么是西塘?
单从资源禀赋来说,水乡古镇有很多,西塘并不具备独一无二的汉服文化肌理。但是,西塘旅游的开发者早早地意识到,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和越来越坚定的文化自信,身着汉服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传承。
于是,从2013年起,西塘连续9年举办汉服文化周,并致力于汉服规范化发展之路,参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用于汉服设计、生产、贸易等领域的两个汉服团体标准制订。经过连续多年的引导,“穿汉服、游西塘”“看汉服、到西塘”成了汉服文化与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共识。
“中国旅游早就过了拼资源的时代,现在拼的是服务品质,拼的是创意创新。”设计旅游产品,更多要从需求端出发,而不是从资源端出发。比如西塘汉服文化周的成功就是深谙此理。
放眼全国,古镇旅游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亟待转型升级。在新的市场趋势下,除了原生态、原住民、原生活的保留,还必须拓展新文化、新主体和新空间,使古镇不仅拥有当下,还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千盏灯笼映水色,二分舟楫送客船。对西塘的游人来说,白天的西塘引人入胜,夜晚的西塘更让人沉醉。除了水乡社戏、江南丝竹、游船等传统项目以外,西塘还结合AI、投影等技术,推出了光影长廊“樱花大道”、“江南百景图”汉服市集,针对不同的节庆推出七夕相亲大会、中秋月夕会等活动,让夜生活充满惊喜,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
自2002年以来,西塘夜游经过近20年的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古镇旅游最重要的文旅“IP”之一。前不久,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西塘榜上有名。
当然,西塘的“IP”远远不止这些。
“春秋水、唐宋茶、明清酒、现代玩意儿”等系列文创将进一步增强旅游核心吸引力。智慧入园、智慧导览、智慧停车等数字化探索,也将给予游客新体验……以匠心和创新走过了26年的西塘,正着力抢占下一轮古镇旅游的“风口”。
共富实践 我与西塘“共生长”
在西塘核心景区的永宁桥下,有一家永远忙碌着的饭店“钱塘人家”,老板丁国强是土生土长的西塘人。
1999年,下岗后的老丁看到了西塘旅游开发的契机,改造了自家的老房子,自己做厨师,爱人当服务员,就这样,景区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饭店开张了。这一干,就是20多年。
“这家饭店,是跟西塘共同成长的。”嘉善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陆丰说,“西塘旅游的发展,始终秉持着‘共建、共享、共荣、共生’的理念,把旅游发展成果与西塘百姓长久共享,一直贯穿于西塘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全过程。”
以老丁的饭店为例,原来“又破又老,纸都糊不住”,为了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又能满足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景区相关部门曾多次上门协助设计、规划,让老宅在不改风貌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安全实用。老丁的饭店也由两个人、四张桌子,发展到如今拥有两家店面,年销售额超800万元。
老丁总说,旅游改变了他和很多原住民的命运。“我们店里的服务员,好多原来是下岗工人,如今都靠自己的努力在镇上买好了房子。”老丁说。这种实实在在的旅游红利,不仅让老百姓生活在风景里,也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而西塘毫无疑问是发酵梦想的土壤。
在景区内,通过做精全域旅游,这里已经形成了包含餐饮、民宿、酒吧、各类零售在内的完整行业格局,1800多家经营户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可实现旅游相关收入30多亿元,无数勤劳致富的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富民经济已成为西塘古镇旅游的重要标签。
对于土生土长的西塘人来说,旅游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开拓了他们看待生活的眼界,更改变了他们发现美好的方式。
随着景区的开发,人们对古建筑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开始修葺、修缮水乡特有的房屋建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承。这里的原住民、经营户也不仅仅是景区的旁观者,更是这里的参与者,“主人”热情地招呼天南海北的客人,为他们讲述更多的“西塘故事”。把西塘视为“第二故乡”的新西塘人,对这里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在这片水乡沃土落地开花……
“古镇文旅最终要做的是从古镇文化走向文化古镇,从客观存在走向主观感知。”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说。通过发展富民产业,做好生活品质,西塘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