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读

《和平之舟》《春天里的人们》本月在央视热播——

浙产剧何以闪耀荧屏

  这是一艘远渡重洋、传递大爱的船,它满载着中国海军及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乘风破浪、远航万里,经历了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温暖人心的救援故事,其足迹远赴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

  这是一批无私奉献、朴素真挚的人,他们是城市治理的“最小细胞单元”,却在社区工作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们奔走于邻里间,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矛盾和纠纷,守望着万家灯火。

  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分别来自电视剧《和平之舟》和《春天里的人们》。两剧都于本月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他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浙产剧。

  荧屏好剧浙江制造,并非一时一刻的热闹。近年来,一批浙江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电视剧,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当下,“(浙)剧审字”已成为荧屏上常见的标签之一,对于浙江来说,这无疑也是自豪和亲切的字符。浙产剧为何能闪耀荧屏?浙江影视产业何以风生水起?我们一起来探寻背后的答案。

“浙”样动人

讲述之江大地鲜活故事

  《春天里的人们》的导演田原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这次却和创作团队一起历时3年,在宁波多个社区采风调研,拍了一部以宁波社区治理为蓝本的电视剧。

  为什么选择宁波?田原鸿告诉记者:“当时,该剧的总制片人艾沃传媒董事长李喆给我看了一本报告文学《小巷总理》,作品的原型就是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原书记俞复玲,她时时刻刻心系群众、亲力亲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感动很多人,也感动了我。”

  于是,2017年夏天,田原鸿便和李喆等开始共同筹备这部电视剧。为期3年的深入调研,更让她坚定了拍摄的决心。

  “在宁波社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万根线穿过一根针。这说明社区工作的不易,能把这份工作做好的人是很了不起的。”田原鸿说,听了许多宁波的社区故事后,我们发现如今的社区工作者是一支有理想、有冲劲、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他们的学识和智慧,在解决层出不穷的基层治理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真实地被社区工作者打动,是他们的奉献给了我们更舒适、安定的生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全国观众看到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更重要的是,在田原鸿看来,宁波的社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把这些故事拍下来,让宁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走向全国,对其他城市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社区生活非常有价值。

  俞复玲在任划船社区党委书记期间,创立了“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倡导全年365天时时处处为社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精细化服务,这一做法最终在全国推广。这些年来,宁波不仅形成了划船社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还有和丰社区“五圈工作法”和丹顶鹤社区“赋能式治理”等先进经验,此外,包括社区管理的智能化应用、未来社区建设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这也是我们花了3年时间进行采风调研的原因。宁波的社区治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是与时俱进的,创作团队每一次踏入社区都会有新的发现。”田原鸿说,因此,故事便要跟着现实的最新变化而不断改动,这样才能真实还原社区工作,展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文章合为时而著”。立足浙江特色,放歌时代精神,是浙江电视剧的文化使命和理想追求。

  放眼浙江大地,有很多火热实践和生活故事,已然成为电视剧创作生产的生动素材。不仅是《春天里的人们》,此前,《鸡毛飞上天》把波澜壮阔的义乌商人创业史搬上荧屏,讲述了三代义乌人艰辛曲折又充满激情的创业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人强大的创造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青恋》讲述了年轻人回乡创业追梦的故事,反映了浙江人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这些电视剧不仅敏感捕捉到了时代风尚,也不乏鲜明的省域特色。如今,这样的浙产剧逐渐成为浙江文化的象征和标志之一,也为持续推出有影响力的“浙产”品牌,助力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浙”里配套

打造全产业链拍摄平台

  在海上营救感染鼠疫的“菲尔”号货轮、在公海勇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赴威利国进行台风灾后救援、赴非洲抗击传染病……在观看《和平之舟》时,许多观众都惊叹于剧中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故事,也不禁会发出疑问:“这些场景都是在哪拍的?”答案揭晓,带来的是更大的震撼。《和平之舟》中90%的戏份都拍摄于象山影视城。

  “还原真实的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很难,但剧组很敢拍。”曾跟随《和平之舟》导演曹盾一起勘景的协拍员仇俊宇如此评价。

  的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与一般的军舰不同,它的“武器”是药品和医疗器械,它的“装备”是手术室和病房,自2008年12月入列以来,执行了包括海上突发灾害搜救、岛礁军民巡诊,以及人道主义服务等救援任务。

  这意味着,电视剧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现实。还原人物和场景、营造更真实的感受,成了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自己之前从未接拍过军事类题材的电视剧,对于这样的宏大题材,一开始并没有把握。但后来发现,真实、鲜活的人和事,就是这部剧最好的抓手。”曹盾表示,象山影视城则为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曹盾说:“象山靠海,给剧组拍摄海上救援镜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剧中海上戏份全部都是在象山等地的海域完成。比如,电视剧中的第一个镜头,海军演习编队公海航行的大场面,就是在象山铜瓦门大桥外的海面上拍摄的。”

  为了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曹盾还在象山影视城内的摄影棚内,模拟搭建了一个缩小版的“和平方舟”船舱内景,并划分出传染科、烧伤科等区域,剧中涉及病房内景的镜头,大部分都在这里完成拍摄。在影视城数字摄影棚内,曹盾则专门搭建了“和平方舟”号的驾驶舱,用液压装置来模拟风浪,打造逼真的现场感。

  不仅如此,剧中所涉及的大部分跨境救援场景,也是曹盾像淘宝一样从影视城内“淘”来的。比如,他发现象山影视城的民国城部分建筑和印尼经历海啸后的城市比较相似,于是创作团队充分利用了这一场地条件,分析印尼建筑的模式、街道宽度后再制景,让呈现在荧屏上的灾后城市毫无违和感。

  往前回溯,曹盾和象山影视城一直有很深的缘分。自2014年在象山影视城拍摄《海上牧云记》起,他的每一部剧几乎都在这里完成,《长安十二时辰》更是成为当年的爆款剧。此后,他还把自己的大师工作室落户象山。“象山有很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环境,我很喜欢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山山水水。”曹盾说。

  象山影视城吸引的不只是曹盾。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介绍,当前,影视城已拥有了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唐城及中国海影城等区块,成为远可拍秦汉、唐宋,近可拍明清、民国、现代的多类型、多场景、多题材的影视基地。

  “为解决基地固定场景无法满足剧组拍摄用景需求,顺应影视拍摄数字化、工业化发展潮流,影视城还与加拿大泽德艾克滋影视特效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数字虚拟拍摄设备、影视数字资产库、海内外数字虚拟拍摄专家,打造电影级LED数字虚拟摄影棚,进一步优化影视制作流程。”陈建瑜说。

  此外,象山影视城搭建的线上勘景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对影视基地进行全息扫描,并通过电子技术实现远程场景距离测算与角度测量,让剧组不用到达现场实地勘探,在电脑端便可实现远程场景距离测算、角度测量等,有效提升了拍摄效率。

  影视城场景不断丰富、摄影棚等配套产业逐渐完善,前来拍摄的剧组也纷至沓来。《神雕侠侣》《赵氏孤儿》《琅琊榜》《庆余年》《大秦赋》等千余部影视作品都来这里取过景。

  随之带来的,还有从场景制作、服装设计、化妆、道具与布景、灯光器材,到群众演员和系列生活配套等影视产业生态闭环的形成。

  当前在浙江,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各大影视基地,都在进一步升级服务功能,补齐影视拍摄生产要素,全力构建高度智能的涵盖专业拍片、制片、后期服务的综合运营体系,积极打造浙江影视文化精品创作大平台。

“浙”般给力  激活创作生产“一池春水”

  不论是《和平之舟》的出品方宁波海天蛟龙传媒有限公司,还是《春天里的人们》的出品方浙江艾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都是近年来引进、落户浙江的影视企业。

  “浙江的文化氛围很好,大家不仅讲实干、讲效率,也很有人情味。”浙江艾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喆告诉记者,2018年,作为宁波重点引进的影视公司,他们把与影视相关的内容都从北京搬到了浙江。而在《春天里的人们》这部剧拍摄期间,不论是对项目的评定,还是资金扶持等方面,浙江相关部门的服务都让他倍感暖心。接下来,公司还会在这里拍摄更多以浙江故事为主题的影视剧。

  “当前,对标‘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展现文艺高峰涌现、创造活力充沛的新气象’的目标和要求,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文联、省作协等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组织化机制已逐渐形成,浙江影视创作整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比如,省广电局已建立并完善了包括简报通报机制、题材立项论证机制、播出评议机制等在内的电视剧“八项工作机制”,做好全省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全流程管理工作,为优质作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更好条件。

  又比如,设立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加强保障扶持,加强对导向正确、题材重大、特色鲜明的文艺创作选题和项目的扶持推动。此次《和平之舟》和《春天里的人们》,就是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重点资助创作的电视剧。

  人才,是影视创作的核心生产力之一。浙江通过推进“文艺浙军”建设工程,推进“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实施青年影视人才“新光计划”等,完善多层次文艺人才引育机制,让文艺力量得以不断壮大。

  去年12月,由省委宣传部联合杭州市、西湖区和浙江大学推动成立的之江编剧村正式启用。这个聚各方之力打造的全国领先、业界一流的文艺内容创作研发平台,云集了一批声名赫赫的编剧:刘和平、马继红、王宛平、申捷等,成为浙江孵化影视高峰之作的基地,无数灵感和思考在这里碰撞,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对重大选题、重点项目、重点作品的剧本研讨论证,让更多的好故事不断涌现。

  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电视剧的重要创作生产地之一,浙江将继续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则,持续推动浙产影视蓬勃发展。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3 浙产剧何以闪耀荧屏 2021-11-29 浙江日报2021-11-2900007;浙江日报2021-11-2900009;浙江日报2021-11-2900008;23407310 2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