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自然资源

在浙江,有这样一支大地测量队

  如果说工程设计施工图是一个项目从规划走进现实的蓝本,那么,有关地理信息的基础测绘数据就是支撑设计图成型的“核心密码”:如果没有基础测绘数据,连通陆地与海岛、海岛之间的工程,山野间的大桥水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就不可能顺利进入施工。

  在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测绘中心大地测量所(简称大地所)便是这类“核心密码”的收集和书写者。从最初开展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和重点工程测量,发展到现在的大地基准网、高程基准网的维护建设,以及卫星导航应用服务推广等,走过46个春秋的大地所,见证和参与着浙江经济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参与了萧山机场的施工控制网、杭金衢、甬台温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连岛工程等国家、省重大工程测绘控制网建设任务;负责了我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一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以及相关成果在嘉绍大桥位移监测、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示范应用等。

  国计民生的触角伸到哪里,测绘人的脚步就到哪里,匠心和使命就传递到哪里。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大地铁军队伍,则是大地所持续书写数据传奇的根基所在。

  年轻测绘人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作为我省第一个远距离跨海“对齐”陆岛海拔线的项目,今年3月,大地所承担起大陈岛跨海高程传递项目,通过测绘作业,“消除历史遗留误差,为今后海岛开发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观测点位于山上,对于大地所19名驻岛测绘队员来说,风餐露宿、单调乏味是驻岛生活的主基调,背着重达100多斤的测量设备、觇灯、电瓶、标尺等徒步登山,克服“下雨、起雾、太阳光线强”等自然条件干扰更是常态。“有时候,一组数据眼看就要完成,天气突变,即使只差最后一个数据,整组也要报废,一天最多观测3组数据。”队员王攀说,“事实上,和前辈们相比,我们野外测绘的困难程度并没有增加,技术设备却精良多了,比如,无人机被应用到了海洋测绘工作中。”而在物质贫瘠的年代,测绘队员深夜负重登山、遭遇野兽、几个月见不到家人是“家常便饭”。

  在岛上的106个日日夜夜,19名队员践行着务实、创新、严谨、奉献的测绘精神,完成了技术规范要求的110组数据量。11月2日,大陈岛跨海高程传递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验收,获得成果质量90分以上的高分,一批年轻的测绘人也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淬炼中迅速成长。

  大地测绘“排头兵”助力共富征程

  今年5月,大地所承接了我省公共交通的主动脉之一—— 嘉绍大桥的监测工作,掌握其基础沉降变形特征和形变规律、分析沉降变形趋势等数据,为大桥运营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80、90后的年轻测绘人再次经受住了现实考验,克服酷暑、暴晒等自然困难,战胜恐高、思乡等心理难题,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安全培训,主要包括二等光学水准测量、上下高程联系测量等,并创新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解决了桥梁震动影响监测精度等技术难题,最终为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砌起了大桥监测稳固可靠的质量墙。

  日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测绘基准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卫星导航定位将更精准。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基准后,长三角地区可以一体规划,消除如高程、平面位置异网平差引起的误差。例如,千岛湖的水引入上海就不用再考虑浙江上海两地高程控制网的差异等,其背后,来自大地铁军的基础测绘数据是支撑该方案的核心“骨架”,这一与民生领域休戚相关的方案顺利问世,将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凸显更加重要的现实价值。

  在和日月山河的相伴中,“变化的是技术迭代,不变的是测绘精神的代际传承和恪守专业的工匠精神,这是一流强院建设必须坚持和传承的。”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测绘中心负责人说。如今,新一代测绘人在现实磨砺中逐渐成熟,正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征程中彰显出大地测绘的“排头兵”价值。


浙江日报 自然资源 00011 在浙江,有这样一支大地测量队 2021-11-26 23397470 2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