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传承“枫桥经验” 坚守为民初心

诸暨矛调中心:共富路上,书写治理之美

  冬日暖阳下,枫桥江缓缓流淌,光阴流转,在此诞生的“枫桥经验”历经时代淬炼而不朽,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群众出问题,我们排方案。”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当地政府坚持“整体政府”理念,推动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一个窗口面对群众,基本实现部门“应入尽入”,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

  2019年12月,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诸暨矛调中心)挂牌成立。建设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既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积极探索,也是高水平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推进平安诸暨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年来,诸暨矛调中心紧紧围绕诸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坚持把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过程,紧盯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五十八载日月流转,历史风光气象万千。“枫桥经验”从乡村实践蝶变为国家蓝图中的重要元素,在新时代更见其价值。

  今年是建党百年,亦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诸暨矛调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断深化矛调中心建设,以矛盾纠纷“终点站”为目标,打造矛盾纠纷全量掌握、调解资源全面整合、调解机制更加完善、协同应用更加高效、矛盾风险闭环处置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风正自扬帆,道远当奋蹄。

激发旺盛生命力——

践行“枫桥经验” 源头治理多元化解

  立冬至,冷风起。但在诸暨矛调中心内,却充满了浓浓暖意。

  “这真要感谢交通事故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如果不是他们帮我尽心尽力跟对方协调,我肯定拿不到5000块钱的损失费。”再次回到诸暨矛调中心,王某激动地说。

  前不久,李某驾驶小型轿车与王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造成王某受伤及其车辆损失。因无法联系到李某,无奈之下,王某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诸暨矛调中心。

  经过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李某自愿承担本车车损,并且同意赔偿给王某5000元,赔付当场结清。

  据介绍,诸暨矛调中心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思路,整合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7个工作平台,吸纳交调、医调、商调等14个专业调解中心,入驻各类部门机构24家,设置综合服务受理区、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法律服务等8大功能区。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诸暨矛调中心共登记群众来访事项13757件,现场解决7351件,部门限期办结回复6406件,事项回复率100%。调解组织受理的2591件矛盾问题中,调解组织独立调处2075件,单位协调联动调处516件,共涉及金额1.19亿元,调解成功率达95.45%。

  与此同时,诸暨矛调中心常态化开展联合调处、多元化解,形成“一窗受理、多元联调、跟踪评估”的闭环运作机制和无缝对接的多元化解机制,有效发挥中心“1+1>2”的效果,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源头活水。

  “对家庭,妻子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作为丈夫,你要体谅她尊重她,家和万事兴啊。”先请坐,再泡茶,然后再耐心地听原委……作为诸暨妇联“西施娘家人”调解队成员、诸暨矛调中心婚姻纠纷调解员的詹萍大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调解对象拉家常、说道理,化解了一桩又一桩家庭矛盾。

  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构中,诸暨矛调中心坚持“全民共建共享理念”,借力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便利的制度渠道。

  “我们深入挖掘中心资源,培育成立了詹大姐、英姐等4个品牌调解工作室,目前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上百起。”诸暨矛调中心副主任陈挺说,“同时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与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深度参与疑难矛盾调处化解,建立实现志愿者干志愿事、专业人干专业事、社会人干社会事的多元化解队伍。

保持强大战斗力——

一“码”解纠纷 数字赋能云上调解

  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推动力。

  “双方争议金额不大,打官司太费时费力,就试着通过‘浙江解纷码’提交了纠纷,没想到金额这么小的案子,矛调中心的调解员也这么用心处理,不到一个星期就调解好了。”申请人张某感慨道。

  3个月前,张某通过“浙江解纷码”提交了自己与韩某的民间借贷纠纷调解申请,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通过浙江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在线受理了本案,并将案件流转至入驻中心的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几轮耐心沟通后,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且通过“浙江解纷码”在线签署了相关法律文书,完成司法确认申请程序。

  “浙江解纷码”数字法治场景应用于今年7月份正式上线,利用“浙江解纷码”化纠纷,群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通过“浙里办”,线上申请纠纷调解业务,真正实现纠纷解决“一次不用跑”“一地不用跑”。

  诸暨是全省“浙江解纷码”(线上矛调中心)试点市县之一,矛调中心基于省矛调协同应用系统,融合贯通ODR、浙里访等多个平台,创建打破部门壁垒的联动机制,与部门实现横向联通,数据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双向协同,实现市镇村矛调中心纵向联通、数据集成。

  数据显示,诸暨试运行“浙江解纷码”3个月以来,共受理案件7265件,处理率达100%,业务办理时间同比缩短42%。

  值得一提的是,诸暨矛调中心还立足实战实效,与上海华院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化研究合作,以政务热线近3年数据为核心,建立算法模型,防范和预判矛盾纠纷多发地以及多发事项,形成区域预警“地图”。

彰显持久影响力——

枫桥民声 迈向精神共富之路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高效能的治理体系是共同富裕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当天上报,第二天就来解决,这个速度要点赞。”日前,市民梁女士发现暨东路与二环线交叉口路面破损,于是通过“枫桥民声”上传了照片,次日上午她就收到了市政管理中心的反馈电话。今年7月以来,诸暨矛调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研发并推出了“枫桥民声”微信小程序,为群众反映意见建议、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9月,“枫桥民声”进驻“浙里办”APP,截至10月底,“浙里办”上点击量达到了36947人次。

  更重要的是,“枫桥民声”会及时对外公布事件内容、处置结果,群众可对此查阅、评论,并对事件的处置进行评分。这也有效加强了平台的互动和社交属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群众上线参与、表达诉求,让群众“一次都不跑”就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在诸暨矛调中心副主任陈挺看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社会和谐富裕的理想追求,在物质丰富的当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应有之义,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作为诸暨首款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和收集群众意见为主要功能的事件受理处置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枫桥民声’,一方面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厚植文化氛围。”陈挺说。

  专家点评

  诸暨市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把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是“枫桥经验”的突出特点,这也是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与化解的核心要义。事实上,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与化解是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诸暨市矛调中心通过吸纳整合,将有关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与化解的7个工作平台和14个专业调解中心以及各类部门机构24家单位进行集中归并设置;以“浙江解纷码”数字法治场景试点为载体,在141承接152上持续发力,创建了打破部门壁垒的联动机制。

  这些努力无疑是基层政府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切实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与化解的生动体现;是在变革型组织和数字化赋能方面的朴实探索;是在社会治理领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让群众和谐生活的坚定实践。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员钟其)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版图片由诸暨矛调中心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诸暨矛调中心:共富路上,书写治理之美 2021-11-23 浙江日报2021-11-2300007;浙江日报2021-11-2300009;浙江日报2021-11-2300016;浙江日报2021-11-2300010;浙江日报2021-11-2300018;浙江日报2021-11-2300020;浙江日报2021-11-2300021 2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