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人物

浙江大学叶明儿老师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英雄”——

让橘香飘满南太湖

  “夫英雄者,胸怀苍生,腹有良谋。”

  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了2021年度世界“粮食英雄”获选名单,浙江大学叶明儿老师榜上有名,成为25个个人和团体中唯一的中国获选者。

  42岁时挂职青田,他创新打造“稻鱼共生2.0”,为山区人民争得亩均产值5倍的提升;44岁时,他将“稻鱼共生2.0”复制到贵州遵义,指导革命老区群众耕耘6万亩希望之田;52岁时因一个偶然,他决定打破地域桎梏,带领浙北人民种好强村富民的“红美人”柑橘。联合国粮农组织这样评价他:3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推广果树技术,叶明儿的事迹表明,灵活创新种植技术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同时可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民生计。

  我们在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的“红美人”柑橘示范园,见到了这位浙江土生土长的 “粮食英雄”。“长势真不错,今年要迎大丰收喽!”皮肤黝黑、裤脚沾着泥土,58岁的叶明儿俯身细瞧金黄的果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浙北不宜种柑橘”的定论终被打破!

“湖州一定能种出好吃的柑橘”

  南浔,本不属于省内柑橘栽培的适宜区域,但南浔人一直有个橘香四溢的梦。

  2015年的浙江农业博览会上,甜香多汁、品相极佳的橘橙类杂交品种象山“红美人”声名大噪,一个就能卖到20元以上的高价。在“红美人”展示区,叶明儿偶遇当时南浔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徐国华。

  “红美人味道美、长得美、价格也很美,要是我们南浔的老百姓也能种,那就好了!”品了一口象山“红美人”,徐国华不由感慨。

  “那就来试一试。”在果树专业摸索钻研多年的叶明儿不认死理,当即决定大干一场。

  经过几番辗转,他自掏腰包买下了200棵“红美人”柑橘大树,架起柑橘大棚,在练市镇练南村建立了湖州第一个“红美人”柑橘设施栽培示范基地,从此开启了“引美北上”的奋斗历程。

  “说实话,刚开始心里也没底,但事在人为,我必需尽全力。”叶明儿回忆,种下柑橘树没多久,老天爷就给自己来了一个“下马威”:中长期天气预报显示,10天以后,冬季强寒潮来袭,南浔区最低气温将跌破-10℃!娇滴滴的“美人”哪里受得了这般寒冷。因此,如何让它们挨过寒潮而不被冻坏,成了他要闯的第一道关。

  叶明儿立即致电基地叮嘱:准备好足够的砻糠,接下来是一场恶战!几天后,寒潮如期南下,他早早完成手头的工作,从杭州驱车赶赴基地,指导农民调整大棚、迎战低温。“凌晨2时温度最低,大家和我一起进棚,在约定位置点燃砻糠,让烟雾流动,给‘红美人’保温!”

  叶明儿总是亲力亲为,“我不放心,因为熏烟也很有讲究,不能烧起来,否则大棚和果树也会着火。”就这样,在那年最寒冷的夜,他整夜整夜地不合眼,带领3位基地农民守着4个柑橘大棚,悉心护下了这200棵希望之树。

  “这么低的温度都熬过了,整个团队都信心倍增,我也更确信,湖州一定能种出好吃的柑橘!”回想起那次“抗寒”的胜利,叶明儿仍然心潮涌动。

  挑战总是一个接一个。很快,第二道关出现了:柑橘大棚内出现了土壤“反盐”现象。原来,在大棚内种植“红美人”,环境温度比露天种植要高,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增多,在表面结成了一层盐。眼看“红美人”果树开始异常落果落叶,大伙又急了眼。

  “先别慌,我来想办法!”叶明儿望着设施大棚,若有所思:看来用“常规连栋大棚”种“红美人”还不行,需要改造创新!经过大量的观察与试验,叶明儿为大棚增设了顶部卷膜,让热空气能及时散发,清晨的露水和雨季的雨水也能落入棚内。同时,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他为大棚增设了智能温度控制与雾喷节水灌溉系统,用新技术有效把控“红美人”生长环境的温湿度。

  在他的努力下,棚内的“红美人”终于恢复了健康。第二年,叶明儿用成绩惊艳了众人:基地共收获了1万多斤“红美人”柑橘,果实品相、口感可圈可点。他真的打破了南浔生产不出优质柑橘的“魔咒”!

“有了叶老师,我们才有大面积栽培‘红美人’的底气”

  有位浙大老师在南浔种成了柑橘,还是特别难种的“红美人”!消息不胫而走,叶明儿的成功让更多湖州人看到了发展柑橘经济的希望。

  2019年,南浔区统一规划,仅用8个月时间,在练市镇西北部建设了一座占地近5000亩的“‘红美人’柑橘可持续示范园”。23个行政村纷纷入股,抱团组建了“强村公司”——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红美人”展开集种植、销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开发,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

  西堡村便是23个抱团村之一。望着村集体承包的柑橘棚内黄灿灿的“红美人”挂满枝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俞伟眉头舒展开来:“我们的‘红美人’长得这么好,离不开叶老师的付出,他是我们的军师!”原来,不久前,俞伟还曾为“美”消得人憔悴。为种好村里的“红美人”,俞伟与村里浔琏家庭农场的种植大户章玉新时常下田悉心呵护,时不时除除草,生怕它们抢了果树的养分。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发育中的美人青果忽然过早变黄,还频繁掉果。这该如何是好?着急万分的两人拨通了叶明儿的电话。

  “我马上到!”叶明儿立即放下学校的事,驾车赶赴南浔为“美人诊病”。几番观察思索之后,叶明儿找到了“病根”——田间大蚊子。原来,树下的草除得太干净,大蚊子没地方去,都跑到树上吸食叮咬。“先杀虫!”叶敏儿开出“药方”,叮嘱俞伟、章玉新立即喷杀虫剂防治。数日后,“红美人”果真不再落果了。

  “多亏叶老师,有了他,我们才有大面积发展‘红美人’的底气。”俞伟坦言,目前“强村公司”23个入股村先后共承包种植了500多亩“红美人”,今年将是首个大面积丰收年,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不仅如此,在叶明儿的建议下,公司还建起了柑橘保鲜冷链物流仓储库,拉长“红美人”的上市销售期,以增加效益。俞伟细细一盘算,“红美人”的销售额加上淡季冷链库的出租费,一年可为每个入股村的村集体经济带来至少40万元的收益。

  偌大的“红美人”柑橘可持续示范园里,叶明儿设计改造的智能化大棚成为“标配”,招引了不少怀有“美人梦”的年轻人回乡“育美”。

  朱国泉就是其中之一,原本在当地一家纺织公司工作的他,看中了“红美人”柑橘的种植前景,与朋友一同租下园区250亩地,开启了创业之路。“我听闻有浙大来的叶老师在,顿时胆子就大了。”创业后的朱国泉,与不少农创客一同成为叶明儿麾下的“学生”。“你看,这是潜叶蛾病留下的残叶,这是红蜘蛛病的。”一有空闲就去地里,不懂便随时请教叶明儿,如今,朱国泉已从“小白”变成柑橘种植能手,对于每个季节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密度如何安排、肥料怎样合理投放等已头头是道。

  叶明儿的一次次现场指导,也让在基地打工的村民学到不少。“你看,‘满头红’大树上嫁接的‘红美人’颜色多鲜艳!叶老师的方法好哇!”练市镇练南村村民胡东毛在“红美人”基地打工已经5年,从只会养蚕、种粮的传统南浔农民变身“红美人”的专职“管家”,他笑着向我们透露,自己的收入也跟着翻了一番。

  香甜多汁的“红美人”,已是浙北名副其实的“共富果”。这些年,在叶明儿的大力推广之下,南浔试验成功的“全年不揭膜塑料连栋大棚栽培”模式在湖州迅速发展,累计产值已超10亿元,种植面积覆盖全市并辐射至杭州、嘉兴、绍兴等地。南浔练市的 “红美人”柑橘示范园更是声名远播,全国多地都来取经。园区负责人任勤先介绍说,仅去年,就有来自湖北、四川、江苏、广西等地500多批次的参观交流团到访交流。

“他没有私心,一切都是为了农村老百姓”

  出身杭州富阳一普通农民家庭的叶明儿,对土地和农民怀有深沉的爱。用知识的力量,改善农民生计,是58岁的他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初心”。

  “嘎吱咬一口,真甜啊!”叶明儿还记得第一次吃苹果时来自舌尖的惊艳。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农村,村民们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上一口水果。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要投身农业事业,让大家都吃上香甜的水果!

  一边栽秧割稻,一边刻苦读书。18岁时,叶明儿考入原浙江农业大学,满怀一腔热血果断填报果蔬专业。凭优异成绩留校工作之后,他便开启了用技术造福农民的实践之路。葡萄、桃子、柑橘……欧洲种、美洲种、本地种、杂交种……叶明儿钻研各种水果,只要能富民增收,他都不遗余力。

  为推广导师李三玉育成的东魁杨梅,叶明儿钻研试验出一种早结丰产的矮化改良栽培模式,将这种优质大果实杨梅品种推广至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山区,为各地种植杨梅的农民带来增收。

  授课之余,叶明儿跑遍浙江偏远乡村,想农民之所想,解农民之所忧。即便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他也几次为农民“转行”,把论文“写”在土地上。

  在丽水青田县挂职期间,叶明儿关注到,由于浙西南山区耕地资源稀少、机械化率低、产量低,老百姓普遍不爱种粮。但这里有着一整套流传千年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增加亩产效益,还能大大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值得发扬光大!”叶明儿下决心搞明白“稻鱼共生”的动植物互作机理,从中寻找进一步突破。如果把种稻为主、养鱼为辅的模式进行调整,是否能进一步提升亩均产值?筑高田埂、提升水位、加大插秧间距、增加放养鱼苗数……经过几番尝试,叶明儿摸索出了一套“种养并重”的“稻鱼共生2.0”系统,在水稻产量只增不减的前提下,将每亩地的田鱼产量提升至原先的10倍,亩均总产值提升近5倍。

  创新改良的“稻鱼共生2.0”点燃了山区人民的种粮积极性,青田县铺展开10万亩稻鱼共生系统农田,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5亿元增收。在他的努力下,“稻鱼共生2.0”系统被复制到云贵山区,6万余亩新型稻鱼共生田在贵州省遵义市陆续铺开,为革命老区农民脱贫致富开出一条路。

  近年来,绿色低碳的生态农业正驱动着乡村振兴再上层楼。叶明儿一头扎进农村循环经济的研究领域。

  他注意到,湖州湖羊产业兴旺,微碱性的羊粪正是适宜“红美人”的天然肥料。由此,叶明儿为湖州构建出一套“橘园生草,草喂湖羊,羊粪肥橘”的新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种养效益。

  在南浔区菱湖镇射中村的300亩“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时常能见到叶明儿忙碌的身影,或指导村里开展修复性保护,或召集农民在鱼塘边种上果桑、油菜、芝麻等作物。相识10余年,该村前党支部书记董魁富一路见证“桑基鱼塘”在叶明儿的推动下,先后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前几天,叶老师带着一批投资者来看村里的‘桑基鱼塘’,支持我们发展乡村旅游。”董魁富面露喜色。在叶明儿的帮助下,射中村正围绕“桑基鱼塘”开发以观光农业为主的休闲度假项目,一栋栋闲置农房被改造成了精品民宿,将带动一众村民就业、增收。

  “他没有私心,一切都是为了农村老百姓能过上更幸福的日子。”董魁富由衷地说。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5 让橘香飘满南太湖 2021-11-22 浙江日报2021-11-2200006;浙江日报2021-11-2200009;浙江日报2021-11-2200014;23364086 2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