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刊

兰溪市女埠街道深挖本土资源

文化“热”起来 人气“旺”起来

何贤君 姚振飞

  近日,一场特别的亲子研学之旅在兰溪市女埠街道上新屋村展开。20组家庭在这里“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当年的艰苦岁月,感悟先辈精神……这是上新屋村经常出现的场景。

  上新屋村是兰溪历史上第一个党员、兰溪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兰溪临时特支首任书记童玉堂的故里,有着鲜明的红色文化基因。近年来,该村通过文化礼堂建设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培育乡村特色,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真正让村里的红色文化“热”起来,人气“旺”起来。

  “童玉堂是从我们上新屋走出去的,是全村人的骄傲。我们要学习他奋斗、奉献的精神,把上新屋村建设得更好。”上新屋村党支部书记童伟荣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接待研学游团队,谋划故居修缮,筹备新建村办公楼。

  1927年初,童玉堂在兰溪建立了中共兰溪临时特别支部。红色的火种,就此发芽。在革命路上,他3次入狱、饱受折磨,始终未动摇革命信念。出狱后,他初心不改,为党奔走;逝世后,他的夫人遵照遗嘱,向党捐献家中珍藏的80多件文物,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曾经的上新屋村里环境脏乱差,各项工作在街道排名倒数。如今的初心广场,曾是村民乱堆杂物的地方,前些年在街道纪工委督导下,围绕清廉村居建设,村党支部以阳光干事、打造美丽家园为抓手,集中精力整治广场上农户乱堆乱占难题,短时间内全部清理到位,同时村里配套跟进文化礼堂建设,项目经费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民在为寻回革命记忆激动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村庄焕然一新高兴,村里通过阳光‘三务公开’照亮了民心,工作开展起来更顺利了,这是一个破冰之举。”童伟荣说。

  2019年7月1日,对上新屋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代表着村里红色文化挖掘的标志性事件——童玉堂像揭幕典礼举行。在各方努力下,村里先后修建了初心广场、初心亭、初心展馆等红色场所。

  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村里合力谋划,拍摄了MV《初心的故事》,开辟了“重走长征路”研学游线路,并积极对接旅行社、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游,红色上新屋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为村里创收8万余元。同时,村民也通过销售研学游纪念产品等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迈出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增富的第一步。

  如今,上新屋村已成为金华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感悟革命先辈的如磐初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一名劳模,我将发扬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同时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不断做深做精红色文化,把我村打造为兰溪的红色文化高地,全力推动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共富优势,让上新屋村的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童伟荣说。

  兰溪红色资源丰富,除了上新屋村,还有莲塘岗,浙西特委、上华合作社经验展示馆、杨东海纪念馆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溪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并推出“童心向党”学党史的红色主题研学之旅,了解党的历史,知晓党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党、颂党情感。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0 文化“热”起来 人气“旺”起来 2021-11-21 浙江日报2021-11-2100004 2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