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刊

绿色为底 文旅为媒 消费为本

“三驾马车”拉动苍南发展新经济

甘凌峰 陈薇拉

  11月初,远景零碳产业基地正式落地苍南,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一条以海上风电设备研发、生产、使用、运维为一体的全新产业链雏形渐显。

  从“温州模式”发祥地之一,到推动全国首个“镇改市”落地,苍南从来不缺想象空间。今年以来,苍南实施“十大攻坚看落实”行动,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绿色能源、文旅、现代商贸“三驾马车”正拉起高质量发展新苍南。

  绿色引擎

  打造经济又一增长极

  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地”是苍南县“十四五”发展目标之一。在“双碳”背景下,苍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核电为龙头,全面布局海上风电、光伏、水电、潮汐能、抽水蓄能、空气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2020年9月,国务院核准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这个总投资约1200亿元,温州市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开工以来,已累计投资79.7亿元。

  与核电同步建设的绿能小镇更是苍南探索清洁能源项目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前不久,绿能小镇城市客厅结顶,将作为绿色能源会展、科普、教育的场所。由知名医学高校、地方政府以及核电公司合作共建的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已正式运作。总投资50亿元的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也落户于此。

  在集聚效应下,清洁能源及关联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苍南今年已落地绿色能源项目16个。今年9月,国网苍南县供电公司与苍南县人民政府就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全县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全省最大的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华能4号正在快速推进中,今年底就能投产发电。总投资71.4亿元的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工程,已进入前期施工阶段。新兴产业空气储能项目也在布局中,利用矾山镇废旧矿硐进行电能储存及释放,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文旅融合

  拓展县域发展新空间

  浙南看一看,苍南第一站。连续3年,苍南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旅游产业已成为苍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在滨海乡镇,苍南大力推进半山半岛、韭菜园房车营地、霞关老街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并实施大渔寮景观提升工程,打造滨海旅游最佳目的地。

  在被誉为“世界矾都”的矾山镇,有一个因采矿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福德湾。近年来,矾山镇将福德湾村进行保护性修复与开发,既保留了矿工村的原貌,又注入有当地特色的新业态。黄传会书屋、为唐公肉燕、茶书院、民宿、酒馆……让福德湾村恢复了“人间烟火”。

  苍南县城有个后花园,溪水清澈见底,那便是藻溪。藻溪镇长期以来无工业污染,素有“绿肺”之称,东晋时谢灵运曾留下“楼石山多栀子”“威摧三山峭”的山水诗文。如今,这座小城围绕“吾乡山水·凝望藻溪”主题,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打造“十里藻溪十里景”。雁过藻溪文化客厅、长泰茶书院、故南篱·精品民宿度假村……一个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城镇正款款走来。

  当前,苍南正聚力构建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十三五”期间,苍南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长率26%以上;“十四五”期间,苍南规划旅游重大项目92个,力争完成旅游投资超200亿元。

  商贸振兴

  打造温州南部消费中心

  苍南人走南闯北,面向全国建立起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专业市场由此大量涌现。仅在县城灵溪镇,水产、参茸、副食品、家居、汽车贸易、粮食等大型专业市场就有14个,超30亿元市场达到5家。

  无中生有不是终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灵溪镇不断变革创新,从“有”到“优”。作为苍南首家一站式家居购物中心,万顺广场引进国内家居龙头“居然之家”,推动商贸服务业向高端、集约、特色化方向发展。而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二期项目“万通·金银岛健康产业广场”正在建设中,将规划打造成一座集中医药养生保健、康体休闲、现代远程医疗、健康咨询检测等于一体的健康产业综合体。2020年,灵溪镇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现代商贸特色镇。

  以县城为中心,苍南正主动对接融入温州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力建设温州南部消费中心城市,激发消费新活力。通过积极提升水产城、参茸市场等批发业态的体验化,建设商旅文相融合的特色商业街区,做深特色消费体验。

  “云消费”则是苍南打造温州南部消费中心的另一大支点。苍南云港、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平台建成,实现电商公共服务“立体化”;“村播计划”培训电商主播超500名,推动苍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苍南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46.6亿元,同比增长12.1%。苍南不仅位列全国电商百佳县第七,还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浙江日报 专刊 00006 “三驾马车”拉动苍南发展新经济 2021-11-20 浙江日报2021-11-2000006 2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