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见365 搭建矛盾化解“连心桥”
严佳璐 陆铮宏 桑步天
“昔有一秀才,幼年丧父,靠寡母和邻里养育成才,发迹后为报家乡养育之恩,出资在镇北内河上建立一座石桥,取名‘义桥’。”萧山区义桥镇由此得名。
古为今用,义桥镇乡邻和睦的优良传统为化解群众矛盾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时代解法。在义桥镇“治理桥”的脉系中,孵化了以矛调为方向的“‘义’见365”项目。基于线上与线下两个模式,义桥镇创新性探索建立3项机制、6位一体、5大团队的“‘义’见365”项目,结合杭州市级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镇创建,高质高效地解决矛盾纠纷。
双线融合,提高纠纷化解效率。义桥镇在线下设置镇、村两级矛调中心,布设“司法超市”;线上与“数字Y联”串联,同步上线线上司法超市,为矛盾调解数字赋能,更高效解决矛盾。
3项机制,开展干群联心走访。“大道治未病,中道治欲病,小道治已病。”义桥镇通过建立每月一次领导下访、每周一次干部入访、每天一次群众问访机制,把治理重心投向“欲病”和“未病”,提前摸排梳理一批具有发展为重大矛盾可能的问题隐患,及时介入,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6位一体,拓展矛盾调解范围。义桥镇全链条协同化解矛盾,打通联合接访、法律援助、诉讼服务、劳动仲裁、信访调处、纪检监察六大板块,群众有任何纠纷只需在窗口填写一张受理登记表,窗口工作人员就会根据诉求内容将任务分发至相关科室或部门,使“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延伸至“就填一张表”。
5大团队,多方力量参与调解。义桥镇引入以专家团队、乡贤团队、志愿者团队、代理团队、退二线干部团队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鼓励各村社因地制宜创建调解工作室,发掘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群众认可度高的“义哥们”“义姐们”,以点带面扩大矛盾调解工作质效。将镇村两级法律顾问集中至公“义”法律服务平台,作为2021年的民生实事项目,由相关村社为责任主体,重点针对各类侵占村集体资产、破坏公共环境等违法行为开展以民事诉讼为主的法律服务专项行动。
近年来,义桥镇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性运行“城市综合勤务联动”机制,集合机关队伍、派出所、城管中队、司法所、消防中队、流动人口管理队伍、物业管家以及其他“四个平台”派驻机构等力量,成立YPTU队伍,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义桥镇创新性建设“微信治村”基层治理平台。以村社为治理单元,设立村社专属微信号,通过朋友圈动态,向村民宣传村内近期工作、村庄建设进展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用零成本打造集移动宣传窗、在线公示栏、智慧办事厅于一体的智慧治理平台,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米”。目前,全镇24个村社微信号,每年发布信息超1万条,群众累计访问总量突破115万人次。
接下来,义桥镇将加快镇、村两级矛调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为矛盾调解工作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撑;增强矛调中心问题预警、研判、化解能力,为党委政府决策研判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义桥镇将立足多元共治,以基层治理“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为依托,更好发挥区、镇、村三级矛调网络作用,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良性互动,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前、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强化信息系统,推动“解纷码”“钉管用”“微信治村”平台的信息互通、融合。加强基层网格培训现代化手段支撑,提升基层实务能力。强化考核考评,将矛调中心能力建设工作纳入平安村社与四个平台考核体系,确保矛调中心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