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生态秀色 让丽州城更“清新”

永康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助力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生态秀色 让丽州城更“清新”

  永康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助力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黄丽丽 项 宁

  “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前不久,首届世界五金发展大会在永康召开,参与此次盛会的人们惊讶地发现,永康不仅是一方经济活跃的热土,也是一个生态宜人的美丽之城。近年来,永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成省级空气清新示范区。行走在永康江畔,蓝天白云与碧绿江面相互映照,人在江上栈道游,犹如行走在画中。

  发展与美丽的共赢,离不开永康开展全行业、全领域的“无废城市”建设。近年来,永康积极响应省、市政府的部署,以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改革创新为手段,聚焦闭环处置,构建了产废源头减量、规范高效收运、资源循环利用、依法依规制度及环境智慧监管五大体系,努力打造成为“理念先进、终端完备、管理高效、全民参与、亮点突出”的“无废城市”典范。涌现了“五少一多创新打造无废工地”“永康市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五步法”等9个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和做法,为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永康经验、永康模式。

  如今放眼永康,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业固废智慧规范、美丽工厂和“无废”细胞接连涌出……从一群人的习惯改变、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内核之变、绿色生态生产方式的形成,永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绿色成为“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动人的发展底色。

源头减量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城市发展过程中,垃圾如何得到妥善处理,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无废城市”创建过程中,永康将垃圾当作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无废工地”建设、秸秆综合化利用等举措,从源头上推动垃圾减量化,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提起永康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不得不提及舟山镇端岩村端头自然村。2016年,在村党支部书记俞海的带领下,端头发起了一场“垃圾革命”。在村民分类的基础上,该村进行垃圾二次分拣,精细分为15类,做到了“步步精心”,获得过浙江省委领导的点赞,还被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

  “端头村共有146户398人,以前每3天运一次垃圾。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垃圾的量从过去的100公斤降至15公斤,人均日产垃圾仅38克,成为远近争相效仿的垃圾分类‘网红村’。”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介绍,为了方便村民投放,村里配套了“小木屋”“有害垃圾兑换箱”“衣物回收箱”等各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可回收物由永康市美丽乡村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上门兜底回收;易腐垃圾运输到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终端处理,将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分类只是永康以创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开展“垃圾革命”的缩影。去年,永康市制定了《“无废永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无废城市”示范目标,并启动了“无废工地”建设,创新提出“减少垃圾产生-重复使用建材-回收利用废料-自我净化无害排放”等环节的“五少一多”管理模式:

  工程施工前,通过运用BIM施工策划软件,进行施工现场三维可视化布置,实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无缝衔接,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施工过程中,采用“标准化、工具化、定型化”工地临时设施,“少产生”建筑垃圾;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等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制成新型墙体等材料,实现废弃物转变为绿色建材……项目实施以来,共回收处理建筑垃圾500吨,建筑垃圾分类率达100%。

  从生活垃圾分类,到打造“无废工地”“绿色工厂”“绿色建筑”,永康着力构建产废源头减量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生活垃圾产生量同比减少0.98万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增长率负增长,目前已累计完成20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9个定时定点清运投放小区、 8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创建。目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清洁生产企业180多家,2020年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民用建筑比例为100%。

数字赋能 实现固废处置规范智慧化

  永康是工业大市,工业固废偷倒、混倒现象一直是永康生态环境建设之路的“绊脚石”。据统计,永康日均产生300余吨无价值、低价值工业固废,它们的去路一直困扰着当地企业。

  2019年,为了破解一般固废处置存在的出路不通畅、处置不规范、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永康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付费、第三方服务、多方共赢”的形式,独创“互联网+集中处置五步法”,走出一条“源头减量化、收运规范化、处置无害化”的规范处置之路。

  “以前工业固废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现在只要通过手机下单,就有专业人员上门来收集处理,成本还减了一半。”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产废企业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发的“无废城市”APP,按照申报登记相关规定,如实申报产废计划、固废库存量,在线下单预约第三方服务公司上门清运,产废企业无需出门即可完成一般工业固废清运处置,轻松实现“零次跑”。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浪潮正深刻影响着浙江的生产与生活,也重构着工业固废处置的处理手段和监管模式。

  永康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完成“无废永康”信息监管平台项目——工业固废精密智控闭环监管协同应用,形成工业固废全过程数字化、可追溯、可预警、闭环式的智能集中处置体系,实现对工业固废产出、运输、处置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精细化、智能化闭环监控和管理。

  “该项目于今年5月完成迭代升级后,已覆盖1.35万家企业,基本实现永康市工业固体废物企业100%全覆盖。”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永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10日,《永康市上线“工业固废协同监管”场景应用提升工业固废处置的监管服务水平》列入浙江省委改革办发布的数字化改革动态。

  此外,为了破解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永康市还创建“危险废物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一键下单,收贮中心在线接单,专用车辆上门清运、统一收贮的危废处置“12369”模式。并以互联网思维,在全省率先提出肥药全程管理理念,探索建立“肥药全程管理一件事”追溯体系,实现“进货、销售、施用、残留控制、包装回收、监管”六步紧密联动,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据悉,目前“无废永康”协同应用已涵盖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五大品类,通过建设数字监管平台、智能监管设施设备,接通各部门原有平台数据,打破信息壁垒,完善监管流程,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保障,达成“粮草先行”的保障理念,为工业型“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

多方共治 营造浓厚“无废”建设氛围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永康要建设“无废城市”,必须调动从政府到行业、个人等全方位的力量。

  产业联盟是“无废永康”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加强行业固废处置的规范和自觉,永康市供销总社、永康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了全省首个无废产业联盟,初步整合了永康市物华回收有限公司、永康市供联海呈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基本形成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固废处置产业集群。

  “联盟秉持着‘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搭建专业技术服务交流平台,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固废治理技术,实现固废资源的高效利用。”永康市无废产业联盟秘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成立以来,已累计处置一般工业固废7.7万吨,外运处置危废1958余吨,收运处置餐厨垃圾5.4万吨,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50余吨,助推了永康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发展。

  除了行业的正向引导以外,为了提升永康工业企业的整体形象,永康市还将城西新区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洁美厂区”创建。在试点基础上,去年5月8日出台了《永康市工业企业“美丽工厂”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将“环境卫生厂区”创建升级为全域“美丽工厂”创建,掀起了“美丽工厂”创建热潮。

  “企业只有绿色发展,才能促进长效发展。”浙江道明光电科技公司是永康“美丽工厂”创建的“示范企业”。公司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目前在永康,15个镇(街道、区)共完成“美丽工厂”示范企业创建170家,标兵企业创建336家。

  为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共识,让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更好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无废永康”创建营造良好氛围,永康还大力推进“无废细胞”建设。2021年,该市已完成80家“无废城市细胞”建设,以“无废细胞”建设推动“无废城市”创建,最终形成“无废社会”。

  (本版图片由应宝庆、曹晓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生态秀色 让丽州城更“清新” 2021-11-15 浙江日报2021-11-1500004;浙江日报2021-11-1500008;浙江日报2021-11-1500013;浙江日报2021-11-1500014;浙江日报2021-11-1500019;浙江日报2021-11-1500027 2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