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9版:专刊

文章导航

仙境蓬莱 美丽岱山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在农业农村。俯瞰岱山,山海共生,绿蓝泼墨。山与海,赋予了岱山多姿多彩的自然图景,也绘就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底色。

  “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是岱山新渔农村建设的深化,一方面它既是对新渔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方针的秉承和发展,又是对其内涵实质的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岱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另一方面,创建标杆县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既是发展所需,更是必由之路。

全域共美:

岛岛是花园,村村现美景

  行走在岱山县东沙镇司基村的外司基,一面描绘“盐民运动”的墙绘尤其显眼,引得游客驻足观望、合影留念。顺着墙绘一直向前,便来到了“东岳宫”盐民运动旧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岱山始终强调“三充分、三不”,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不顾条件的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生态,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

  岱东上船跳小路用鹅卵石、竹篱笆、老酒坛点缀,岱西双合巧妙运用双合石材打造农房立面、围墙、道路,都是就地取材,乡情乡味得到了充分展示,既体现了乡村艺术,又体现了地方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基于这样的理念,今年,岱山挖掘各村的个性和特色,通过建设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小品,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村口,实施衢山镇幸福村、沼潭村2个美丽村口建设。同时,打造了东沙司基村、泥峙村、高亭南浦村、枫树村、板井潭村等5个县级美丽精品村,涉及环境整治、美丽田园、立面改造等方面的提升建设。

  与此同时,岱山还明确提出按照“一带一主题”的要求,打破县、乡镇界限,将各具特色的乡镇、行政村、渔农业产业项目等乡村精品串联,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示范带,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由点及面”迈入“全域化、集群化”发展新阶段。

  “蓬莱乡韵”美丽乡村风景线,就是岱山今年申报创建的省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该示范带位于岱山县岱西镇和东沙镇范围内,自双合村起,经前岸村、摇星浦村、火箭村、海丰村、东沙社区、泥峙村,终点为燕窝山码头,涉及2个乡镇、7个行政村。

  岱山以全域视角重新布局,有机串联起一个个美丽“明珠”,实现“点线面”的全面发力,打造出一条有特色、有产业、有风情的美丽乡村风景带,进而促进从精品村到风景带、美丽乡镇的规模化发展,更好地推进了乡村面貌从一处美、一片美走向全域美。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蓬莱乡韵’美丽乡村风景线,是在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之上的一次组团式共建。”

  下一步,岱山将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岱山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重点确定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发展“3+1”(美丽小岛创建模式、美丽乡镇创建模式、美丽风景带)创建方案,2022年计划完成秀山美丽小岛建设,高亭和岱东美丽乡镇建设及衢山“东海瀛洲·风情渔港”美丽风景带建设工作。进一步梳理全县“空心岛(村)”,适时推进“空心岛(村)”激活振兴。

数字增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偏僻而又闭塞,以采石和近海捕捞为主要经济来源;如今的双合村,充分利用石文化、渔文化特色资源, 引导村民创办一个个旅游项目。

  后续,双合村还将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打通农副产品产供销环节、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2021年,预计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增长50%。

  双合村的美丽蝶变是岱山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近年来,岱山利用渔农村海岛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立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创新发展吸引游客为主的新型业态。

  同时,以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为契机,盘活闲置农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推动精品民宿村创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特色产业,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强化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实现“渔农民在家创业也能致富”的新型业态发展模式。

  乡村发展要寻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数字乡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今天,怎样利用数字进行赋能?又如何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岱山已经在路上。

  希尔顿大酒店落户岱山项目、东沙古渔镇综合服务运营项目、打水村“绿野仙踪”整村开发旅游项目、数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今年6月15日,“跟着节气游乡村”岱山(芒种)海岛业态洽谈会上,8个乡村振兴合作项目落户岱山,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杭州趣村游文旅集团执行总裁汪崇斌与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了数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会利用公司的云招商平台,深挖岱山的优质资源,然后将其精准推介给合适的资方,推动合作落地,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有‘数’。”汪崇斌说。他还现场演示了岱山“数字芒种”微网站,该网站将成为岱山又一精准对外的推介展示平台。

  “筹划这次海岛业态洽谈会,旨在以大项目带动人气集聚、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数字芒种”初见成效,已完成蓬莱馆、节气馆、乡村馆、招商馆打造,下步将接入省“跟着节气游乡村”数字地图。

  将数字化改革理念贯穿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岱山将进一步推行“数字化服务”。大力推进“数字帮扶”建设,积极申报省帮扶数字化管理系统迭代升级试点县。完善提升低收入渔农户数字化系统,做到“四个集成”,即农户信息集成一个码,帮扶政策集成一张清单,帮促动态集成一套指标,帮促效果集成一幅地图,形成低收入农户一张“幸福清单”。

海岛模式:凸显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特色

  郁郁葱葱的“海上盆景”,绿意盎然的岱山越来越美。

  长涂镇渔港码头,身着蓝白色志愿者背心的船老大和几名船员手持工具,打捞着海边漂浮的各类垃圾。“海面经常会漂进来泡沫板、塑料袋、矿泉水瓶子等,阿拉巡逻时看到了就把它捞上来,保护渔港环境嘛。”船老大笑着说。

  渔民兄弟带回垃圾,“东海渔嫂”接手分类,长涂镇针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意志的条件,引进第三方公司垃圾分类智能化运营平台,探索并开发了一套独特的“海岛模式”,赢得各方点赞:

  出海渔民创环保。长涂以道德模范、共产党员带头,船老大牵头组成垃圾分类志愿船队,开展海上垃圾分类工作。渔民将海上的废电池、塑料瓶等垃圾带回岸上。

  金银渔嫂出新招。金银渔嫂巧动心思,用占空间较小的垃圾袋代替垃圾桶,并在垃圾袋上喷绘“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字样标志,让渔民参与海上垃圾分类更精准。

  海上垃圾智能化。在长涂镇3个渔船停靠港口各放置一台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秤。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秤自带身份识别、智能称重、积分奖励等功能,将渔船上产生的生活垃圾或打捞上来的海洋垃圾进行称重,垃圾重量实时上传,积分奖励实时。

  长涂经验,也是岱山一直以来探索垃圾分类处理海岛模式的成果之一。对于海岛美丽乡村建设来说,更具有挑战,也更需要智慧,因为每一步都是摸索,每一步都是创新。目前,长涂正在掀起未来乡村建设的新浪潮。长涂“海岛未来乡村”不是“城市未来社区”,而是对标海岛实际、着眼未来的海岛生活新模式。

  长涂镇长西村的“一百米”区域,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各类绿植把周边环境点缀得生机勃勃。居民王德前正忙着打理自家菜地。除了“小公园”“菜园子”等环境治理,长西村还把目光投向产业发展,致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乡村典范。

  “要做好‘海岛未来乡村’这篇文章,必须以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为坐标,从数字化应用、生态环境、产业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打造渔农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的民生幸福新高地和海岛亮丽风景线。”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当地已联系省里专家策划指导390亩核心区块及军港街项目设计等工作。围绕军港街、非遗文化、历史文化村落、海岛精神博物馆等特色,牵头组织在精品村、宜居村、美丽海岛等前期建设基础上添加军旅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内涵。同时,推进长西生态河道、苗圃展示销售基地、可食地景-精品蔬菜园、景观节点、海岛数字化、智慧垃圾分类等项目建设,持续深化美丽经济、生态宜居、文化风貌、四治融合、幸福生活“五位一体”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利用好自身文化内核,做强做精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在数字功能示范、服务资源改革方面打造长涂样板。”该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刊 00039 仙境蓬莱 美丽岱山 2021-11-15 浙江日报2021-11-1500011;浙江日报2021-11-1500012;浙江日报2021-11-1500013;浙江日报2021-11-1500015 2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