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

民族非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和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长期以来,浙江各民族共生共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化上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形态。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涉及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是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一个重要支点。各民族非遗在形式、内容和传承上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非遗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非遗尤其是文学艺术类非遗在形式上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如畲族民歌“三条变”“双条落”的篇章建构方式与《诗经》中的“三叠”“二叠”格式如出一辙;唐代汉族民间常见的以十二时为序的格式,在畲族民歌中频繁使用;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民间文学中使用文字的方式是借用汉字;畲族彩带的字带中所编织的符号性文字,所采用的造字方法为象形、指事,也与汉字造字理据相同,且还有部分是假借汉字甲骨文的意符文字;畲族服饰的刺绣图案中所运用的纹样修辞理念也与汉族相同,如莲花上一对鸳鸯,谐音后隐喻为“鸳鸯佳偶”,将花生、石榴、桂圆绣在一起,谐音后隐喻为“多生贵子”等。各民族非遗在形式方法上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提供了切实佐证。

  民族非遗在内容上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非遗在歌谣、传说、服饰等方面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畲族民族史诗《高皇歌》中的帝喾高辛氏,是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畲族神话传说《古老歌》中的“伏羲”“女娲”的故事,在我国瑶、苗、布依、壮等民族以及汉族人民中都有流传;畲族传统服饰“凤凰装”以凤凰为主要表现题材,而凤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符号之一;畲族传统服饰刺绣中又常以龙、梅花、牡丹花、菊花、兰花、喜鹊等为造型,体现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和信仰,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意志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可。

  畲族文学艺术类非遗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共享共生。畲族民歌非遗中借鉴了大量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小说歌就是最好的例证。畲族的小说歌是一种长篇故事歌,其中有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章回体小说、戏曲评话唱本等改编的,如《桃园三结义》《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琵琶记》等。

  畲族文学艺术类非遗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畲族新民歌,一类记录了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各族同胞一起进行的一系列英勇顽强的斗争故事,另一类表现了畲族等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等。

  民族非遗所体现的中华文化交融复合的共享状态,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一种精神向心力和凝聚力。

  民族非遗在传承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浙江深入贯彻相关部署要求,不断推进民族非遗在新时代传承发展。

  在传承队伍上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各层次、各领域优化组合的人才队伍,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保障。

  一是在民族非遗静态传承上凝聚力量。统筹整合资源,组建了由高校、科研机构民族专家和学者构成的民族非遗研究团队。以民族非遗内容挖掘及研究阐释工作为重点,全面梳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一干多枝式的共同体形态脉络。如浙江树人大学较早组建起团队,集合各相关学科力量,从语言学、文学、艺术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角度,着重对民族非遗展开多层次、立体化的理论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理论体系的创建,也避免了民族非遗保护工作的盲目性。

  二是在民族非遗活态传承上凝聚力量。如在畲族彩带编织、畲族医药、畲族民歌等项目传承上,兼顾“传”与“承”两支队伍建设。首先是构建“专业教师+传承人+专家”的“传”之队伍,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非遗传承人负责实践教学,同时邀请非遗研究专家经常性地开展相关讲座,提升理论水平;其次是拓展“承”之队伍,除了本民族的非遗学习者之外,还吸引了一批非遗爱好者,使他们成为民族非遗传承、传播与保护的重要力量。

  在传承平台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在学校传承平台上形成合力。在高校中开设非遗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组建非遗类社团等,同时与地方共建非遗产学研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担当起非遗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角色。在中小学开展各项民族非遗教学活动,如目前已有畲族聚居地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畲歌教学活动,并定期举行畲歌歌唱比赛等。

  二是在机构传承平台上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民族非遗中的作用,在民族非遗资料收集、学术交流、动态展示、传承体验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工作。

  三是在文旅传承平台上形成合力。利用非遗旅游景区,如“中国畲乡之窗大均”“鹤溪街道东弄民族村”等,推动发展民族非遗文旅融合产业,挖掘民族非遗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民族文化变生产力”的理念,实现物质、社会和精神的融合;利用地方政府部门举办的传统节日仪式、民俗仪式等展示平台,展示民族非遗项目,如“畲族三月三”等,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和情感基础。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民族非遗传承发扬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凝聚了强大力量。做好民族非遗传承工作,不仅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深远意义,也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铸魂赋能。

  【作者为浙江树人大学地域文化研究所教授】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7 民族非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11-12 浙江日报2021-11-1200012 2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