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十年来罕见寒潮来袭——

“大雪封门”,东北百姓生活如何?

  据新华社沈阳11月9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汪伟 丁非白 邹明仲) 红色预警、应急响应、学校停课……11月7日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暴雪袭击东北,部分地区积雪之深达到了“大雪封门”的程度,突破历年降雪量日极值。

  暖气热不热?电力稳不稳?交通何时恢复?“新华视点”记者对大雪中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气温骤降考验供暖

  此次寒潮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大部分地区降温10至14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16摄氏度以上,辽宁、吉林相继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表示,此轮灾害性天气近十年来罕见。这为面临煤炭供应紧张的供暖工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城市老旧小区是保障重点。沈阳市南塔东街26号楼有近30年房龄,住在1单元5楼东侧厢房的宋长作,身穿秋衣秋裤、披着马甲。宋长作已经80岁了,特别怕冷。9日早晨,他家的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挺好的。”

  供暖企业压力不小。负责为宋长作所住的这片居民区供热的沈阳祝家供热有限公司,从6日开始加大供热力度。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曲线图,图上代表室外温度的灰色曲线6日开始下降,代表一、二次网供水温度的红、绿曲线快速上升。

  目前,东北一些地方降雪仍在持续。气象部门预计,降雪过后,各地气温还将继续下降,储煤仍是未来供暖工作的重要挑战。

  为此,辽宁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各市供热煤炭储备、供热企业运行补贴等方面支出;截至目前,全省供热企业平均储煤到厂率已达到60%以上。吉林正在协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煤炭供应,同时加大进口煤的采购力度。黑龙江全力推进黑河富宏、宝清双柳等煤矿达产达效,增加产能。

  冻雨急雪考验电网供电

  7日开始的暴雪造成东北多地发生断电等事故,抢修队伍冒雪维修,在一些积雪过深的山路,抢修人员步行前进。

  供电遇到的首要压力是跳闸断电预警升级。国网辽宁电力应急指挥办公室主任聂盛伟说,公司已将雨雪冰冻黄色预警调整至橙色预警,目前累计投入队伍356支,集结人员8928人全力应对。

  其次是用电负荷上升。在吉林,受此次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全省社会用电量负荷8日比6日增加了20万千瓦左右。为保障居民在寒潮期间的用电安全,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在95个驻点安排了值班抢修人员856人,确保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抢修需求。

  东北三省电力部门严格落实防暴雪、防冻、防舞动等各项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及防冻融冰相关应急准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涉及民生与重要客户可靠供电。

  交通严重受阻何时恢复

  暴雪给东北陆海空交通均带来严重影响。

  7日17时至8日17时,辽宁省高速公路全部收费站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客运全部停航,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于8日0时至10时暂时封闭,60多架次航班延误;哈尔滨机场因跑道结冰8日临时关闭至9日12时;长春站23趟列车停运……

  经过工作人员连续昼夜奋战,交通状况逐渐好转。

  部分机场已恢复开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连夜对跑道、滑行道、机坪进行除冰作业,9日12时解除封闭。8日8时40分,长春机场除冰雪预案等级降为蓝色,机场跑道开放,有序放行计划航班。

  高速公路加快除雪融冰。记者在京沈高速公路辽中收费站看到,5台大型除雪机同时作业,养路工人们在路上铲雪除冰,对易结冰路段和弯道、岭道等重点部位及时铺撒融雪剂。由于一些地方大雪仍在持续,目前辽宁大多数高速公路收费站仍处于封闭状态。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目前,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已出动756列刮冰机车、刮冰动车上线作业,保障铁路供电畅通,尽快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参与记者 强勇 段续 徐子恒 颜麟蕴 武江民 李双溪)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大雪封门”,东北百姓生活如何? 2021-11-10 23338306 2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