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杭州钱开区产学研助推智能制造再“提速”

  智能微囊包膜技术促进全球开展“无抗”养殖,体积小、重量轻的轴向磁通永磁驱动电机一经问世就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近期,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内,各种产学研成果竞相涌现。截至今年9月底,钱开区牵手40多家高校、连线80余个专家团队建立产学研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58亿元,同比增长38.81%,产学研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崛起的驱动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钱开区以党建为统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行动力,不断深化“三服务”,坚持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加速构建产学研新生态,为产业持续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支撑,助力智能制造提速换挡。

  位于钱开区的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包膜技术的研发,相关产品和技术支撑企业成为全亚洲唯一细分不同动物肠道来设计相应剂型包膜丁酸钠的企业,拥有17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企业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较高增长。

  “正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持续搭建和运作了饲料添加剂包膜、兽药制剂、生物发酵等专项研发团队,让企业发展充满了活力和底气。”康德权董事长李浙烽说,企业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院校开展技术对接,推动畜牧行业向“无抗”方向发展。

  深化产学研合作基础上,杭州钱开区增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协作,并与浙江大学联合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浙江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今年,该中心聚集产业资源与辖区内南方泵业、米格电机等12家企业建立了全面的产学研技术合作,推动了人才与产业的融通发展。

  “科技牵线、企业出题、专家解题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钱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钱开区将持续优化产学研生态,拓宽技术转化通道,为产业创新崛起蓄势赋能。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杭州钱开区产学研助推智能制造再“提速” 2021-11-10 浙江日报2021-11-1000025 2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