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强化金融支撑 赋能乡村振兴

“金融活水”浇灌丽水美丽乡村

  丽水是浙江的“生态大花园”、国家生态示范区,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生态环境指数已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位。

  1.73万平方公里的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市域面积80%以上是农村,近七成人口是农民,农业占三产比重较高。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实践地,丽水的乡村振兴值得关注。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丽水也承担着重要的攻坚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跨越式发展,是丽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针对破解“乡村振兴”这一难题,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不等不靠、主动探索,为丽水打造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山区样板、努力成为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

  “两山”贷、生态贷、区块链贷、生态主题卡、“两山”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各类金融创新举措的推出,全面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如今,丽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已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

  金融活水

  润泽绿色产业发展

  走进丽水,绿色生态正焕发勃勃生机,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在眼前缓缓铺陈。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丽水金融创新探索出多形式、多渠道的贷款模式,服务丽水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丽水素有“浙南林海”之称,拥有2100万亩山林,但大部分林农面临着林权抵押难题。为此,丽水推动林业融资从实物抵押向权利质押拓展,实现林权抵押贷款全覆盖,让林农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贷款。

  除“林权”外,丽水通过赋权活权,让河权、地役权等一跃成为金融产品,让农房、茶园、河道等有形物一跃成为贷款抵押物,打通了生态产品“资产”变“资本”新通道,让“绿色宝藏”变为人人受益的“绿色银行”。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量超500亿元。

  农民手上的产权逐一被激活,金融活水的闸门也全面开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松阳,一个茶香四溢的县城,当地的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市场内许多茶商面临着资金借贷压力。为此,丽水金融创新推出“生态区块链贷”,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位茶商的交易信息,实现去中心化存储和不可篡改。银行则根据这些交易记录的安全性、完备性和可信性,将其作为贷款的授信依据,放心放贷给茶商。截至三季度末,已发放贷款1.36亿元。

  此外,丽水金融创新构建支付结算服务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对标欧盟肥药管控”,创新建立了“生态主题卡”机制,农户持卡购买,可享受补贴后优惠购买价格。同时,“生态主题卡”的合作银行还配套推出了生态信用积分评价和激励机制,农户凭积分可兑换银行礼品,并根据信用评级享受10万至30万元不等的优惠利率信用额度。金融工具“四两拨千斤”,巧妙打通了农业肥药管控“要我对标”变“我要对标”的工作思路。截至三季度,遂昌“生态主题卡”农户覆盖率100%、农资店刷卡机具乡镇覆盖率100%。

  点绿成“金”

  探寻生态创富之路

  大自然对丽水是厚爱的,把诗和远方洒在瓯江山水,也将财富密码藏于山林河湖,让山水不仅“颜如玉”,更成为“黄金屋”。

  自2019年开展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以来,丽水先后编制发布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制定生态产品核算清单,建立起基于GEP政府购买机制,让绿水青山“有价”。缙云县大洋镇800亩山地的水土空气“卖”出了280万元;云和县紧水滩镇的一宗生态地,拍出了4万余元的环境溢价……如今的丽水,俨然成了一座生态资源宝库。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在丽水召开了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来自国家发改委、全国性金融机构等单位的200多位嘉宾齐聚丽水,研究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会上,丽水金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赋值+生态信用”成为一大特色亮点。

  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态贷”“两山贷”等产品,深度挖掘当地的生态价值。

  “生态贷”的推出,配套推进生态产品确权颁证、抵(质)押登记、价值评估、交易流转、风险缓释、抵押物处置等六大机制建设,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抵押、可融资。不久前,景宁大均乡获得了景宁农商银行的5亿元授信。同时,银行还向大均两山生态发展公司发放首笔50万元贷款。这是浙江首次以GEP增量后的预期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发放的“生态贷”。截至三季度,生态贷余额222.11亿元。

  “两山贷”则是让生态信用生“金”,配套建立生态信用积分评定机制,开展个人“绿谷分”和行政村“生态信用村”评定。银行对生态信用良好的客户给予优先授信、优先贷款,让生态守信者真正享受到“守信”带来的金融福利。截至三季度,“两山贷”余额11.26亿元。

  此外,为了激发全市银行机构开展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的积极性,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创新推出了“两山”银行评定机制,对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成效突出的12家银行机构授予“两山”银行称号。

  金融为民

  绘制乡村共富图景

  在丽水乡村,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众多综合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这得益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的建设。

  坐落在云和县崇头镇坑根村的村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配备了银行自助终端、智能POS机、移动终端等先进设备,村民在此可实现一站式取款、查询、转账等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站聘请了专职乡村振兴金融联络员,负责日常金融服务工作。田丽芳是缙云县仙都街道望湖农庄的乡村振兴金融联络员,平日里,她不仅帮村民办理金融业务,还对村民生态正负面行为进行日常管理。

  今年,丽水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农村金融领域首个团体标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建设、服务、管理规范》,在原有2010家金融服务站的基础上,通过功能拓展、技术升级,建成首批897家标准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提供银行卡助农服务、小面额人民币兑换等特色金融服务,“两山”金融、ETC办理等其他金融共四大类别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小额取现、代理转账业务825.81万笔共计58.69亿元。

  除了物理网点的下沉、升级,丽水金融还为诸多金融产品插上数字化“翅膀”。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组织全市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数字信贷、移动支付等数字普惠金融,简化信贷流程,实现线上办理、随借随贷。该行党委书记、行长阮建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金融设施,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水平,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新发展格局赋予了丽水金融改革新的历史使命,丽水金融将以创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国家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生态贷”“两山贷”等金融信贷服务,加快碳排放权质押、碳汇质押、碳账户、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创新,持续深化农村产权融资体系、信用体系、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稳稳托举起山乡百姓的“共富梦”,推动乡村共富美好图景变实景。

  (本版图片由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金融活水”浇灌丽水美丽乡村 2021-11-05 浙江日报2021-11-0500006;浙江日报2021-11-0500010;浙江日报2021-11-0500024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