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宁波保鲜“魔术师”凌建刚潜心钻研技术——

尽最大可能保持农产品的本味

  能“呼吸”的杨梅保鲜盒、一台可顶300多人工的超高压虾贝脱壳机、完美包裹住桃肉的“网红”蜜桃果冻……这些脑洞大开的成果,都是宁波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凌建刚研究员牵头研发的,他也是今年9个“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之一。

  “新型复合果蔬汁风味稳态化技术”刚通过科技部验收、“复合果蔬汁鉴伪技术”即将提交验收,食品非热加工实验室建设开始申报,这段时间,凌建刚十分忙碌。从半路出家的农科检测员,到农户眼中什么问题都难不倒的保鲜“大咖”,凌建刚用热情与专注,拓展着农产品保鲜加工的技术边界。

  有人说,食品保鲜加工就像变魔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凌建刚看来,最厉害的“魔术师”是创新——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出发,由科技创新入手,这片土地还将发生更多神奇的变化。

  沉下来

  “一定要帮村民把杨梅保鲜这件事干成”

  寸头,眼镜,衬衫。初见凌建刚,一股工科学者的气质扑面而来。

  2006年,凌建刚还是农科院检测中心的一名检测员,一次偶然的工作调动,他来到新成立不久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担任负责人。

  “不仅缺人,而且缺课题,方向是什么也不明确。”从零起步,凌建刚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四处调研走访。他了解到杨梅、枇杷、水蜜桃这类特色农产品虽然风味独特,但采摘后损耗较大,农户对保鲜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当时,正值物流行业起步,市场上尚无太好的保鲜技术方案。“干脆,就做果蔬保鲜!”

  2010年,加工所杨梅保鲜课题获宁波市农业重大专项支持,凌建刚选定象山县泗洲头镇下马岙村、墩岙村作为杨梅保鲜示范基地。基地位置偏远,凌建刚和同事们决定驻点。直线距离几公里,走起来却是兜兜转转的山路十八弯。“山高路远、物流不便,这也是山里杨梅长期走不出去的原因。我们当时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帮农户把杨梅保鲜这件事干成。”凌建刚说。

  他们设计的核心对策是气调保鲜,简单来说,就是在采摘点周边建设保鲜冷库,同时,研制气调贮运保鲜箱,让杨梅持久鲜活。“这个箱子光原创设计就有十几处,如何实现层层堆叠?怎么方便提拉运输?都申请了专利。”凌建刚指着工作室里的一排气调箱告诉记者。

  凌建刚带领技术骨干上梅山、下冷库,拣杨梅、测指标,手把手教梅农操作。“有一回,我们在村里待了7天7夜。早晨5时起床,晚上七八时才吃晚饭。那段时间脑子里全是杨梅。”他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蹲守”了两个杨梅季后,新型保鲜技术正式在泗洲头的杨梅种植基地投入应用。而今,在各项保鲜技术与创新装备的保驾护航下,杨梅保鲜时间最多可达到25天。

  “技术是硬碰硬的,关键是要找准产业的需求以及保鲜加工的突破口,大胆创新!”凌建刚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把杨梅、葡萄等一批保鲜“硬骨头”给啃了下来,加工所一年的课题经费最多时超过1000万元。

  跑出去

  “不接受市场检验,再好的技术也没有说服力”

  保鲜技术灵不灵,最有发言权的是农户。除了日常搞科研,凌建刚最常去的就是田间地头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长期和农户打交道,凌建刚结交了不少朋友。他的手机里,密密麻麻存了好多农户、经销商的电话,打开微信,最活跃的也是一个个农产品保鲜技术群。

  “不接受市场检验,再好的技术也没有说服力。”凌建刚告诉记者,和一般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不同,保鲜技术从立项开始,就和企业绑在一起。“企业是主体,我们作支撑。以我们发明的鲜活农产品驯化预冷装备为例,可减少贮运损耗5%至10%,降低能耗20%,实现间接经济效益18.5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超1.2亿元。”

  不仅解决技术难题,有时还要当“销售顾问”。东钱湖的蓝莓成熟了,怎么提高附加值?凌建刚过去蹲点调研;象山“红美人”每季都产生大量次果,如何加工再利用?“我们和农户一块找问题、报课题、接天线,一来二去,成果有了,市场也打开了。这几个月,光‘红美人’智能产地加工基地我们就跑了十多趟。”凌建刚说。

  这些年,凌建刚带领团队几乎跑遍了宁波所有乡镇,看场地、谈项目、出点子。与此同时,闲不住的凌建刚还主动请缨,组织农产品保鲜加工培训。活动是纯公益的,付出的精力却一点不少。请专家、排课程、当讲师……凌建刚忙在其中,乐在其中。“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培训,我们把全省全国的农户和专家都连接到了一起,大伙儿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走在前

  “把‘味道’这件事做到极致!”

  “这款果汁采用了果酒稳态化及防褐变等多个关键技术,可以说是最大限度保留了鲜榨水蜜桃汁的香甜风味,大家尝尝看!”最近,在奉化区举行的一场主题沙龙上,凌建刚变身“带货主播”,推介起团队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的多款水蜜桃深加工产品。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已超20万亿元,这对广大农户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机遇。不管是传统的贮运保鲜,还是像水蜜桃这样的全产业链深加工,在凌建刚看来,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保持农产品的本味,从而提高农业效益,助农户增收。

  “味道是农产品最大的竞争力。”凌建刚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和团队转换思路,不断钻研超高压等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保鲜路子越走越宽。

  “我还专门给我们的第二党支部取了一个别名,叫‘味·道党支部’,目标就是把保鲜加工这件事做到极致。”凌建刚笑着说。在他的激励下,加工所于2018年成为一个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加工所有5人入选了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计划。

  食品需要保鲜,科研思路也要时刻“保鲜”。“社区团购、生鲜物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农产品保鲜提出了个性化的新要求。有需求,我们就要做!”凌建刚带领团队从预冷、包装等关键环节入手,结合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创新研发产地驯化预冷库、移动智能冷库、智能生鲜仪等一系列新装备及配套技术,订单络绎不绝。

  脑筋活,善学习,是同事们对凌建刚的最大印象。克服年龄、外语学习等多方面的困难,获得正高职称后,凌建刚还在职攻读了浙江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为加强与国际优势学科合作交流,他策划举办行业研讨会,积极争取到权威会议上作报告;每年暑假,他还化身“科技新苗”导师,和中学生一起泡实验室,研究水果蔬菜怎么做更好吃……“保味”之途,凌建刚脚步不停。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尽最大可能保持农产品的本味 2021-11-03 浙江日报2021-11-0300006;23280348 2 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