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桐乡:精准布“电” 助传统产业“减碳”升级

赵芳芳

  近日,在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的农场里,“新农人”团队正在照管着数千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轻轻一点手机上的农场管理APP,大棚里的换气系统、滴灌系统、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就按指定的需求运转起来了。一幅水清岸绿、产业兴旺的“江南乡村新图景”缓缓展开,不仅环境更友好,也让传统产业的增收之路稳步前进。

  精准电控

  蚕花结出“黄金茧”

  千百年来,蚕茧一直都是桐乡农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如今的蚕茧除了传统的样貌,内里已经蕴含了一颗“低碳能源心”。

  传统养蚕一旦遇到低温,就需要用柴火、煤炉对蚕室进行加热、加湿,24小时不能间断。在农村,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根向外排烟的蚕室专用烟囱,控温难、烟火大,蚕茧的产量也因为凭各人经验管理而不稳定。传统产业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要“减碳”更要“致富”,要给村民“定心丸”。

  今年初,在桐乡市三村村,一座现代化的蚕室完成电气设施改造。占地300平方米的蚕室内,地热被均匀地铺在水泥地下,加湿管道被细细分布在屋顶,开关一摁,室内立刻能形成一个78~80华氏度、湿度80%的“微型小气候”,成为小蚕的“优质暖房”。今年春天,三村村300张蚕种在这里集中孵化,孵化率提高了5%,管理人手节约了三分之一。得益于用电设备的精准控制,隔壁的建胜村还发展起了养殖难度更高的“黄金茧”新产业,每张蚕种收入能比普通蚕茧高出500元左右,切切实实让村民尝到了电力技术的甜头。

  电助联网

  家庭农场有了“流水线”

  说到养鸡场,普遍的印象都是脏乱差。在桐乡,以蛋鸡养殖为主的洪兴家庭农场一改传统风貌,拥有了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美了环境,也富了腰包。

  今年4月份,桐乡电力帮助农场把公用变压器供电改成了40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供电,农场的用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大提高。传统的平地鸡舍升级成了5层高的立体鸡舍,2台高高的喂食机自动行进,鸡蛋在流水线上被源源不断输送到分装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自动调节着温湿度,新鲜鸡粪被分离输送至烘干打包车间,“电”贯通了洪兴家庭农场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张“微型养殖网”。在这里,工作人员只需监测和操作联网的信息控制平台,就能实现对养殖车间的自动管理,清洁而高效。

  “在管理上,我们工人基本可以不走进养鸡场内部了。”农场负责人李洪兴说。他粗算了一笔经济账,新流水线上,单日产蛋量提高了10%,全年产蛋期从原先的4个月提升到了10个月以上,全年营收提升到1500万元,人工和损耗成本显著下降。而养鸡场全电流水线上处理好的鸡粪,其中一部分还就近输送到了附近的花卉种植基地,节省了物流成本不说,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形成了良好的“资源微循环”。

  “宜电”改造

  老味道有了新出路

  位于乌镇环河路的三珍斋,是一家以酱鸭、酱卤肉、粽子为重点产品的老字号,有着100多年的经营历史。随着新一辈的逐渐接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单位产值,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成了他们改革的方向。

  这一次,他们把目光聚焦到了“宜电化”改造上,把部分更适合用电的设备改造为电力供能。“以一个油炸炉灶为例,以前一天要用半吨煤,现在只需要270多度电,单个炉灶用能成本从600多元降到了200多元,效率提升了至少有3倍。”三珍斋副总经理徐小林在现场算起了经济账。不仅如此,由于电力供能的精准度,产品合格率也在持续提升,因此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得以放到新产品研发上。目前,其产品品种已经超过100种。

  当前,新的包装、新的销售思路、互联网销售新渠道正在持续开拓。“电”正在一点一滴地点亮一个古老品牌全新的未来,助力他们香飘万里。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桐乡:精准布“电” 助传统产业“减碳”升级 2021-11-03 浙江日报2021-11-0300006 2 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