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读

走进“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

国宝辉光在 气韵越古今

  从“书”到“展”——借助现代科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收录的古代绘画珍品以“数字化替身”的形式第一次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气势撼人地出现在各界观众面前。这是“大系”项目又一次创新之举。

  11月2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在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预展阶段,记者随“大系”项目相关负责人和策展人漫步展厅,品读这一展览的独特韵味。

  展览是一份记录。“大系”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展览不仅全面展现了16年来“大系”致力于国宝聚合取得的成果,更讲述了“大系”团队和海内外合作者为之付出的心血。

  展览是一次宣示。“大系”团队将数字化技术充分应用于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球存世中国古代绘画建立了迄今为止保真度最高的图像资料库。展厅内满墙的古代绘画高精度数字打样稿,或精致细腻、或雄浑壮美,正是数字化技术伟力的最好证明。

  展览是一轮传播。有赖“大系”团队的不懈努力,穿越千年的翰墨丹青先是由画入书,又从书中“立”起,充满鲜活的气息,向我们走得更近。尤其是本次展览精心挑选的近两百幅宋画,描绘出宋韵的斑斓纹理,传递着历史的万千况味,让人流连难忘。

  久久凝望荟萃一堂的传世珍品,中国古代艺术的辉光由此通达当代人的内心,并唤起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深挚的文化温情。

盛世修典

国宝重光

  虽然名为“阶段性成果展”,但展览的目的绝不限于罗列成果。通过满满当当4个展厅的陈列,展览向观众讲述的是“盛世修典”这一伟业本身的故事,以及“国宝重光”在多个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按参观顺序,我们首先走进浙大艺博馆4号厅。布满一整面墙的“大系”编纂出版工作大事记,记录了这段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的历程。

  2005年至2010年,是《宋画全集》编纂出版阶段,项目组联系海内外文博机构102家,拟出版规模为23册,入编宋画作品827件(套);2011年至2015年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启动阶段,联系海内外文博机构扩大到200余家,出版规模拓展为100册左右,入编历代绘画作品约7200件(套);2016年至2020年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拓展阶段,联系海内外文博机构拓展至260余家,出版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30余册,入编历代绘画作品约12250余件(套)。

  从2005年到2021年,横跨4个五年计划阶段。“大系”项目从启动到面临结项,在每个最重要的关键节点,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项目的亲切关怀和谆谆嘱托,都能深刻地领悟他对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一以贯之的坚强决心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工作作风。

  编纂典籍,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国宝“团聚”,却是在新时代才能完成的壮举。“我们从‘大系’入选绘画中挑选了一些别具意义的名作在此展示,它们历经多个朝代的搜求、收藏,在家国变乱中离散,而终于在今天实现了‘数字化汇聚’。”浙大艺博馆策展人瞿炼博士望着墙上悬挂的唐周昉《簪花仕女图》、传宋徽宗赵佶《摹張萱捣练图》等,心中充满感慨。

  从被收入北宋宣和内府开始,这些艺术瑰宝历经金、南宋、元、明、清的历史烟云,成为极少数幸存下来的画卷,又在近代流散四处。如今,它们的真迹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隔海跨洋相望,但高保真的数字化替身前所未有地在同一家博物馆的同一个展厅里如此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这是盛世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当下对未来的期许。

  传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4幅名画,被乾隆称为“四美图”,在20世纪初遭遇浩劫,3幅流散海外,分藏英、美、日三国。“大系”团队历尽艰苦,终使“四美”重聚一堂。乾隆内府还藏有《唐宋元名画荟珍册》12页,民国时曾用当时的摄影技术留下模糊的黑白影像。《荟珍册》随后在战火中遭劫,于今只存4页,“大系”团队全部采集了高清数字影像。当我们看到这4张高保真数字化打样稿和另外8张民国时代影像排列在一起,还原《荟珍册》的合璧之貌,怎能不心潮激荡。

  后续的3个展厅,则为观众理解“大系”的价值提供了更为专业化的切入口——

  1号厅的画作按照艺术史上几个重要的专题展陈,既能激发普通观众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探索兴趣,也为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号厅展陈名为“观无尽藏”,展示了“大系”团队及其合作者想尽千方百计、尝尽千辛万苦,从世界各地采集的敦煌藏经洞绘画和黑水城绘画高保真数字资源,很多图像是经“大系”采集、出版及本次展览,方才第一次高清晰地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3号厅展陈名为“无界之境”,展示浙大科技考古团队联合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共同实施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成果。这表明,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已经从“大系”项目最初聚焦的纸绢类绘画这一门类,互联共通,外延拓展到建筑、雕塑、壁画等更多文化艺术领域。

  此时回望,感慨系之。“大系”团队积16年之功,联合全球文博机构,汇集艺术、考古、科技等领域数百位专家学者之力,成功实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与转化。当我们置身于宽阔的展览厅中,被中国历代艺术珍品重重环绕,能更深切地感悟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触摸历史

宋韵悠长

  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宋画,绘就了有宋一代的纷繁历史、浮华世态、靓丽风景、风雅意趣。“大系”项目的发端,也正是编纂、出版惊艳世人的《宋画全集》。

  据有关专家研究,现存世的宋画约1200件左右。本次展览展陈的近两百件全部或局部的宋画数字化打样稿,从“大系”项目收录的1100余幅两宋绘画中精选而出,密集铺陈在观众眼前,让人充分感悟宋韵的丰沛悠长。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偶有展出观者如堵。而在浙大艺博馆4号厅,高保真原大打样的《溪山行旅图》宁静地悬挂在墙面上的一角,等待观众与她不期而遇,随后被穿越时空的磅礴气势深深打动。展览中,这幅稀世珍品还经由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的创作,转换为一座大型互动影像声音装置作品《响》,动态影像诠释山水画作之外的声音、温度、光线,将范宽作画当时的时空与现今的时空连接,实现穿梭古今虚实间的沟通与对话。

  不断映入眼帘的还有宋徽宗《听琴图》、马远《踏歌图》、夏圭《西湖柳艇图》、周季常《五百罗汉图》……在一座博物馆中,完美重现的宋画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这种非凡的体验,在“大系”项目实施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山水画、风俗画、花鸟画……传世宋画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神韵,更是充盈着世情风物的古代文明绘影,为今人打开了一条回溯历史长河、与宋人神思交会的通途。

  在《踏歌图》中,马远描绘老者、孩童的欢快舞姿,呈现丰年欢欣。而画面上部有宫阙长廊在山岩丛林中若隐若现,正是帝王威仪的象征。画上宋宁宗的题诗,更透露了南宋皇帝面对这番年丰人乐景象的心境。这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皇朝,在兴亡危局中终于经营出如此斜阳牧歌的升平之景,交杂着唏嘘和欣喜。

  观赏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时,我们的注意力会从那对专注游戏的姐弟身上,自然地转移到画家细致描绘的那些宋代玩具上来。浙大一位专家说,在她的老家山西,孩子们至今还会制作画中姐弟所玩的玩具——利用枣子、枣核和茎秆做成的一个小巧精致的跷跷板。

  品读宋画,“大系”项目带来的一个深沉致远的影响便浮现出来:恢复“中国绘画”的本真面目,让中国艺术史“回家”。正如一位参观了展览的专家所言:与中国绘画一道重新回归历史视野的,是两千多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朝堂的威仪、闲居的风雅,闺阁的旖旎、市井的繁华,沙场的鼓笛、寺观的唱呐……辗转环视,倚卷立望。在这里,黄发垂髫、烟柳人家,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婚丧嫁娶、驿路商旅……俯仰玩味,倾侧可顾。在这里,天高地远、水绿山青,阡陌交通、辐辏络绎,百业竞起、万帆云集……纵横捭阖,咫尺大观。经由“大系”,人们得以直接“走进”两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零距离”体验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的生活百态与喜怒哀乐,构成一幅中国古代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融合科技

活力赓续

  中国历代绘画拥有不可胜数的图像艺术元素,具有无限广阔的传统文化基因活化空间。数字化技术正是打开这扇新大门的钥匙。

  有关专家认为,“大系”项目“以美为媒”,推进我国海外流散文物的“数字化汇聚”,为新时代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了经验;同时通过高科技与“数字化”共享,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绘画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研究与深度交流。

  “我们正与各兄弟单位紧密配合,努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更加充分地展现古画神韵,让更多民众与传世名迹‘亲密接触’,探索进一步深入理解、保护、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新途径。”“大系”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这种亲密接触带来的惊喜,我们在参观展览中时时能真切地感受到。

  目前存世的许多古代绘画,有的画面皱褶明显,有的残损严重、甚至难以辨识。“大系”通过数字化“无损伤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这些画作图像的本来状态,让观众一睹其庐山真面目。2号厅展示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拍摄时的状态与数字化处理后对比,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完成数字化的形态转变后,中国古画成为了一份经得起反复、细致观察的实证材料,在艺术史之外的多个领域启迪新知。站在宋徽宗《芙蓉锦鸡图》面前,你可能不会想到,一群科学家居然也对这幅画深感兴趣。他们深入研究,证明这幅宋画忠实记录了900年前的杂交雉类兼有红腹、白腹的特征,这是迄今为止鸟类杂交的最早图像。于是,这一相关成果就发表在国际鸟类学期刊上。另一个同样富有意味的细节是,《宋画全集》入藏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后,第一位借阅的读者是一名昆虫学家。

  “大系”在采集图像时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在后期数字化处理中,绝大部分图像都可以对局部进行放大,从而能观察到许多甚至面对原作时都难以察觉的细节。这为读者、观众提供了精确、清晰、无限接近原作的观赏体验和学术研究基础。我们在展览中看到了放大数倍的元画《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岳阳楼图》及小字题跋,能帮助观众深入理解宋元以来界画的写实技巧,又能了解当时亭台楼阁、庙宇宫殿、车船器物,及其所关联的建筑营造、城市格局变迁、建筑与园林的意境联系。

  本次展出的黑水城和敦煌藏经洞绘画,见证了一段多国携手为人类文明留存数字化档案的佳话。

  自2016年至2021年,大英博物馆按“大系”最高精度的拍摄要求,重新拍摄了200余件藏品,入编总数达379件,基本涵盖了全部馆藏敦煌绘画。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根据“大系”要求,更新拍摄设备,搭建专门摄影棚,安排两位摄影师重拍馆藏350余件敦煌藏经洞图像和220余件西夏黑水城图像。“我被我所拍摄的藏品深深震撼了!那些丝绸是那么的精细,绘画是那么的生动和流畅,称得上巧夺天工。”摄影师之一、俄罗斯冬宫摄影师弗拉基米尔·捷列别宁说,“大系”要求的图像精度真的是太高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甚至可以感受到丝绸那细腻的纹路。

  浙大科技考古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五台山佛光寺建立了迄今为止唐代建筑最全面数字档案。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教授说,团队继承梁思成先生的遗志,也怀着与“大系”团队同样的初心,为佛光寺寺域内外眼目所及从整体到细部的所有遗存——建筑、彩塑、壁画、经幢、碑刻、法钟、铺地乃至残石,建立了可永久保存和可持续全面呈现的详实档案。如今在4号厅展陈的,就是数字化考古的初步成果。

  跨越上千公里,穿越1000余年,佛光寺从五台山“行走”到钱塘江畔。其嵯峨的形制、硕大的斗拱、婀娜的塑像、苍古的壁画,让我们仿佛再次置身佛光山雨雪初晴的旭日阳光之中,在中国历代画家描摹诵赞的山水家园间,遥想妙境。

  这正是数字化时代的厚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突破时空,超越类别,和合它们承载着的传统文化本来面貌和积淀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深沉的精神,活力赓续,焕发光彩。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4 国宝辉光在 气韵越古今 2021-11-02 浙江日报2021-11-0200006;浙江日报2021-11-0200007;浙江日报2021-11-0200012;23296565 2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