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健康浙江

“浙一速度”守护生命健康

——写在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启用一周年之际

  近几年,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就诊的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检查预约的时间更快了,入院等待的时间缩短了,住院的流程更便捷了……

  改变的背后,是浙大一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来,进行的一场改革。近年来,浙大一院深入实施“一快两好”,以速度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根据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结果,在这场全国共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同时参加的“国考”中,浙大一院以国家监测指标排名全国第六,全省第一的高分成绩进入“A++”序列,位列国家队“第一方阵”。今年以来,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落户浙大一院,医院又先后获批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和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

  去年11月1日,浙大一院掀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总部一期(余杭院区)正式启用,呈现庆春、总部一期、之江、城站四大临床院区齐头并进的创新布局,开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新”一年后,再次走进浙大一院,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信息化智能化高度集成、随处可见“浙一速度”的澎湃场景。

以人为本,信息化可以这样“快”

  “马上打止血绷带,连上监测设备!”浙大一院的5G救护车快速飞驰着,车内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图像、血压、心率、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实时数据同步传输到了医院。急诊科的专家通过院内实况屏幕查看车上的抢救情况,指导救护车内医生,做好院前急救。

  当晚,这名司机发生车祸,从救护车抵达医院,再到病患进入手术室,只花了19分钟!5G救护车实现了“上车即入院”,这个时长再次刷新了“浙一速度”。

  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介绍,传统的120救护,医生只能在救护车上做一些简单的救护。现在,医院通过分解实施“提升救护车数字化水平”“提升医院急救远程指挥数字化水平”“救护车医疗数据与医院数据共享”三项任务,将串联的工作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并联,将专业救治关口前移,提升了病人抢救成功率。

  数据显示,从3月11日运行以来,浙大一院通过“急救一体化”场景救治的病人中,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的平均数从56.8分钟下降至46.25分钟;胸痛中心患者入院门到导丝通过平均时间从80分钟下降至64分钟,急性PCI心梗病死率为零。

  为患者“跑”出生命的速度背后,是浙大一院随总部一期新建而同步规划的医疗信息化、智能化顶层设计。依托数据共享协同,总部一期打破了传统学科划分格局,按照“以学科、器官为中心”分布式设置出10个BLOCK(单元)诊区,每个BLOCK诊区都设有采血窗口等布局,利用“个人终端”实现诊疗全流程,高效精准调配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通过数字化改革,在一个BLOCK诊区实现“一站式就医”,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减轻了病人来回奔波的不便。

  “没想到隔了这么长时间,还能在这里调出四五年前去庆春院区做的检查单。医生在电脑上直接就能看到,有了历次检查结果参考,就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我妈妈这回的病症了,也省得我跑一趟市区去找这些单子了。”陪母亲来总部一期看病的王女士,对这次“最多跑一次”的就诊服务连连称赞。

  今年10月3日,浙大一院庆春、总部一期、之江、城站4个院区完成了所有数据搬迁上同一朵“云”,彻底打破了数据壁垒。自此,人工智能等“黑科技”与就医全流程便捷化服务更深度融合、渗透于医院所有院区。

  用浙大一院医工信息部副主任周敏的话来说,这样的“破壁”就是让浙大一院的所有医疗信息都用同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了。“医院的动态数据均会第一时间上传并同步到云端,而‘云’也可实现跨院区患者转移、医生多院区智能排班、检查检验智能多院区预约等多种应用。讲‘同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医院在诠释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

智慧医院,黑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提升服务效率,以更快的节奏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浙一智慧化改革的指向。在总部一期与之江院区病房,智能耗材柜是护士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搭档”。它取代了之前的耗材库房,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柜中每一件耗材自带芯片,放入、拿出都会被识别计数。当耗材总数少于“警戒线”时,系统便会作出补充的提醒,并通过智能化物流系统运送至病房。

  “以前我们每周都要人工申领一至两次,还得计算好未来一周的耗材量,等耗材送来了要清点后,再摆放入库房,而且还得定期查看有效期……”总部一期2号楼9楼西区病房护士长金琪说,如果没有智能耗材柜,总务班的护士每天都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来对付这项工作。如今,这些繁琐的工作都由高科技设备来完成,医护人员就能更专注地为患者服务了。

  像这样提升医院效能的硬核装置还体现在院内的物流配送上。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医用物资快捷稳妥地运送到指定地点,浙大一院在规划建设总部一期时,还颠覆了传统的医院物流运输模式,让高科技代替人工快速流动起来,前瞻性地打造了“海陆空”智慧物流系统。

  在总部一期头顶上方的天花板,有覆盖了所有住院病区和主要后勤及医技科室的轨道小车系统,负责智能运输院内所有的中小型物资;医院墙体内,嵌入了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自动传送各科室之间特定的轻量、高频、快速的物品传输种类,如血液、药品、检验样本、病历等;地面上,还有会走路、会开门、会坐电梯的AGV导航机器人,自动导航,装卸大宗物资。

  由此,畅通无阻的智慧物流让配送服务更加快捷了——从医生开完处方到病人可以取药,最快8秒钟;医院各科室之间平均每日启动物流载货运转644趟,仅2.9%的用户等待超5分钟,原本运货过程中占用的电梯等空间资源也还给了病人。

  同时,让高科技代替人工也意味着医护人员有了更多时间与精力服务病人,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浙大一院牢牢把握人才这“第一资源”,加速会聚高端人才,引育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并聚焦重大科研攻坚突破,科研转化成果显著。

  下一步,浙大一院将以打造国内自动化集成度最高的智慧医院为目标,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

高效就医,医疗服务模式再升级

  “体检报告显示我有中度脂肪肝、血脂偏高等,最关键的是右肺有一个约1厘米大小的磨玻璃结节。”32岁的小程从事IT行业,面对刚拿到的体检报告,有些不知所措,“一开始真不知道该挂什么科看病,后来看到浙大一院的网络挂号平台‘上新’了‘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赶忙抢了个号。”

  在浙大一院的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小程对面“集结”了来自呼吸内科、普胸外科、放射科的专家,他们一起对小程的肺结节形态进行了影像学分析研判及讨论,最终建议他尽快进行手术,并为其初步制定了手术方案。

  最近,有不少像小程一样的患者,在浙大一院通过多学科联合门诊获得了MDT“一站式”服务。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专科越分越细,依靠某一学科“单兵作战”,有时候很难为患者提出合理的诊疗方案。而多学科联合门诊更像是“团战”,由各个领域资深专家联合而成,在精准高效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的同时,避免了患者反复奔波于不同科室间,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目前除了肺结节外,浙大一院已有数十个病种多学科联合门诊号源开放预约,后续还将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出新的病种多学科联合门诊。

  服务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日间手术”的普及上。前不久,刚上高一的小孟因心脏存在卵圆孔未闭,导致头痛难忍。“只要请一天假,24小时内就可以做完手术出院。”当小孟父母听到李伟栋主任医师说出这套心脏手术的方案时,难以置信。

  用一天的时间,能实现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吗?在浙大一院日间手术中心,可以!

  “日间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但手术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并没有降低——对应科室会为病人制定个性化随访表,定期进行电话追踪随访,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出意见。同时,日间手术病房还为患者建立术后微信群,便于患者能及时、便捷、有效地与医护沟通。

  平均住院日,往往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最新数据显示,通过推进一站式入院服务、日间手术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浙大一院2021年1月至9月平均住院日“瘦身”至5.18天,在改善院区条件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我们会把病人术前检查、手术评估等工作前置,基础检查当天完成,大型检查次日完成,大部分患者入院后当天或次日就能完成手术,而这在以前肯定是做不到的。”浙大一院入院服务中心主任张露莎介绍,入院流程提质增速得益于“预住院”模式多院区床位资源实现统筹管理且快速流转,打消了病人对“床位紧”“排长队”的顾虑。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当前,浙大一院正以“一快两好”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发挥行业标杆效应。在高速发展中凝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党建引领、组织保障的‘浙一经验’”,加快提升“浙一速度”,奔向美好未来。


浙江日报 健康浙江 00009 “浙一速度”守护生命健康 2021-11-01 浙江日报2021-11-0100005;浙江日报2021-11-0100006;浙江日报2021-11-0100007;23296371 2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