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绍兴数字化监管根治欠薪

孙 良 吴可蒙

  工人姓名、所属单位、岗位、当月工资……在绍兴市人力社保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打开劳动欠薪智能监管系统,全市13万家用工企业、900多个在建工程的用工状况“24小时”在线跳动着,用工信息、工资发放情况等一目了然,一旦工资超期未发放,平台还会发出自动预警。

  当前,随着行业种类不断丰富、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提升,传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面临诸多困难,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要求,坚持“枫桥经验”“数字智治”相互融合,积极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智治”转变,全力打造劳动欠薪智能监管系统,确保欠薪等劳动纠纷案件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构建根治欠薪“一件事”改革数字化新模式。

  绍兴通过打造线上根治欠薪专职机构,有效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为此,绍兴构建了一个“指挥舱+四大应用模块”组成的“1+4”多跨协同执法监管应用系统,四大应用功能模块分别是预警采集、跨域协同、执法监管、安薪指数四个部分,同时针对功能需求,建立以执法对象库、执法人员库、预警数据库、执法监管库、案件执法库五个数据库,归集市场监管、建设、公安、法院等15个部门(单位)49项96.8万多条数据,形成执法数据仓。

  线上设计数字化辅助功能,通过平台中设置的相应模块,展现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的全过程,在权限设置的基础上,配以流程监控、实时查询、证据上传、文书编辑、线上调度和动态监管等功能,实现执法检查全过程记录、执法程序全流程在线、执法数据全维度可视。

  为实现欠薪处置“全监管”,绍兴绘制了执法监察全域治理覆盖地图,以全市所有乡镇为基层网格,实施分级管理,展现绍兴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的总体框架,对13万家用工企业、900多个在建工程实行分类监察,并对重大房地产项目、校外培训机构等实施重点监管。

  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数据共享,建成全域欠薪隐患预警感知的网络体系,劳动欠薪智能监管系统实时感知用工主体欠薪预警指标体系变化情况,设计20余套预警规则,对在建项目、用工单位实现智能分析研判预警,根据隐患情况触发黄色、橙色、红色“三色”预警提示,实现“监管全覆盖、预警实时化”。

  针对不同风险状况,劳动欠薪智能监管系统自动生成预警线索核查任务,指挥仓派单直达属地镇街处置,同时告知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属地人社部门,形成“信息归集-预警触发-分流交办-核实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的闭环管理,实现欠薪预警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做到隐患第一时间发现、案件第一时间处置,努力确保欠薪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案结事了促人和。截至目前,绍兴市“安薪指数”达到95.5,在建重大工程项目线上发薪率列全省第一,顺利通过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得到人社部充分肯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绍兴数字化监管根治欠薪 2021-10-28 浙江日报2021-10-2800007 2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