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血长津湖,致敬英雄!
本报记者 钱祎 王晨辉 黄珍珍 干婧 李世超 钱弘慧 通讯员 舒晓曦 王正 金钱江 张蘋 李小红 唐小国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长津湖》最近热映,冻崩牙齿的土豆、连夜出击的急行军、皑皑冰雪中变成“冰雕”的战士,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开场镜头下,浙江秀丽的绿水青山,更是让我省观众心潮澎湃。
英雄并不遥远!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远比这些场景更壮烈。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有的跳进冰湖搭人桥被冻伤,有的不顾危险抢救重伤员,有的兄弟在参战途中失散,还有的击退敌军7次进攻被炮弹击中……是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身躯,换来了战争的胜利、祖国的安澜。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到来前夕,我们找到4位亲历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从他们讲述的故事中回到那个冰与血交融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向英雄们致敬!
跳冰河为战友扛起人桥的文工队战士何培华—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
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
“长津湖战役是我在朝鲜参加的第一场战役,记忆最深的,是在行军路上跳入冰河,为战友扛起人桥的那一幕。”家住德清县武康街道千秋社区的86岁老兵何培华,是第一批到朝鲜参战的志愿军战士,也是当时年龄最小的志愿军战士之一。电影《长津湖》一上映,他就在家人的陪伴下看了全片,影片中隆隆的炮火声,将他的思绪拉回了71年前。
1950年3月,年仅15岁的何培华报名参军,成为20军59师文工队的一名战士。当年11月,部队被火速调往中朝边界。“我们的棉被只有3斤重,棉衣只是薄薄一层,但军情紧急,只能先去了朝鲜再说!”
1950年11月7日,何培华和战友们抵达朝鲜江界,23日到长津湖集结。“行军非常艰难!”何培华说。入朝时,部队遇到了当地近60年来最寒冷的冬季,一路崇山峻岭、雪深冰厚,战士们解下裤腰带将自己与前后两位战友绑在一起,才能在深夜里爬上山顶。可到了山顶,还有生死考验,即便一直不停活动避免睡着,但有的战士实在太累,没解下背囊就仰头睡去,再没有醒来。
不少记录长津湖战役的影片中,都有这样的镜头,志愿军战士用身体架起人桥,护送战友过江过河,这样的场景,何培华也曾亲身经历。
在部队,何培华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快板、唱歌等方式给战友们加油鼓劲。在一次过冰河时,因桥梁被敌军飞机炸塌,几百名战士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在水中扛起人桥。“我和你们一起!”何培华放下快板就要跳下河去,可这时他被几位战友劝住,“下面很冷,你是文工队的,年纪又这么小,会吃不消的!”
“你们能下去,我也可以!”何培华不服气地摇了摇头,扑通一声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很快,文工队的其他战士也纷纷跳下河去。“那种冷,就像无数根刺扎在腿里。”何培华的身边不断有战友因寒冷和饥饿倒下,一有人倒下,就马上有新战友接替……
为确保大部队顺利过河,何培华和战友们在冰水里站了40多分钟,肩膀肿了,腿脚麻了,但他们都没有吭一声,直到最后一名战士过了河。“我走过无数座桥,但在我心里,这座用血肉之躯架起的人桥,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桥。它把上万人的部队和装备送过河,扛起了一场场战斗的胜利。”何培华说。
战斗打响后,何培华加入了战地服务团,抢救伤员和运送物资,尽管自己冻得直哆嗦,但他好几次把衣帽脱下来给了伤员,有敌机飞来,他就扑在伤员身上,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长津湖战役于当年12月24日结束,何培华的很多战友永远地离开了。在这场战役中,他抢救了4名伤员,因表现出色荣立个人三等功。之后,他又在朝鲜战场参加了多次战斗并立功。
回忆那段日子,何培华说,这给他的一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后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只要一想到在长津湖跳入冰河中的感受,就觉得算不了什么了。”他说,电影《长津湖》的一句台词让他深受触动,也是他和战友们坚定的信念:“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
诸暨杨家兄弟一同上战场—
看到现在国家强大了,
当初吃过的苦就不算什么了
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伍家兄弟与战友们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71年前,诸暨也有一对杨家兄弟,在长津湖战役中经历了生死别离。
日前,记者来到诸暨市大唐街道90岁老战士杨洛田的家中,听他讲述与大哥杨辛田在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故事。
参加抗美援朝,对杨洛田来说十分偶然。“我在家中排行老三,大哥比我大8岁。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所在的解放军第9兵团驻扎上海,刚在诸暨入伍参军的我前去探亲,没想到部队领导很看好我,我就留下来了。第二年11月,我跟大哥一起乘火车北上。”身穿军装的杨洛田满头白发,说起话来思路清晰,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在胸前闪闪发光。
长津湖战役,是兄弟俩进入朝鲜后打的第一仗。与电影中并肩作战的伍家兄弟不同,杨家兄弟自车站一别后就没了彼此的消息。“我们都在炮兵团,大哥是20军第60师炮兵团连指导员,我是20军第58师炮兵团战士。”杨洛田告诉记者,战场上炮兵分工很细,装弹、拉火、瞄准都有专人负责,初中学过代数的他负责的是测距。
“我们炮弹数量少,不能随便打,得精打细算省着用。”杨洛田的讲述,重现了战场上的惊险画面:一个瘦削的身影跟在营长旁,一边躲着美军的飞机大炮,一边用仪器仔细测量敌方距离,以便营长及时排兵布阵。
在这样枪林弹雨中,他突然从一位战友处得知:哥哥牺牲了!杨洛田记得,当时自己一句话也没说。“我不敢多问,怕知道得越详细,心里越承受不了。”杨洛田说,因为在战场上他见过太多残酷的场景。
一次行军休息时,坐在他旁边的战友太累了,打了一个盹。“短短半小时,他就站不起来了,腿没了知觉,后来双腿被截肢。”杨洛田说,在长津湖战役,因寒冷四肢麻木、甚至冻死的战士不计其数。
还有一幕场景,深深印刻在他心底。那天,他与三四十名战友一起躲在冰天雪地的山林间,准备等天黑回阵地休息。“不知道怎么被美军发现了,四五架飞机从白天到傍晚来回轰炸,有人双手被炸没了,有的双腿没了,树上都挂着尸体。等飞机走后,活着的人只剩下不到一半。”说到这里,杨洛田哽咽了,忍不住埋头恸哭。
幸运的是,他大哥没有牺牲。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大哥与杨洛田取得联系,原来他被车辆撞落山坡,被误认为去世了,最后送到医院救了回来。
长津湖战役后,杨洛田荣立四等功,之后兄弟俩又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杨洛田转入第9兵团第23军73师,继续守着三八线,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回国后,杨洛田在哈尔滨服役5年,后回诸暨任当地食品公司党委书记、市商业局副局长,直至退休。大哥杨辛田转业后留在上海,今年已98岁。
前不久,两兄弟通过网络视频连线,聊起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我们那时都是热血青年,是不怕死的。”杨洛田觉得他们很幸运,他说,“看到现在国家强大了,想想我们当初吃过的苦就不算什么了。”
穿梭战场营救战友的卫生员刘志峰——
每个连都是永不倒下的“冰雕连”
10月21日下午,在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红丰社区的湖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91岁的老兵刘志峰正坐在沙发上看一份军事类报纸。他被上面介绍的先进武器装备深深吸引,“如果当年我们的武器装备有这么好,就不会牺牲那么多战友了。”
1950年,20岁的刘志峰踏上入朝的火车。他是20军59师177团的卫生员,“我们在湖州马军巷睡了两个晚上,从上海出发到山东曲阜准备大练兵,可战争不等人,火车很快就开进朝鲜。”
长津湖战役有两个最可怕的“敌人”:一是美军的钢铁装备,二是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当时,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全方位的制空权和火力支援,而志愿军只能在有限的弹药补给条件下,靠昼伏夜出隐蔽行军以躲避敌军的空中侦察,寻找机会反击。
1950年11月27日晚,志愿军发动长津湖战役,美军开始组织大规模撤退。刘志峰和战友们的任务是攻下死鹰岭并坚守阵地。由于山麓有一条长年冰冻的公路,连接下碣隅里、柳潭里,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美军用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做掩护,向驻守高地的志愿军发动猛攻。
“我是卫生员,可以在战地里自由行动,搜寻和救治伤员。”刘志峰记得,一次美军空袭,阵地被炸得面目全非,他看见3名重机枪班的战士从山坡上滑落下来,被埋在废墟里。
他火速上前,把战士们一个个从土里拉出来,用油布裹住就跑。一枚炮弹落在前方,地上被炸出一个大坑,掀起的泥土又瞬间掩埋了他们。“我用尽全身力气爬出来,甩掉身上的泥土,继续带着受伤的战友跑到安全的地方。”当时惊险的场景,刘志峰至今仍历历在目。小个子的他要拖动3名战友非常不容易,但“绝不抛弃战友”的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救援任务。
所幸,战友们伤势不重,刘志峰对他们进行简单救治后,来不及多说几句话,大家又各自投入战斗。一个下着暴雪的深夜,准备寻找大部队进行转移的刘志峰再一次看到了之前救过的重机枪班战士,他们蜷缩着身子蹲在掩体里。走近一看,刘志峰发现他们都受了伤,“他们的手上黑黑红红的,都是血。”
“不能等在这里,部队应该走到对面山头去了,我们也必须往那边走。”刘志峰为他们简单包扎伤口后,带着3人及一名炮兵从满目疮痍的战场撤退。因为在零下40℃的气温中长时间行走,只穿着薄棉衣和单层胶鞋的他,脚趾全部冻僵变黑。让刘志峰高兴的是,后来他得知,他救过两次的3名重机枪班战士,都在战场上立了功。
想起牺牲的战友,老人眼睛通红:“前线的战士受了伤,源源不断地送到后方进行救治,我不停地给伤兵包扎,无名英雄太多了,看着一个个战友前进又倒下,我能做的是全力抢救战友们的生命。”走过战场,看到牺牲的战友,他总会用手合上他们的眼睛,捡起散落的油布盖在他们身上。
“每名战士都冲锋在一线,每个连都是永不倒下的‘冰雕连’!”刘志峰说,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他想告诉战友们: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君可安心。
一天击退敌人7次进攻的突击班班长陈龙岗——
重伤不流泪,轻伤不下火线
不久前,家住台州市椒江区的96岁老兵陈龙岗获评台州市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因为打仗时留下的腿伤,他不便亲赴颁奖现场。当工作人员将奖杯和奖状送上家门,老人激动地敬礼。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一江山岛,陈龙岗一生参战无数,抗美援朝是其中很特别的一场战争。71年过去,回忆起初到朝鲜参加的长津湖战役,陈龙岗的眼里一直噙着泪花。
当时,他是20军60师178团的突击班班长,带领18名战士。和电影《长津湖》里的场景几乎一致,11月初,部队原准备到沈阳换冬装,可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他们连火车都没下就直接奔赴中朝边境,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三天三夜,才到达长津湖地区。现在一说起朝鲜,老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极度的寒冷。
那一年,他只有25岁。听到上级说杨根思在前线抱起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他热血沸腾,“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誓言在耳边经久不散。
178团的任务是占领并坚守古土水地区的几处高地,从而切断长津湖南部下碣隅里敌军的后路,并阻击北上的美军增援。当时,近千名美军在20多架飞机、8辆坦克的配合下,向178团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陈龙岗说,志愿军能战胜美军靠的都是“二百米硬功夫”,即在近战中取胜的过硬本领。美军用飞机轰炸、大炮开火时,步兵们都躲在工事中,仅留一个观察员在外瞭望放哨。等敌人逼近、敌我交错时再扔手榴弹或拼刺刀。
“一点儿都不用怕!”陈龙岗说,一旦冲在前头的美军士兵被手榴弹炸死,后方的士兵便都没了拼劲;志愿军战士则不同,人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冲锋陷阵。他和战友们曾在一天内击退了美军7次进攻。
陈龙岗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重伤不流泪,轻伤不下火线。在这场战役中,他的头、腿部都被炮弹击中,但他没有退却过一步。最惊险时,一枚火箭弹插入他两脚中间的地面,过了几秒见没有动静,陈龙岗便拿绳子将炸弹从土里拉出来,发现足足有半米长。
虽是一枚哑弹,他却不觉得庆幸。战斗结束,他朝着战壕里狂喊“有人吗”,回应的只有呼啸而过的凛冽寒风,他熟悉的战友们几乎全牺牲了。
看到他们被降落伞或油布包裹着就地掩埋,陈龙岗不禁悲从中来。坦克四处开炮,他和战友拿起炸药包就往炮火最猛烈的方向跑去,面对巨大的铁疙瘩,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冲了上去……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铁疙瘩再也没有了动静。
后来,他和部队一路向南,直至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随20军回国后,他被授予三等功1次。
炮火与战乱已远去,陈龙岗还是时常会想起那段峥嵘岁月。年纪渐长后,他的眼睛几乎看不见了,却仍念叨着要去看电影《长津湖》,因为在大银幕上,他能找到当初那个年轻、勇敢、坚毅的自己。
本报记者 钱 祎 王晨辉 黄珍珍
干 婧 李世超 钱弘慧
通 讯 员 舒晓曦 王 正 金钱江
张 蘋 李小红 唐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