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一出戏 一首诗 一座城

让百姓从“富起来”到“乐起来”

  越山剡水清悠悠,回肠柔曲出嵊州。越乡嵊州,以“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两圣一祖’归隐处”享誉省内外。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嵊州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的美好图景正日渐清晰。绘好这幅气势恢宏的图画,绝不能缺少文化共有、精神富足。

  嵊州构筑起“一出戏一首诗一座城”的文化高地,探索“唐诗文化”“越剧文化”“非遗”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路径,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缩影。这把“文化密钥”,让人民美好生活从“富起来”到“乐起来”。

  那一出戏

百年越剧诞生地

  “一条剡溪九曲弯,一座小院如春暖。一树核桃悬日月,一曲恋歌人人传……”一曲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在北京舞台上唱响。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不时有观众擦拭眼泪。在每一段情节落幕间隙,现场总是响起热烈掌声。该剧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展演作品,是全国唯一进京演出献礼建党百年的越剧舞台艺术作品。

  百年间,越剧这门戏剧艺术从时代和社会变迁中一路走来,成为许多人心中永恒的美好。

  枕边山水近,戏里日月长。越剧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饱含着吴越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之江大地的泥土芳香。越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浙江人民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民族文化瑰宝。

  如今嵊州立足越剧发源地优势,结合越剧传承发展“十个一载体”建设,不断擦亮越剧金名片,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周三晚上,在嵊州甘霖蛟镇村,53岁的周小英总会拉着朋友到村文化礼堂和大伙儿唱唱越剧,听听歌曲。白天,周小英就在村附近的一家制冷企业上班。“上班离家近,一个月4000元左右,业余时间还能听听越剧。”周小英开心地说。越音袅袅,幸福的笑容映衬在乡亲们脸上。

  行走在静卧山间的东王村,仿佛重新阅读越剧百年。近年来,东王村进行了整村改造,建设了古色古香的戏台,修缮好香火堂,再经过立面改造和绿化美化,东王村成了旅游景点。节假日里,不少人到村里来听越剧,感受乡村传统。

  “游客多起来,我们农家乐也富起来了!”东王村一位特别的村民李秋顺说。他做过十几年的村委会主任,如今成了村里的导游、讲解员。用好越剧名片,打造美丽乡村,由农家带动商家,由小家带动大家,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东王村还将走得更远。

  越剧传承需要更多年轻的力量。温婉柔绵的越剧,也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一见钟情”,迷恋与执着。爱越小站,让越剧香飘校园,也让越剧花开遍地。爱越小站已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覆盖了全国多所知名学校,促进了越剧传承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不但赋予越剧传承发展以无限活力,而且还激发了当代越剧人传承越剧的积极性。

  越剧在短短百年间发展成熟起来,成了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越剧的兴盛,带动了越剧周边产业的发展。专门生产越剧戏服盔头的厂家负责人董少峰说:“现在我们黄泽镇有很多生产戏服的厂家,带动了镇上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就他的企业来说,这两年引进数字化技术用于戏服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那一首诗

千年剡溪唐诗路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是李白陶醉于嵊州山水之间的雅兴。盛唐时,有4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了540多首关于剡中越乡的瑰丽诗作,成为越乡文化的一种重要积淀。

  文化是嵊州的气质,让它虽经岁月长河,却依旧风华正茂。在嵊州,不仅能欣赏美妙动听的越剧,还能品味怡然洒脱的诗境,领略唐诗的璀璨华美,遇见醉美的“诗和远方”。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江山何处不风流,缘何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钟情于剡中山水呢?剡溪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由于会稽、天台、四明3座名山在此盘结,山间清流汇聚成溪,风光如画的剡溪在魏晋六朝即成为高士名流隐居遨游的好去处,这也奠定了嵊州作为“浙东唐诗之路”上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地位。

  三界镇,是“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山水文化走廊上的精妙之处。这里藏着久远的历史人文,标识着嵊州一方水土的文化品质。

  随着“浙东唐诗之路”的复兴,嵊州重拾曾经荣耀的始宁文化,坚持保护、传承、发展并举,挖掘历史文化,丰富文化内涵,精心设计载体,把沿途名人名家古迹景点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精心雕琢、推陈出新,高质量打造嵊州文化旅游新名片。

  实现共同富裕,文旅融合是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开发,剡溪沿线两岸已经有了不少可看可玩的精品项目,成为嵊州山水景观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集成之地。

  看清来路,才能阔步前行。在去年年底举行的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嵊州对外发布了一系列成果。新规划也同时出炉:嵊州将深入挖掘剡溪的名人、名诗、名胜等文化资源,建设“中国唐诗之城”。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建成运营后,年旅游收入预计可达5.9亿元。

  “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嵊州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担负起重要使命,通过富有特色的嵊州地域文化符号来生动展示唐诗的历史魅力,更好地弘扬唐诗文化,打响唐诗品牌,努力重现唐诗之路的繁华盛景。

  那一座城

万年文化小黄山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构织出了一幅嵊州灿烂的文化长卷,其中,万年文化小黄山的发现无疑为这幅嵊州文化长卷添上了分量极重的一笔。

  站在小黄山这块历史悠远的土地上,耳畔响起的是人类前进的脚步声。与小黄山的发现和保护一样,嵊州也把非遗的保护传承提到了重要地位。

  近年来,嵊州全市非遗得到了有效展示,活态传承,惠民共享。截至去年底,嵊州共有各级非遗项目123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14个,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90名,各级传承基地36个,省级非遗旅游景区1个。“嵊州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被列入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

  嵊州是竹编之乡、根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嵊州发挥非遗中心职能作用,在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助推非遗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嵊州竹编生产形势有所回升,根艺、泥塑、紫砂等产业稳步前行,嵊州吹打相关活动经常性开展。

  越来越多的非遗活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每年的“非遗集市”逐步规范发展,形成规模。竹编、根雕、泥塑、灰塑、紫砂、剡藤纸、小吃等非遗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嵊州高度重视乡贤力量,特别是把“打好乡贤牌”,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作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乡贤宋卫平投资建设了越剧小镇和嵊州越剧艺校,它们承载了越剧这项非遗的传承发展。越来越多的乡贤聚焦非遗项目,不仅让非遗在嵊州生根,更是将嵊州非遗带出嵊州,走向全国。

  “现在,嵊州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变化,这让听着越音,体验非遗,吟诵唐诗,书写书法,记着乡愁,成了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嵊州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王镇前岗村、黄泽镇大志然工艺竹编厂、崇仁古镇等地分别建立了前岗辉白茶制作技艺、嵊州竹编、紫砂烧制技艺等非遗的研学游基地,是暑期学生研学游的好去处。这些非遗研学游基地每处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爱好者和体验人员上万人。

  线下密集展示,线上数字赋能。嵊州市非遗中心建成了省市联动的非遗数据库,利用数据采集、文献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知识服务技术,对多来源、多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期推出的“山乘非遗商城”小程序,更是凝结了嵊州非遗人的集体智慧,它把文化与产品融合,让文化有生命力,让产品有文化味,为大家带来丰富的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商品,也让非遗随着销售走进千家万户。

  见人见物见生活,嵊州将牢记嘱托,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因地制宜,加快节奏,力促非遗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本版图片由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让百姓从“富起来”到“乐起来” 2021-10-25 浙江日报2021-10-2500006;浙江日报2021-10-2500008;浙江日报2021-10-2500014 2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