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前沿

与熊
相约

  据说猜熊是北极科考的传统——猜测今年第一只进入科考队视野的北极熊出现在哪个纬度。

  越过北极圈的那天晚饭时分,通往餐厅的小道上贴出了猜熊活动的公告,为了降低难度,今年把猜纬度改成了猜时间,但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纬度和时间其实没有差别。猜熊榜单上已经有十几个人写上了时间,有些看着明显没有跟熊商量过,比方8月8日8时8分……北极的熊也能知道中国人对8的特殊感情?

  我琢磨了下,用不稳定的网络联络单位的“老北极”,问问猜熊有没有个大致规律,“老北极”甚是热心,给我回了一长串,诸如一般需要冰区覆盖60%~70%才会有熊,建议根据航线上的冰情图进行综合研判……立马将猜熊这事变得如科学研究般严谨。我犹如得了尚方宝剑,打算一觉睡醒便去研究冰情图。

  那晚刚刚越过北极圈,至少我睡觉的时候还是一片汪洋,船走得很稳,轻微的摇晃如同摇篮一般。凌晨3点半,我被一阵咯噔声吵醒,在床上躺了会儿,发现整个船开始颠得如同在走钢板,倾斜角度也大了起来,我挣扎了半天还是决定爬起来一下,毕竟我的相机就那么随意地放在沙发上,看这摇晃程度,要是晃到地上那就不妙了。

  从上铺翻下来,将相机妥帖地藏到抽屉里,我拉开窗帘一探究竟,才发现一夜之间汪洋上已经覆盖了大量的浮冰,目测已经到了60%,那些咯噔声就是船行破冰的声音。我迷糊地看着窗外雪亮的冰面,脑中闪过一丝念头——这么多冰,能有熊了吧?后来回想起这个瞬间,我依然觉得如果那时我就跑到餐厅将当时的时间写在猜熊表上,那我就是本届猜熊的冠军……但我选择了回去睡觉,而且睡得很香。

  大约6点半的时候,船上的广播响了,说今年的第二只熊出现在船的左舷……等等,第二只?翻看群里才发现,第一只熊5点半的时候来到船边张望许久,各种站立求关注,而那些被咯噔声吵得睡不着去驾驶台瞭望的人看到了熊……这场猜熊,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诞生了史上最短的猜熊纪录。

  其实第二只我也没看到,等我翻身起床穿好企鹅服,拿上望远镜跑到船边,本就是远远出现的熊早就溜达走了,徒留一群打着哈欠的人怀着失望的心情去餐厅吃早餐。餐厅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看到熊的失眠者们各种秀照片和视频,没看到熊的各种羡慕嫉妒继而闷吃早饭,原本已经日渐人稀的早餐场因为熊的到来而坐得满满当当。

  今年熊多。在后面的两天里,陆续又来了4只熊,有独身而来的公熊,也有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熊,而我,几乎都在睡觉……某天晚饭后,我去飞行甲板散步,站在船的左舷,对着晚上8点依然明亮的北极冰面大喊:来个熊吧……熊吧……熊……吧……旷野把这句召唤传了出去,话音刚落,旁边的队友手指着正前方说,你看那个是熊吧?

  远远的冰面上,一个淡黄色的小点在动,果然像熊。我飞奔回房间拿了望远镜和相机,终于在高倍望远镜中看到了这头被我召唤而来的熊。独身的公熊,体型正常,在1公里外的冰面上好奇地张望我们这条船,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踱步,还喜欢坐着将头伏到冰面上,以至于拍出照片来糊糊的,像只狗。小黑眼睛、小黑耳朵,黑色的鼻子、黑色的脚爪,幸亏他的毛带有奶黄色,否则在冰面上完全跟小雪包一样无法分辨。

  飞行甲板上闻熊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熊远远地踱步,既不靠近也不走远,肉眼只能看到一个移动的小点,但在望远镜或者长焦镜头中清晰可辨。它应该不大看见人,也不知道我们是“人”,也许它只是闻到这边的活物气息,在评估这群奇怪生物是不是可以成为他的点心。忽然,船的烟囱里冒出一股黑烟,原本停在冰边的船因为怕作业缆绳被冰划断而开启发动机往前走了几米,撞开了舷边的浮冰。被撞的浮冰将撞击远远传递出去,远处的熊感受到了冰面的变化,机警地跑了,跑得更远,远到在望远镜里都成了一个小点。

  这是我跟北极熊第一次见面,即便后来有更多的熊来到,或近或远、或萌或呆,我依然怀念它。

  (作者系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浙江日报 前沿 00007 与熊
相约
2021-10-22 23248466 2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