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探索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扩区一年“长”出4.4万家企业
本报讯 (记者 翁杰 田雯飒 通讯员 王彩虹 徐林怡) 浙江每新增100家企业,就有8家来自浙江自贸试验区。近日,记者从省自贸办获悉,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一周年来,新增注册企业近4.4万家,以不到全省0.25%的面积贡献了8%的新增注册企业。
“扩区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人力资源服务等5个领域持续推出制度创新成果。”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已评选并发布了两批共40个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成果为各类市场主体探索实践创造了更优营商环境。
扩区以来,4个片区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激发市场活力。舟山片区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监管改革创新,将企业申报办理时间由1小时压缩至5分钟;杭州片区推进知识产权集成服务改革,率先实现全国知识产权事务“最多跑一次”;在国际海运价格高涨的背景下,金义片区创新海运贷、商户新报2.0项目为企业减负扩能;宁波片区首创非接触式抵港外国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复查”,成为亚太地区外国籍船舶复查的国际标准。
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集聚海内外人才。以宁波片区为例,今年7月北仑区推出“青年北仑”3.0版创新政策,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在安居支出、医疗保障、创新创业等十个方面为人才提供政策扶持。其中,青年安居资金(基金)帮助解决境外青年住房问题,吸引约500名境外人才来到北仑,在全国各自贸区中属于首创。金义片区聚焦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改革等重点领域,面向全国高薪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不断提升人才招引力度。
金融政策创新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活水。杭州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仅1个月,就已开立结算账户1600家,交易金额超1亿美元。浙江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拓展融资模式,创新信保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及运营风险。
数字化改革成为浙江吸引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的又一张金名片。据介绍,滨江数字自贸综合应用系统在“浙里办”上线运行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阳光结汇、服务商优选、自贸企业查询等各类服务近4500次;义乌区块基于数字化改革,加快打造“秒汇兑”贸易金融中心,破解跨境资金结算不畅、融资供给能力不足等难点堵点,让过去两天才能完结的跨境汇兑,如今秒到账。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培育更多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是根基。浙江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关注度高、需求强烈的事项,加快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红利惠及各类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