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让老年人有更多“在场感”

  10月14日是重阳节,九九重阳,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孝亲敬老,是善德之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孝亲敬老,需要在更多场景打造老年人的“在场感”,真正实现老年人的“共享”和“安享”。

  “吃了还饿是不良习惯吗?”“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最近,一档省级卫视的老年人相亲电视节目在网上火了,不仅嘉宾金句迭出,而且现场呈现出来的老年世界,一点也不比年轻人沉闷。这档节目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婚恋场景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主场”,老年群体也非常需要这种“在场感”。在古代,尊敬长辈、奉养父母、恪守孝道是“硬杠杠”,家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那个时候,人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从年少到年老,家庭生活占据人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场景比较单一,内涵也更集中。

  但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社会角色更加多元,社会阅历更加丰富,每个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此,当我们大家步入老年时,就会面对比古人更剧烈的生活环境切换感,体会到更加明显的社会关系抽离感。这种抽离的过程,如果没有新的生活场景补充进来,或者原有的生活场景“抽离”得过于彻底,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而目前的很多生活场景,对老年人并不具有天然的“友好”属性。因为现代的家庭生活,已不像以前的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了,老年人常常不与下一代居住在一起。又如,科技应用场景下的数字鸿沟问题,城乡硬件场景中的适老化问题,社交场景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适合老年人的学习场景较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人们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影响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发力。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预计205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也是我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窗口期。

  不久前出台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我省老年群体描绘了更多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幸福场景。比如,在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中提出“打造数字化养老服务场景”“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等。让老年人在更多的场景中拥有“在场感”,而不是抽离感,正是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应有之义。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全社会而言,也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人的老去,在更多生活场景中为老年人打造出“在场感”,让老年人始终能接轨社会、共享温暖。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让老年人有更多“在场感” 2021-10-14 23216528 2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