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弘扬垦荒精神,在历史的回望中守牢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台州“精神灯塔”凝时代伟力

  一个火红的年代,燃烧了一段激情岁月。

  1956年起,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让昔日的“海上荒岛”成为“东海明珠”。沧桑巨变中锻造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大陈岛垦荒精神,也汇入中国革命精神谱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个逐梦的年代,谱写了一曲辉煌历程。

  65年来,大陈岛垦荒精神始终感召着台州人民砥砺前行。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在垦荒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中,这片寻梦的土地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一个奋斗的年代,正叩开一条共富大道。

  牢记嘱托的台州,不仅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陈岛,也不断升华垦荒精神,在薪火相传中激发奋斗伟力。当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台州锚定“共同富裕”新坐标,依“三立三进三突围”之势,系统布局“九富”路径,探究实现共富的“路”与“桥”,以创造性张力打开台州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台州样本。

垦荒接力 荒岛涅槃

  阳光穿透海平线的薄雾,梅花湾泛起鱼肚白。

  57岁的缪友春在清晨打开大陈百货超市店门,在喧嚣声中迎接一天的繁华。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包括中央党校、中央团校在内的5个国家级教育基地和10个省市级教育基地相继落地……如今的大陈岛,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近年来,大陈岛围绕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岛”目标,深挖红色资源,以红色旅游带动渔民转产转业。

  这里的饭店、大排档越开越多。去年,大陈岛梅花湾路线获评全省12条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之一,露天海鲜大排档便是其最大特色。

  这里的民宿、农家乐越来越靓,12家农家乐被评为市三星级,还有一家民宿成为椒江区唯一一家省级金宿。

  这里,一条大黄鱼成为农业产业化、海岛振兴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富密码”。作为浙江省级黄鱼特色强镇,大陈黄鱼已成为大陈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富民产业。截至今年5月,大陈岛所在的椒江区大陈镇已实现渔业总产值28909万元,水产品产量30830吨。

  这里,也奏响了绿水青山的进行曲。深入推进的海岛防护林和山体绿化建设,让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2.4亿元,周围植被恢复项目已完工,将保护性修复、加固、改造海岸线近4000米。

  红色旅游的绿色生态发展,打破了梅花湾的寂静,也改变着大陈人的生活轨迹。

  去年,大陈岛游客达到14.5万人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万元。

  缪友春的货架,映射着大陈岛的“走红”,原本生活必需品的份额被零食饮料挤占。“生意好的时候,矿泉水一天都能卖出7至8箱,平均每天的流水近6000元。”缪友春说。

  这张“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精彩答卷,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垦荒接力。

  在这里,17岁就上岛任教的“海岛教师”翁丽芬,从没因想家而请假,从没向组织提出调动,为海岛教育事业奉献了整个青春。

  在这里,“垦二代”王海强化身“光明使者”,扎根海岛的他设计了“风趋式防缠绕装置”,保护着海岛线路安全……

  “我曾经不理解那些优秀的同事,工作生活环境本来就比陆地上要艰苦,是什么让他们仍然愿意默默奉献?直到今年,我重走了当年垦荒队员走过的旧山路才明白,是一种信念在支撑前行。”在大陈镇党史宣讲暨微党课大赛上,大陈岛上的青年干部以身边的动人故事,讲述着自己的感悟和蜕变。

  作为垦荒精神的发源地,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大陈岛的精神宝藏和独特魅力。

  旅游就找“游小二”,办事就找“渔小二”,开店就找“店小二”。近年来,大陈岛上的机关干部全员出动,组建了3支“小二”队伍,为老百姓提供了许多便利。大陈镇也依托民间力量,组建了由30多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大陈渔嫂”组成的垦荒志愿服务队,组织红色讲解、民宿餐饮服务技能培训,开展红色宣讲等活动。

以史为鉴 筑就丰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永恒的推动力。

  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部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精神史诗。

  穿越时空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始终激励着台州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在台州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种精神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经济的发展模式上,台州首创股份合作制,成为全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在党内民主的发展中,大陈镇所在的椒江区党代会常任制是全国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典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探索“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做法也来自椒江和台州的实践;在人民民主建设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有台州基层民主政治的元素,是台州实行多年的“民主恳谈”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总结和提升。

  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台州以此作为经济和社会的裂变赶超、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9年,台州把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赋予大陈岛垦荒精神新时代价值和新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去年,台州市委提出“三立三进三突围”的新时代发展路径,把“垦荒精神立心”摆在了突出位置,激励全市人民用奋斗不断为垦荒精神注入新内涵。

  根植于魂,化之为行。

  城市精神不是图腾,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社会的新风尚。

  池幼章,第一代浙商佼佼者,在临终前一刻,依然牵挂着车间里的小事,诠释着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信条。不忘初心、奉献人生的郭口顺,耄耋之年仍在基层奔波,言传身教帮扶青少年,成了当地青少年离不开的“郭爷爷”。农村工作指导员张新建扎根农村10年,在田间地头写初心,用实干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远赴贵州毕节的“三支一扶”志愿者耿展宇,任劳任怨,33岁的他倒在帮扶路上,换来的是产业帮扶的累累硕果。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需要不断传承。

  今年10月12日,第五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召开。“从2017年开始,台州连续召开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通过系统的历史梳理和理论阐述取得了丰硕成果。”台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相关负责人说,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思想交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作更深入的研讨、解读,用丰富的理论成果,更好推动大陈岛垦荒精神向后代传承、向大众传播、向市外弘扬,有力促进大陈岛垦荒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在大陈岛垦荒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在台州大陈岛干部学院体验垦荒精神、在椒江大陈岛青少年宫聆听老垦荒队员的奋斗往事……近年来,在深入研究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基础上,台州紧紧围绕培养时代新人,建设台州垦荒青年学院。台州市教育局编写了《大陈岛垦荒精神》读本,椒江区教育局编写了《垦荒志,少年梦》等9本乡土历史文化校本教材,并纳入教学计划。夜幕深沉,共青团台州市椒江区委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以“垦荒精神”为原型的卡通形象IP“阿垦”,正将以产品衍生的方式向四方辐射,让垦荒精神在台州儿女身上代代相传。

砥砺前行 动力之源

  传承弘扬的目的在于践行。

  垦荒精神的蔓延,让台州每天都有新的创造、新的传奇。

  民营经济,之所以能成为台州最大的发展优势、最亮的发展特色、最重的发展底牌,是因为垦荒精神的真实写照和集中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个白手起家的台州民营企业家,正是在垦荒精神的感召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之路。

  开过照相馆、做过冰箱厂厂长、鼓捣过装修材料,1994年造起了汽车、2010年收购沃尔沃……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自称“放牛娃”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言,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好经受磨难的心理准备,做好脱几层皮的心理准备。

  从“两水一加”到台州制造,从股份合作到股改上市,从走村叫卖到融入“一带一路”,台州后来居上、赶超发展的内核就是大陈岛垦荒精神。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儿女创造的伟大精神,孕育于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传承于民营经济的创业历程,根植于台州湾畔的这片热土,在台州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彰显出历久弥新、广阔深厚的精神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于台州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感召台州人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台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无论是改革开放,抑或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垦荒精神引领着民营经济的创业创新史,激励着台州人。

  去年台州全市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民营经济占比近八成,贡献税收占九成多。

  牢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嘱托的台州,如今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2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8个,其中299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从2002年的2家上市企业,到如今有66家上市企业,“十三五”以来,台州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民间投资增速等均走在前列。

  在历史的回望中守牢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以先行之姿再创新业、勇开新局。

  台州守好“红色根脉”、赓续革命精神、深悟创新理论,创新绘制“党史红色地图”,点亮90家红色学习基地,同步推出便捷、灵活、高效的红色数字地图,开发红色研学路线,深化“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现场学习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赋能增效,推进“六个城市”建设和争先创优、数字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九大行动。

  新时代、新垦荒,孕育时代之能。

  西门子(中国)台州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的投运,台州市、路桥区联建的数控机床产业大脑入选全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头门港、仙居两个经济开发区入选省首批化工产业大脑试点化工园区(集聚区)名单,黄岩模具(塑料)“产业大脑”正式上线……从制造到“智造”,台州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培育壮大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不断涌现新垦荒。

共富之路 垦荒新韵

  百年恰似风华正茂,新征程仍需砥砺奋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奋斗出来的。

  垦荒精神熏陶下的奋斗品格融入台州骨髓。有194户村民的路桥区路南街道李家村,走出了19家规上企业;临海桃渚的白对虾,成为了全国设施化养殖样板;从玉环干江镇上栈头村画出“共富圈”,变农民成“股东”;九任书记一条心,三门城西从“一穷二白”变为“村强民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台州把准时代新特征,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台州正以“推动民营经济创富、做强现代产业造富、畅通内外循环聚富、协调收入分配增富、优化公平服务享富、促进城乡统筹奔富、构建文化高地润富、打造美丽台州育富、完善市域治理安富”为特色的“九富”路径,在实践中挖掘总结思维和智慧,概括出“谋、创、带、智、帮、享”六字诀,包含农民持股法、片区组团法、院士引智法、校地合作法等共同富裕“36法”108个案例,为继续走好共富之路提供丰富养料,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台州样本。

  “民营经济本质上就是‘富民’经济,哪里民营经济发达,哪里的民富程度就高。究其原因,就在于民营经济激发了全社会的创富热情和创新活力。”台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以“垦荒精神立心”,台州在实践中探索前行,攻克一个个问题堡垒,创造新的业绩。

  放大创富属性,做大共富蛋糕。为激发民营经济的灵性与活力,台州加快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消除阻碍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最大的创富动能。今年3月,路桥区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模式的“数融通”应用系统应运而生,这个为初创期科技企业盘活数据、量化“价值”的数智金融平台,让初创期科技企业直接受益。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的“三服务”2.0版、以台州制造数字赋能中心为驱动的“未来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直通1000多条省市县三级惠企政策的企业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发着创业创新活力,去年台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7%,为近3年新高。

  内外双向发力,畅通循环聚富。兼具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优势的台州,以“融长接沪”重构城市区位价值,以平台聚力迭代开放制度体系,构建接轨国际规则的开放型经济“升级版”。“早几年,我们电焊机出口量只有四五万台,去年增长至32万台。”位于温岭市泽国镇的浙江颐顿机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仙根说。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台州进出口额1108.9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出口额达1017.8亿元,同比增长43.7%,出口增幅居全省第2位。

  绿色低碳转型,蕴育致富动能。台州把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作为共同富裕的亮丽底色,打造美丽台州育富。在仙居,一片青山绿水书写出了一份以绿色改革促发展、促富民、促跨越的“美丽中国”建设县域样板。黄岩北洋镇的新型农业主体,拓宽了农户增收之路。

  彰显人文之美,构建文化高地润富。赓续红色血脉基因、传承垦荒精神,椒江卡通IP“阿垦”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和发扬。黄岩永宁江畔升起一朵“云”,设计感十足的朵云书院,共有1.3万多册图书、1000余种文创好物,让书香与雅趣同聚。路桥的乡贤助富基金,在行动中吹来“共富十礼”新风。

  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垦荒精神有了新的诠释。

  她是人民幸福生活应用场景的“台州数字”,是杭台高铁、市域铁路浩荡春风里的“台州速度”,是深交所、上交所悦耳的“台州钟声”,是“隐形冠军”笑傲市场的“台州制造”,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六个城市”的“台州力量”。

  她也是山海水城返璞归真的“台州蓝”,是新时代文化工程的“台州作为”,是发展为民、藏富于民的“幸福密码”,是斑马线边温馨无比的“台州礼让”。

  时代在变,精神不老。

  正如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演绎的那样,垦荒精神照亮了梦想星空,指引着新时代新垦荒的新征途。

  (本版图片由台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台州“精神灯塔”凝时代伟力 2021-10-12 浙江日报2021-10-1200010;浙江日报2021-10-1200007;浙江日报2021-10-1200015;浙江日报2021-10-1200008;浙江日报2021-10-1200009;浙江日报2021-10-1200024 2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