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平湖新埭镇:在防台防疫中实践“有为智治”
顾秋叶
数字化改革如何找准小切口,构建大场景?眼下,全省各地正如火如荼推进这项工作。在平湖市新埭镇,坚持“有为智治”,深入挖掘数字逻辑和治理逻辑,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老大难、新问题去创新,去破题,脚踏实地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数字化防台
“未雨绸缪”更从容
新埭镇新埭社区老街住户樊桂林在今年台风季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心中有数”和“心里有底”。待在新埭小学避灾安置点的他,通过手机打开镇里自主研发的镇区防汛区域示意图,就能实时掌握自家的“安全系数”。“会不会淹,自己看看就知道。”樊桂林说。
心里有底的不止樊桂林一个。今年台风季时,新埭镇创造性地将传统潮汐数据和现代水文地理信息进行数据综合运用,实现了现代版的“观星台”。新埭镇作为嘉兴降水集中和堤防陈旧的乡镇之一,虽然长时间处于超保证水位、甚至经历历史水位极值,但实现了无一人伤亡、无一辆车受淹、无一条镇区街道内涝。据介绍,平湖市以此为基础设计的平原地区城市内涝数字孪生场景被列入省数字孪生应用场景首批试点。
精密智治讲求时效。“每天精准测算潮汐时点,以便科学部署防汛防台。”新埭镇副镇长蒋连英介绍说,基于历史数据,利用传统潮汐规律,我们就像手握计算器,对每天汛情重点时段都能精准预判,有效科学应对,避免无的放矢。根据风险预报,我们精确推导出上游苕溪流域闸口行洪与嘉兴地区防汛防台工作之间的关联,并向上级部门建议上游行洪避让下游涨潮时期,实现防汛防台一盘棋。
精密智治关键在精准。新埭镇仅用两天时间就构想和研发了可供实时查询的数字化内涝风险分析平台,简单利用规划数据、GIS空间数据和DEM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就实现了对内涝状况的科学预判,精准实现了数千人的提前转移和对60多家企业的风险识别,科学指导了人力物力精力的精准投放,提升了防汛防台的精准性。
数字化防疫
智治工具“适老化”
9月10日早上7时许,新埭镇杨庄浜村70岁村民顾金华来到新埭农贸市场,置办当天的肉菜。只见她戴着口罩,在门口一台机器前立定,刷个脸,扫下身份证,仅几秒钟后显示绿码及体温,顺利放行。该市场工作人员鲁连平说,早晚来买菜的大多是老年人,以前因为他们手机使用不熟练,时常排长队,如今省事多了。
在数字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不再“望网兴叹”,唯有坚持“智治为人”,让智治充满温度。新埭镇现有常住人口7.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30.5%。今年初,该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居民需求放在优先考虑位置,打造了“适老化”疫情防控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灵瞳防疫系统。
一台“移动灵瞳”,就是一个智能防疫卫士。据新埭镇副镇长毛海江介绍,灵瞳防疫系统由若干个“移动灵瞳”组成,每个“移动灵瞳”拥有人脸识别、人证比对、健康码查验等多项技术功能。相比传统的人工测温亮码,“移动灵瞳”不仅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且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以新埭镇方舱新冠疫苗接种点为例,自从用上“移动灵瞳”,疫苗接种登记效率提高了50%。
提高的不止是效率。新埭镇还将灵瞳防疫系统与管控治理精准衔接。所有“移动灵瞳”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全部实行统一归集、整理和存档,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建立数字台账,克服了手工录入等传统手段滞后、缺漏等问题,在必要情况下可精准溯源,提高疫情防控的智慧化、智能化。其在防御台风‘烟花’‘灿都’等应急处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数千人的集中安置一步就完成了防疫识别和入住登记。”毛海江说。
眼下,新埭镇正全面推行这一做法,守好小门,全方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医院、农贸市场、政务服务中心、方舱疫苗接种点等重点场所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均已用上“移动灵瞳”,全镇9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已累计验证人数14万人次。
此外,新埭镇以数字化思维为导向,实现了更多好用、管用、实用的“有为智治”。这些工作主要靠理念创新和思路出新,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在新埭镇,电力能源数据被科学运用,不仅能为服务独居老人开展日常平安检测,还能有效识别违规经营的小作坊和电瓶车违规充电等安全隐患;比如,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五水共治”和上海塘河长治理,新埭镇开发出与“善治积分”多跨协同的简便小程序“碧水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成为了环保志愿者。新埭镇党委负责人说,他们致力于让数字化改革扎根基层,把握主要矛盾、提炼关键数据、架构核心逻辑,实现科学、精准、主动的“有为智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中的数字化作战、应战能力。
(图片由平湖市新埭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