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桐乡介绍数字环保经验

扫扫环保“健康码”,企业排污“一码了然”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刘晨茵) 9月29日,中宣部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和记者分享交流他们的工作体会,其中包括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伟平。

  “桐乡是鱼米之乡,更是一个工业强市。2018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如何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环境的监管效率,有效破解基层人少、事多,执法与服务监管工作不到位、不全面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和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在自我介绍环节,姚伟平讲述了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局长,桐乡如何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利用数字化着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工作经历。

  姚伟平介绍,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的强劲东风,桐乡在“数字环保”改革上大胆探索,先后完成了全国、浙江省多个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企业也有了环保“健康码”——排污许可身份码。身份码主要挂在涉污企业大门口,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现场扫码就可以知道这个企业的治理设施、在线监控是否正常以及工况运营等相关信息。“一扫就可以做到‘一码了然’,发现问题也可以‘码上投诉’和‘码上举报’,这也是近几年数字化改革当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证守法的基本表现。”姚伟平说。

  通过几年努力,桐乡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道路,这也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牵引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现在的环境监管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人工管’到现在的‘数字管’,用‘数字跑’代替了‘人工跑’,我们的‘数字环保’指挥大厅已经成为环境决策部署的超级大脑。” 姚伟平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扫扫环保“健康码”,企业排污“一码了然” 2021-09-30 23165692 2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