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蒋玉根——
跑遍了家乡每一块田地
本报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宋羽波 孟庆玖
9月23日14时37分,身着白衬衣、拎着黑包的蒋玉根,匆匆在嘉兴南站登上G7315次高铁。他压了压头顶蓝色的鸭舌帽,却依然盖不住满头银丝。
蒋玉根是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1989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田里,32年一直专注于土壤治理研究。
当天上午领完奖,蒋玉根马不停蹄赶回富阳,准备第二天给富春第七小学的小学生们讲授劳动生产课的资料。
百岁父亲说:
“你头发比我还白哩”
见过蒋玉根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一头亮眼的银丝。
其实,蒋玉根今年才57岁,还不到退休年龄。
“2014年11月28日晚上,我在家突然晕倒了,整个人感觉昏天黑地的,躺在床上就爬不起来。”回想起7年前的那个夜晚,蒋玉根平静得像在说别人一样。
医生临床诊断后,认为是长期疲劳导致的综合征。
“想在办公室碰到‘老土匪(肥)’,难!去田里找,那一逮一个准!”共事28年的同事、富阳区农技推广中药材(蚕桑)团队首席专家缪强说,蒋玉根如果不在田里,就在去田里的路上。
30多年来,富阳260多个行政村、每一块田地,蒋玉根都跑过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富阳“活地图”。富阳每个村每个畈,都收到过蒋玉根制订、印发的测土配方施肥明白卡,共计200多万份;全区经他手把手指导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1000多万亩次,富阳区早早实现了主要作物应用该项技术的全覆盖。
富阳的农田用肥少了,蒋玉根的头发白了。经过一年多的调理、休养后,2016年蒋玉根逐渐恢复了元气,但是头顶再没有长出一根黑发。
家里百岁高龄的老父亲,抚摸着蒋玉根满头白发,指指自己头顶说,“玉根啊,你头发比我还白哩。”
种粮大户说:
“他不是耍嘴皮子的”
空山新雨后,富阳区渔山乡渔山村的种粮大户周午福,远远就瞧见了蒋玉根,快快地迎了上去,“蒋站,我就知道,温度一低,你就该来了。”两个人手挽着手,一起下田了。
“老周啊,今年水稻长势不比去年差。还有个把月就要收割了,看你今年能不能破自己的纪录咯。”抚摸着稻穗,望着眼前的稻田,蒋玉根充满了期待。
“你在,我啥也不担心。”年长蒋玉根两岁的周午福,眯着眼笑。
这份亲密的互信,已经建立了10多年。
“我记得第一次跟老周说控制化肥用量时,他嘴巴上说‘好好好’,脸上一百个不乐意。”蒋玉根还记得2007年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我当时是土肥站站长,在他眼里大小算个领导,所以他嘴巴上是答应了。”
“我种了一辈子田,一直就是多用化肥多收粮食,他一来就让我少用化肥,我担心产量下降。”周午福说。
最后双方拿出一个折中的方案:400亩水稻田中,先拿100亩做示范。
蒋玉根拿出自己制订的建议卡,周午福一看,比常规施肥量降低15%~20%。且不用氮肥、磷肥、钾肥这样的单质肥,推荐采用氮磷钾按比例合成的配方肥。“我对他稻田里的泥土做了化验,发现土壤中磷肥和钾肥的含量比较低,所以建议把磷肥钾肥量适当增加上去,把氮肥减下来。”
“示范之前,我一亩水稻产量不到500公斤,2007年示范当年超过了600公斤。肥少用了,产量不降反增,肥料钱也省了,他不是耍嘴皮子的。”周午福回忆,从那以后就根据蒋玉根的指导来种植。2009年,周午福在蒋玉根的推荐下开始紫云英和水稻轮作。“冬天种紫云英。紫云英是天然的有机肥,能肥田,土壤变健康了。紫云英种子还能卖钱,一亩收40来斤种子,可以卖四五百元。跟着蒋站真是增产又增收。”说起蒋玉根,周午福满是服气。
“他病了一年多,2016年突然回来了,跟我说每亩用肥量再下降近10斤。我一听就慌了,他哄我说长势不好,后期穗肥时还可以追肥,我才同意。”周午福说,后来看长势,发现并不用追肥。
“浙江的水稻化肥定额指标是每亩26公斤,而且是针对亩产700公斤以下的单季稻。周午福的稻田,每亩化肥用量24.9公斤,2020年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蒋玉根说。
“去年最好的一块田亩产达到了992公斤。”周午福忙不迭地补充道。
截至2021年,富阳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近2万亩水稻,都是按照24.9公斤的用肥量来种植,实现了水稻控肥的全域推进。同时,油菜、茶叶、葡萄等经济作物,也实行了化肥定额制。
他自己说:
“一生做一样事情”
“每一种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都不一样。”蒋玉根说,自己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不仅要了解土肥,还要懂各种作物。
“在大学期间,我除了主修土肥,业余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学习各种有相关性的学科。”蒋玉根说。
这种习惯,一直被他带到了工作中。早些年,山核桃经济效益好,富阳山区的百姓也学着种山核桃。可是种出来的山核桃果核小、油脂含量低,口感差、果壳也硬。
蒋玉根也很纳闷,于是他先到富阳的山核桃基地进行土壤采样分析,又专门跑到当时种山核桃最有名的临安马啸乡进行土壤采样分析和考察。
通过比较研究,蒋玉根发现,山核桃多种植在海拔600~900米之间的山区,像临安好品质的山核桃都在600米以上。而富阳以丘陵为主,海拔在500米左右。而且山核桃喜欢石灰质带钙质、偏碱性的土壤,而富阳土壤疏松度比较低、黏性高。
一番研究后,蒋玉根建议富阳山核桃种植要选择适合的区域,比如与临安交界的万市镇海拔较高的地方,不要全区盲目发展。
“做农业,一定要下到田间地头,要同农民打交道。”蒋玉根总说自己坐不住,总想干点事情。
“我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就做过许多农活,农业的酸甜苦辣最了解,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民过得好一点。”蒋玉根生在富阳,农大毕业后也毅然回到富阳,一辈子不离本行,一辈子不离土地和农民。
生病那一年,蒋玉根比谁都着急。当他感觉到胃口好了,身上有力气了,就立马回到了周午福的稻田里。
也因为生病,他卸下了当了18年的土肥站站长的职务,病愈后专心做土壤治理。“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精力不够,我还想写一本《富阳耕地》,把我这些年的经验变成文字传下去。”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写了一个草稿,已有十来万字,希望退休前能完成这个心愿。
周午福的稻田抽空还要去看看,二三十个田间试验还要取样、考种、分析,还想着利用富阳区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团队这个平台,多带带年轻人……蒋玉根的日程满满当当。
“一生做一样事情,可能会更容易成功。我这一生,能做好土壤治理这一样事情,就无憾无愧了。”蒋玉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