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产才共兴 “名士之乡”智创未来
孙良
六十一甲子,“名士之乡”声名扬。
“鉴湖越台名士乡”,这是对绍兴人才荟萃的赞誉。半个世纪多来,绍兴逐步形成“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为代表的“名士之乡”精神谱系,探索走出产才融合赋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生动绘就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基层的精彩演变与创新实践。
截至目前,绍兴先后培育出77位“两院”院士、91家上市公司,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第29位,今年上半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8位,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第24位。
9月25日,“才聚绍兴 智创未来”第十二届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如约而至,绍兴将牢牢践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为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市域范例提供智力支持。
产才共兴 发布绍兴人才新政4.0版
近日,绍兴推出《绍兴市黄酒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紧扣黄酒产业“千亿产值、千亿市值”发展目标,以黄酒人才集聚裂变推动黄酒产业提能升级,全力打造“中国黄酒之都、世界美酒产区”,擦亮黄酒文化金名片。
作为历史经典产业,绍兴黄酒产业亟待新生。《绍兴市黄酒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从搭建黄酒产业人才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黄酒紧缺人才倍增专项行动、“订单式”培养黄酒技术技能人才、吸引更多青年创客投身黄酒振兴事业等多方面着手,以人才为杠杆撬动黄酒“破圈出围”,重塑绍兴黄酒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典产业,在新兴产业,产业与人才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故事也在进行。
2020年11月,绍兴制定实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专项服务计划,聚焦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人才需求,定制一张从顶尖到基础、国内到海外、上游到下游的“金字塔”式“人才地图”,并建设绍兴人才大数据中心,定期发布集成电路人才供需指数,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集聚“强磁场”。今年1~7月,绍兴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产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78.5%。
在今年的人才峰会上,绍兴正式发布人才新政4.0版——《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立足产才融合、聚焦关键要素,以政策升级释放强劲人才引力。
“从2016年人才新政20条、 2017年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到现在的人才新政4.0版,我们从绍兴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现实需求中寻找升级路径,使政策更好地与产业、人才匹配。”绍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新政增加的顶尖人才支持,就是为了引进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灵魂人物”,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能造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还新增“名士之乡”英才计划A+类项目扶持政策,最大力度支持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团队。
吸引“后浪” 打造青年人才创业最温暖城市
新学年刚开始,绍兴锚定“人才总量指数级增长、人才竞争力指数级增强”目标,第8趟人才专列——2021年绍兴招才引智“秋季专列”正式发车。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形势和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秋季专列”全程依托“人才管家”平台,通过“引才地图”“线上招聘”“项目盯引”等具体应用服务,精准开展线上引才,通过大数据交互比对实现人岗匹配,助力人才和企业更好对接。
2018年3月24日,“活力绍兴·智引全球”2018年招才引智“春季专列”首站活动在北京举行,向全球发出人才“英雄帖”,大力招揽青年人才。此后3年多来,绍兴招才引智专列年年发车、从不缺席。全国高校关系网越织越广,引才成效越来越显著,“专列引才”成为绍兴青年引才工作最具影响力的品牌。
为吸引青年人才成为绍兴“城市合伙人”,绍兴以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为目标,通过定制“青年专属”成长“套餐”,打造青年人才创业最温暖城市品牌。
2020年,浙江绍兴应势新建“淘岗网”在线平台,开展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专线招才、驻点引才、云上觅才,开启人才招聘求职的“网购模式”,已开展“百校千企万岗”云招聘1226场,发布33.7万个(次)岗位需求。去年全年新增就业大学生首次突破12万大关,这也是绍兴连续第三年引进大学生保持高位增长。
数据背后,是绍兴对青年人才的关注与渴求。为吸引青年“后浪”,绍兴推出青年人才专家举荐制、海外人才直接认定机制,提高青年人才入选比例,目前已邀请26位“两院”院士作为举荐专家;制订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以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暨TR35颁奖典礼、全国首场博士马拉松等重点人才活动为契机,吸引海内外青年才俊来绍对接。
绍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反映出绍兴树立的“大人才观”——厚植发展潜力,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构建起完整的人才支持“谱系”。大批青年人才的涌入,让古老的绍兴充满活力与生机。
创新平台 改革试验集聚人才智创要素
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探索青年科学家“免评审”,搭建“编制周转池”,人才享受政策兑现不受地域、户籍、社保、人事关系等限制……2020年10月,绍兴在全省率先启动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放开手脚在人才体制机制、人才市场化评价、人才协同创新、人才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累计已推出改革举措15项,惠及人才315名,兑现资金近1.6亿元。
“多亏王总工,帮我们解决了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绍兴市东方时代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针对定型机容易起火这个印染企业的共性问题,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请总工程师王柏根自主研发定型机防火水喷淋自动清洗系统,破解了这个棘手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在绍兴20多家印染企业推开。
绍兴聚焦本土优势产业,建设印染、集成电路、珍珠、袜业等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协同创新中心区、县(市)全覆盖,着力破解企业“单兵作战”引才难、行业“共性需求”整合难、产业“核心技术”攻克难、人才“发展梗阻”畅通难,不断增强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能力水平。
近年来,绍兴借助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孵化出工厂化养蚕、温室养殖淡水珍珠、“不上头”黄酒等一批极具辨识度、颠覆性的新产品新技术,累计申请专利46.66万件,科技进步监测评价值连续多年居浙江省前列。
去年以来,绍兴还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专业运营”模式,鼓励传统企业建设民营人才创业园,通过探索新兴产业用地(M0)试点,形成涵盖人才、基金、孵化器、产业园等多重发展要素的平台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13个民营人才创业园,其中正式运营8个,累计引进人才科技项目180余个,吸引本地资本超4亿元。
智慧服务
构建“人才管家”数字化平台
“我还没申请,就收到了短信,告知我每月有笔1666元的人才补贴可以领取。”浙江新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新员工李静收到人社部门发送的通知短信后,惊喜地说。原来,从南京大学毕业的她来绍工作不久,得知“绍兴人才码”后在线申领到了F码,“收到短信的第二个月,补贴资金就打到了我的社保卡上,让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李静由衷地为绍兴市人才政策兑现“无感智办”点赞。
便捷的体验,来自绍兴市的一项数字化改革探索——构建“人才管家”数字化平台。
以安家补贴事项为例,原先申请人需要提交毕业证等5份材料,改革后人才无需提交申请,由系统自动与3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审核,由算法确定发放归属地和补贴档次,并实现系统按月自动发放。“人才管家”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模式,目前已应用到租赁补贴、安家补贴等政策兑现。
为让人才服务更快更精准地到达每一位人才,绍兴市全面梳理人才引进服务、人才培养服务、人才流动服务、人才评价服务、人才激励服务、人才双创服务、人才政策服务等“最优颗粒度”事项,同时根据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打造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医疗保健、人才子女入学、人才智慧就业、技能人才培养、事业人员管理、博士后管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等系列人才创新创业“一件事”应用场景。
依托“人才码”,绍兴为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其中高层次人才赋A~E码,大学生和技能人才赋F码,其他人员赋G码,人才通过亮码或扫码,即可实现“一码在手、服务全有”,不断释放政府数字化转型红利,全力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
从引进一个人才,到带动一方产业,继而引领城市发展——正是通过这样的产才融合发展模式,绍兴借助千千万万名人才的智慧合力,共同成就“名士之乡”沧桑巨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奔跑于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打造“重要窗口”的伟大征程,绍兴将矢志不渝地通过人才发展实践,为人才强国战略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本版图片由绍兴市委人才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