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拼多多致敬所有“腿上有泥、心中有光”的农业从业者

以创新致丰收

  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金秋九月,西溪湿地的7000余棵柿子树迎来大丰收,一个个黄澄澄的柿子挂在枝头,分外喜人;在淳安县枫树岭镇上江村,青青的高粱杆、红红的高粱穗迎风而舞,村民们背上竹蒌,拿上镰刀,看着手中满满的收获,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这个盛满喜悦的季节,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农历秋分(9月23日)举行,我省嘉兴南湖成为此次全国主会场之一。

  作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近日,农业农村部与浙江省政府联合启动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今年的丰收节活动,也在体现全国共性的基础上突出浙江特色,在充分彰显红色元素、“庆丰收、感党恩”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奔共富”的主题元素。

  就在今年7月,浙江定下“农业科技创新强省”新目标,打造农业现代化的“硬核力量”。在这个丰收节,让我们聚焦新农业、新农人,感受创新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葡萄丰收季

村民增产也增收

  葡萄是金华市浦江县农业第一大产业,已有500多年种植历史。目前,浦江有超过1.2万户葡农,葡萄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量12.7万吨,年产值超11.4亿元。

  据报道,浦江县打造了“超级农场”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服务产、供、销全环节。据了解,只需轻轻一点,屏幕就能显示出园内所有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值、光照等情况。

  正是通过不断的农业科技及数字农业创新实践,在葡萄丰收季节里,当地村民也可以实现增收。

  “多多买菜上平均每天五六千单。”在浦江县黄宅镇新宅村,1989年出生的张睿笑着说:“今年价格好,村里30万斤葡萄销量,25万斤是我们这里卖出去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多多买菜。”

  过去,他自己种了50亩巨峰葡萄,因为上市时间过于集中,村里葡萄经常卖不上好价格。后来,他联合当地两位90后小伙伴张垚、吴龙康,成立了浦江悟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村民代销。今年一炮打响,他们士气大振,接下来准备通过电商平台,推动更多当地农产品上线。

数字科技 让温州大黄鱼一天可达

  野生大黄鱼越来越少,如何养殖出接近野生口感的大黄鱼,成了技术突破的关键。

  作为浙江第二大渔场,温州洞头生态大黄鱼养殖面积1368亩,年产量1008吨。前不久,温州洞头还摘得“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的称号。据了解,近些年来,当地创造出了深海网箱技术,模拟出大黄鱼真实的生存环境,营造了“智慧小屋”,大黄鱼长得个头大、体型好,深受市场欢迎。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大黄鱼的分拣、加工等效率也不断提升,品名、等级、基地、养殖周期、储存周期等,消费者扫扫二维码,就可一目了然。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水产电商销售。

  “数字化操作,大大缩短了消费者与优质大黄鱼之间的距离。”温州苍南共创生鲜旗舰店老板林景川介绍,他以前一直是做线下生意,自从去年12月入驻拼多多后,月销量多的时候可达1万单。江浙沪的消费者,一般24小时之内就能收到货。

  从金华的浦江葡萄,到温州的大黄鱼,在浙江,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始终。

  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浙江要率先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创新强省。可以看到,创新正助力农产品上行之路愈走愈宽,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更加精彩。

  农民富、乡村兴,这是所有“腿上有泥、心中有光”的人们心中最深的守望。今天,让我们以丰收之名,再次致敬所有创新、拼搏的农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以创新致丰收 2021-09-23 浙江日报2021-09-2300006;浙江日报2021-09-2300007;浙江日报2021-09-2300013;浙江日报2021-09-2300014 2 2021年09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