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创建未来乡村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创建精品示范村,再到向“未来乡村”试点延伸.....浙江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从未曾停止过探索。
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利用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的先天优势,用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资源激活“乡村艺术细胞”,以数字赋能生产生活,多方协同共建美丽乡村,推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西湖区开展的两轮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比学赶超活动中,转塘街道多次名列前茅,为创建“未来乡村”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转塘街道的长埭村和桐坞村被正式列入杭州市“未来乡村”创建试点。
生态立本
环境长效管理持续发力
地处青山绿水间,有着“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茶镇是转塘街道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往,我们会在庭院里种菜,堆砌杂物;现在,观念改变了,自己家的庭院应该好好维护。”走进龙坞茶镇的桐坞村,映入眼帘的是村道两旁独门独栋的小楼房,村民黄芳芳成为村里“美丽庭院”示范户。
去年以来,转塘街道开展全域环境大整治,持续推进环境长效管理,让村庄面貌有了全新提升。“整治期间,桐坞村将全村分为6个片区,以党员带头分片包干,并发动志愿者950余人,清运垃圾700余吨。”桐坞村党委书记金樱娜介绍,“我们梳理了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空间,增加150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村里‘停车难’问题。”
在长埭村,提起一位扎着小辫、开面馆的人,大家就知道那是小辫子面店的老板邱剑勇。2011年,“归乡人”邱剑勇的店里只有一张桌子,平均每天卖出15碗面。随着长埭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邱剑勇意识到,要发展必须做出改变。
渐渐地,面馆外的露天阳台多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2021-09-23 浙江日报2021-09-2300008;浙江日报2021-09-2300011 2 2021年09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