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乡村不做洼地做高地
张萍
乡村出题、高校搭台、学生作答,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牵头的“裕农通杯”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通过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让大学生参与到乡村的文化空间打造、文创设计和未来乡村建设中,不得不说,赛事很有新意,有助于多赢。
读到这则新闻,欣喜于学生们的情怀和创意之余,我脑海里还浮现出一株开着血橙色娇艳花朵的芭蕉树。
准确地说那是一个花园。上小学一年级时,经常路过一户农家,江南传统的低矮瓦房外面,紧挨着场院密不透风地种了各种植物,芭蕉、牡丹、凤仙花,桃花、梨花、栀子花,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常开不败,姹紫嫣红总有颜色。尤其是雨后,水汽晕染让周围事物颜色变深,衬托得花花草草尤其鲜亮,构成了我最早的美学启蒙。后来进了城,再也没看到过比这个乡村土屋主人打理得更有生趣的院子。
提到乡村振兴,有些人总觉得应该物质先行,精神富足慢上一拍也无妨。这是大大的误解。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乡村未见得注定成为洼地。
中国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服饰、饮食、宗庙、风土人情……乡村生活浸润着浓厚的文化属性,城市化进程可能使之凋敝,却从未令其断绝。不可否认,一方面农民精神文化需求长期被遮蔽、被忽视;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的进一步富裕,原本内在的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觉又显现生机。这些年自媒体的兴起,像温州瑞安的“曳步舞夫妇”这样的农村网红纷纷出现,展现了农民宽广精神世界的一角,也展现了文化振兴多样的可能性。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看到并尊重农村自发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规律,是搞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除了消除误区,也要填补盲区。这些年大力实施的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礼堂建设,为乡村文化复兴注入了鲜活生机,共同富裕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化肌理的构建,文化元素的提炼,文化需求的回应等,可能还需要更多地俯身贴近乡村现实。由形而神、由表及里,去诠释好乡村文化的内核,并非一件易事。
有位学者曾说,文化建设“不单是把精英的文化消费银卡升级为金卡”,也是为着“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到一天有想头,一世有活头”。话糙理不糙,并且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通过外来资源去赋魅,必须更多地释放农村文化本身的魅力,让人们欣赏农民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