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高地 奋力攀登高峰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引发全省文化工作者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曾福泉 陆遥 严粒粒 郑梦莹 沈听雨 王杭徽
文运牵动国运,文脉连通国脉。
8月31日,省委召开高规格的文化工作会议,引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会场内外,全省文化工作者充满豪情和干劲。大家表示,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建设文化强省,努力成为传承中华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彰显思想力量
构筑精神家园
守护传承“红色根脉”,充分彰显思想力量。打造鲜明文化标识,不断激活浙江的人文基因和精神密码。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对打造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的系列部署,催发大家昂扬奋进的情怀。
会议提出浙江未来五年要努力在10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排在首位的就是挖掘传承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思想理论财富。“这既是溯源、又是拓新。我们要不断把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转化为浙江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彦教授说。
会议明确提出“入脑入心”的要求,这让张彦感触深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新思想转化为大众话语,理论宣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她表示,理论宣讲要动员多方力量,建议以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依托,打造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稳定宣讲队伍,与“8090”宣讲团等相互支撑,研、学结合,研、讲结合,从而推出更多内容鲜活的理论研究成果,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品牌。张彦表示,作为思政教师,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她说:“入脑入心,还应重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打造精神力量高地,必须不断增强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筑好引领未来的精神家园。这番话引发我的深入思考。”浙江红船干部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李益模说,对社科工作者而言,今后要更加坚定地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向党员干部讲清楚政治、经济、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这次会议还特别强调,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薛迓冰表示,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南宋文化发祥地,上城区依托省级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正全力以赴擦亮宋韵文化标识,努力打造“时尚经典、古今交汇”的文旅融合标杆区。
“我们坚持转化助力传播,全维度展示宋韵文化的韵味。”薛迓冰介绍,南宋博物馆德寿宫遗址陈列馆建设项目已于2020年底全面开工,未来这里将成为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将加大对宋韵文化的系统性构建、品牌性培育、融合性发展,串联南宋文化体验空间,让群众多维度感受宋韵文化,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打造精品力作
汇聚高端人才
浙产文化精品力作理应成为浙江文化高地最鲜明、最令人信服的标识。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敢于在高原之上成高峰,文艺工作者们受到了巨大激励。
著名作家、省文联副主席麦家心潮澎湃,“要打造精品,就要‘退’到个人灵魂的深处,秉持珍贵的品性,比如耐心、坚守、安静。”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进到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只有进到民族的灵魂深处,听到我们祖先的心跳声、脚步声,我们才可能写出有我们民族筋骨、有我们民族道德、有我们祖先体温的作品。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让戏曲工作者看到一个更美好的春天。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我们深感使命在肩。”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王滨梅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嵊州市越剧团合作的《核桃树之恋》在北京为庆祝建党百年献礼演出,《枫叶如花》等作品在省内巡演,这是浙江文艺工作者聚焦时代主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展现了浙江建设文化强省的担当作为。
打造文艺精品高地,必须负起引人才、育人才的重要责任。会议强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人才蓄水池,引发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晓平深深共鸣:“抓人才是长远课题,必须远处着眼、下大力气。浙婺正是以院团内部机制为保证,栽好人才栖身的‘梧桐树’,实现出人出戏出精品。”
文艺院团遭遇人才瓶颈并非个别现象。王晓平认为,从省级层面提出“把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作为事业发展的永恒课题来抓”,正当其时。只有营造优渥的人才发展生态,才能留得住名家、育得出新人、出得了精品、垒得起高地。
《启航》《人民的信任》《“小平您好”》……中国美术学院何红舟教授近年来承担了一系列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任务。会议对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创作的重要平台作出部署,何红舟有着深刻的感悟。“中国美术学院这些年先后成立‘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创新平台’,举办‘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等。”何红舟说,依托这些平台,艺术家们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在今年建党百年的美术大展中,中国美院有30件主题创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入选数量居全国之首。
推动文化创新
惠及全省人民
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需要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一论断,大大加深了文化工作者对自身职责使命的认识。
“会议提出,在加快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全方位、系统性塑造提升浙江文化产业。”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说,“我感到肩上有了重任”,当前,数字赋能让浙江文化产业呈现出更多元的发展态势,要依托浙江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发展优势,打造好数字经济时代的影视内容创作产业生态链和赋能平台,助推浙江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后申遗时代’的良渚遗址要为社会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明盛宴。这是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实践。”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说,接下来将综合提升良渚古城周边配套水平,以建成开放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为契机,加强与周边区域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通过遗产区乡村美丽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改善,让遗产地百姓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会议强调‘实现全域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加丰富’,文化场馆正是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空间。”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随着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到“优不优”。应金飞认为,公共文化场馆应该顺应时代而变,须更现代化、更智慧化。乡村美育工作也应同步推进,让更多美术资源下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
余姚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苏说:“会议提出大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创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这对基层文化馆来说既是新目标和新挑战,也是新动力和新机遇。” 文化馆将汇聚乡镇(街道)、村(社区)合力,着力打造更多城市智慧文化空间,建设全方位、立体化、数字化的社会文化资源,逐步实现高科技、全覆盖、高效率的共享方式,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