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今日嘉兴

“水岸同治”,碧水环绕王店镇

朱琴燕 吴家乐

  走进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有一处“奇观”令人大开眼界:放眼望去,可隐隐看到村级河道徐宝村浜的河底交织着一片植物根系。那是睡莲、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的根系,旁边还围绕着成群的水生昆虫、蠕虫、贝类、螺类以及小鱼小虾,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宝村浜的生态修复密码——利用沉水植被改善水质,使水体恢复清澈。据了解,建林村聚宝湾河道平均水质已达到Ⅱ类水标准。

  距离王店镇南梅村文化礼堂不远处,也有一个景观小品“五彩蝶池”。谁能想到,流水潺潺的“五彩蝶池”原先是一条人见人嫌的排水沟,杂草丛生、臭不可闻,天气一热大家都绕道走。前两年,南梅村积极创建“美丽河湖”,河道清淤完成后,又在排水沟内种植苦草、金鱼藻等大量沉水植物,用于吸附漂浮物净化水质,并采用分段治理的办法层层过滤。目前,村里正在对“五彩蝶池”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更美的生态景观。

  自2018年以来,王店镇以改善和提升水质为目标,以“美丽河湖”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深化河湖长管理制。而今,王店镇正在实施“碧水绕镇”项目,主要针对长水塘两侧的市河、金家桥港、小桥浜、长车浜、樊家埭浜等多条总长5300多米的河道开展“水下森林”建设,现已进入运营维护期。

  在王店市河两岸常年居住的居民会发现,这条紧邻梅溪老街的河道如今改头换面。水下有“森林”,水上有景观,偶尔还能看到白鹭飞过,这幅生态美景在过去无法想象。“以前河水发黄,河面上都是杂草和垃圾,现在干净很多,我们住在河边心情也变得愉快。”在梅溪老街住了40多年的居民王阿姨说。据了解,王店市河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底质改良、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放入水生动物、实施水质监测等步骤。通过生态修复,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一个和谐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象,也为周边居民营造了宜居环境。

  近几年,王店镇坚持不懈实施“水岸同治”。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市级“美丽河湖”10条,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建成碧水河道10条共计7.5公里,“水下森林”覆盖面积11万平方米。昔日“臭水河”成功逆袭成为“景观河”。

  “通过生态修复手段让河道变清变美,这个创建成果需要落实长效管理制度来维护。”王店镇生态环境办相关负责人说。全镇166名镇、村两级河长及时通过相关系统上报大小河道的“健康状况”,引入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巡查,随时监测河道水质情况。结合党建“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镇、村两级河长带动107名网格长和624名微网格长积极参与巡河行动。同时,广泛发动村民,组成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民间清废纠察员3支队伍,对河道开展全民监督。

  此外,王店镇凝心聚力做好源头防治,投入7000万元开展镇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实施17个区块,现已全部完成,镇区覆盖率达到100%。王店镇还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污水终端运维管理,并委托专业机构对运维单位进行监管,对设施终端开展全面排查、梳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出水达标率双达标。


浙江日报 今日嘉兴 00014 “水岸同治”,碧水环绕王店镇 2021-08-31 浙江日报2021-08-3100012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