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破浪前行风帆劲 砥砺奋进谱新章

——写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一周年之际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不同地市如何以不同方式共享自贸试验区红利,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回答好这一命题,是浙江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建设的题中之义。

  去年8月,自贸试验区掀开了其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实现赋权扩区,从舟山一域扩展至宁波、杭州、金义,形成“一区四片”的发展布局,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好风凭借力,浪高当弄潮。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内容全面拓展,开放水平和辐射能级大大提升,在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1~6月,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1/4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8.6%新增市场主体、7.7%税收和11.4%外资,助力浙江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督查激励……奉上了极具浙江辨识度和首创精神的赋权扩区周年答卷。

共享联动 构建开放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四大片区分工明确,权责明晰。舟山片区和宁波片区聚焦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建设、杭州片区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金义片区聚焦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原布局相比,实施区域更广、改革创新任务更重。

  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走向纵深,当浙江吹响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角,“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各片区联动发展”,实现片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成为自贸试验区跨越发展的关键。

  千钧在一羽,轻重在平衡。在这张关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考卷上,浙江胸有成竹,从容作答: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与第二批、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宁波和义乌优势互补,借助新一轮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东风,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和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宁波、舟山、义乌联动发展,依托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打造小商品换大宗商品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利用义新欧中欧班列,打造全球商品优进优出的世界货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与自贸试验区改革联动、创新联动,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引领浙江数字新基建迈向新境界。

  立足全局,心怀“国之大者”,方显硬核担当。

  依托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势,过去一年,自贸试验区联合上海、江苏、安徽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共同发布十大制度创新案例,并签订《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合作备忘录》;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期间,自贸试验区成功举办长三角开放平台联动合作论坛,推动一市三省自贸试验区、开发区及境外经贸合作区首次相聚探讨开放平台跨省域联动合作。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自贸试验区如耀眼的明星,以“自由贸易先行区、数字变革策源地、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姿态,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放眼浙江,引领全局者,方为排头兵。

  继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6个联动创新区之后,今年6月,湖州、绍兴、衢州、丽水获批第二批联动创新区,浙江实现了省内联动创新区全覆盖。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交相辉映,勾勒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全面开放新发展格局,也夯实了浙江深化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雄厚家底。

改革破题 机制创新走前列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潮头地带,印证着浙江敢为人先的魄力。这一年,四个片区紧抓赋权扩区政策效应,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各片区立足自身特色,率先落地一批重大改革赋权,出台金融、财税、人才等方面40余项专项政策,形成6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优化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处境监管改革创新”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数智化”在线商事调解模式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迅速在全国推广。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舟山片区推出全国首单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全国首张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质试点,“油气自贸区”的话语权不断扩大;在宁波片区,中资非五星红旗国际航行船舶试点沿海捎带、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范围扩大、全省首笔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顺利落户;在杭州片区,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涌现出“线上销售、线下展示、定点配送”和“数字清关”等新模式,完成易货贸易首单实单测试等;金义片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平台签发首张CIFA多式联运提单……一首高亢的改革创新协奏曲,在山海之间激情演绎。

  如今,浙江扛起了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旗,在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的自贸试验区,当仁不让,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改革创新的风向标。

  在打造“油气自贸区”中,聚力市场化创新,深化油气全产业链闭环改革,筑牢共同富裕的能源安全底线;在打造“数字自贸区”中,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共享共同富裕的数字经济红利;在打造“枢纽自贸区”中,打通双循环中的痛点堵点,夯实共同富裕的要素基础;在打造“最优服务生态”中,推进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提高共同富裕的治理水平。

动能集聚 崛起发展新高地

  过去一年,各片区持续彰显出强磁场效应,吸引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激荡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项目大平台汇聚,充实着自贸试验区的软硬件发展环境。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后,巴西淡水河谷、美国GE、瑞士ABB、德国采埃孚等世界500强企业接踵而至;大榭石化五期、华泰盛富70万吨轻烃利用等油气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萧山国际机场货站、eWTP跨境数字清关公共服务平台、中国邮政华东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目前,自贸试验区共有重大项目102个,投资总额约3580亿元,其中,25个省级重点签约项目开工建设17个。

  政策利好加持,各片区迎来跃变升级的黄金期,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

  杭州片区滨江区块被纳入自贸试验区后,形成了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试验区“四区叠加”效应,这个中国数字贸易排头兵,正积极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全球布局、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国际贸易全链条数字化生态,并再次调高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主营业务收入五年翻番、达到6000亿元,为杭州打造“全国跨境电商第一城,全球跨境电商第一流”再添新力。

  抓住发展红利,宁波片区围绕“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着重在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创中心和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方面发力,带动城市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发展能级、“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等全面升级。

  金义片区在“点”上建成投用新型进口市场,创新“前店后仓”销售场景,培育进口“保税+业态”,“线”上深化“四港”联动,发展“义新欧”2.0版,“面”上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立体多元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点线面结合,“世界小商品之都”加速贸易转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潮涌之江,浩浩荡荡。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对自贸试验区寄予厚望:“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正充分释放“第一大港”、数字经济、小商品贸易等优势,围绕五大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油气自贸区、数字自贸区、枢纽自贸区“三张金名片”,成为新发展阶段畅通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平台,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畅通经济良性循环,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

  扩区一周年的答卷上,精彩仍在上演,稳步向前的自贸试验区,正在2.0时代的轨道上续写辉煌,以更多作为回应世人期待。

  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国内不仅率先实现物理扩区,还顺利推进从货物贸易和外资准入自由便利为主,转到数字贸易、跨境金融等自由化便利化的多支柱功能创新。这是对舟山油气全产业链特色创新的充分肯定,宁波、杭州和金义片区的纳入也为制度集成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试验场景。一年来,浙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推动数字化改革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双轮驱动、相互赋能,以制度创新破解治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中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做强全类型跨境电商等优势领域,积极拓展数字服务贸易、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等创新领域,有力助推了浙江制造业、航运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下一步,建议浙江强化自贸试验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双区联动”,以制度创新为基本路径,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持续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

  张湧:丝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商务厅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破浪前行风帆劲 砥砺奋进谱新章 2021-08-30 浙江日报2021-08-3000005;浙江日报2021-08-3000007;浙江日报2021-08-3000017;浙江日报2021-08-3000009;浙江日报2021-08-3000013;浙江日报2021-08-3000029 2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