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友邻优势 描绘共富画卷
孟 琳 徐晟昱
穿行于德清县康乾街道联合村的街巷,随处可见如诗如画的农家院落、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田园乡间焕发勃勃生机。去年浙工大莫干山校区在德清落地以来,康乾街道紧抓“大学友邻村”新机遇,在德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的征程中,联合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共富画卷”。
联合村里塘荷叠翠,每到周末,来此消夏的游客络绎不绝。“10年前,村里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康乾街道联合村党总支书记王敏敏看着眼前一片片的荷花,感慨万千。那时,村里河道堵塞,漂浮着水生植物与生活垃圾。“我们村有9条河道,长达25.8公里。”王敏敏介绍,2013年开始整治9条河道,相继关停18家生猪养殖场,户户安装了抽水马桶,还投资建造了凉亭、小桥、复古栈道等。数年治水,让村民对干净的水环境十分珍惜。眼下,联合村正在“教授河长”的带领下,实践新的“治水密码”。
“河底栽种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打造‘水下森林’,能够提升河道能见度、增加溶解氧,防止富营养化,让水体常年保持清澈。”今年4月初,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汪达和田亚军副教授受聘为康乾街道“教授河长”,在前期“五水共治”已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开展河湖健康体检、量身定制生态修复方案,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撑。
绿水青山逐渐成为联合村的最大优势。如何打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快车道”?
为了端稳“生态饭碗”,村里划出20亩“试验田”。低毒害的农作物生长药剂、改良土壤的“神奇配方”……浙工大莫干山校区的师生准备借助联合村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将校内实验室搬进农地,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并将实践成果运用到田间地头,在科研与效益的双赢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在葡萄采摘园,浙工大生物工程学院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助农卖葡萄,这也是联合村农户的新尝试。乘着校地协作的东风,在外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姚文统也回乡寻求新机遇,成立乡创基地,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浙工大的师生们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力量,助力联合村村民走好致富路。如今的联合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也切身感受到变化。村里的花箱、围栏泛白生锈了,原本想找油漆工刷一遍,大学生志愿者郑文想到了变废为宝的主题,约上几位留校志愿者,不仅把生锈的围栏重新刷上了绿色的油漆,还把农户闲置的电视机、水管、花瓶等废弃物改造一新,种上花卉,装点在村道两侧。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路上,联合村的幸福路正不断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