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刊

一个“孝城码”,管起商业街区执法事项

章 婧 张 欣

  近日,安吉县孝丰镇部分沿街商户门前多了一张“身份证”——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开展沿街商户巡查时,都先用手机扫一扫商户门前的二维码,根据页面上的执法事项进行对照清查,并予以记录;市民扫码后能详细了解商户信息、优惠活动、商户评价等信息。

  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改革,让数字赋能城市治理,4月起,孝丰镇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商业街区开通了“孝城码”。有关部门调研时认为,这一智慧街区管理新模式是“属地管理”事项数字化的具体应用,通过智慧化手段很好地把日常监管寓于服务之中,充分体现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工作理念。

  “孝城码”作为沿街商户的一码“身份证”,覆盖了城管、市场监管、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事项信息。“我们巡查时发现问题便拍照上传,店家整改完成后拍照片反馈,这样就省掉了很多繁琐的程序,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也能实现信息共享,执法效率大大提高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孝丰执法所工作人员胡陈建介绍,“孝城码”分为三级授权,行政管理部门扫码后对照标准逐项上传相关记录,发现问题或隐患“码”上采集上报,商家“码”上反馈,实现全过程留痕;商户可以上传自己证照情况、优惠活动信息,查看相关部门的检查处罚信息等;顾客通过扫码对商户进行点评、投诉建议,既为其他顾客提供了消费参考,也可以帮助商户改进服务和进行产品升级。

  为更好地实现商户长效管理,“孝城码”将商户评级为3个等级,并以绿码、黄码、红码来区别。评级结果以各执法部门的事项检查为基础,主要覆盖“五包十不准”履责情况、各类执照许可证是否齐全、油烟净化装置使用情况、垃圾分类及商品质量是否合格及处罚整改信息等内容。

  “孝城码”在规范商户经营、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也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商圈管理困局。“执法事项、检查进度、整改反馈以及三色信息等面面俱到,实现沿街商户管理可追溯、信息底数清。”孝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孝丰镇已在城区的云鸿塔路、南街两条街区开展试点,自运行以来,街区商户的投诉率较往年下降了87%。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9 一个“孝城码”,管起商业街区执法事项 2021-08-27 浙江日报2021-08-2700005 2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