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专刊

每月10日“摆摊” 问题限期解决

天子湖镇“固定问廉日”传递清风

杨斌英 陈丽莎

  “听说上次村里发小红薯,有人重复领了好几份?”“安置区里还有好多幢房屋漏水一直没有维修好,这个工程队的帐目能不能拿出来看一下?”……每月10日,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村口的大樟树下就会比平日里更热闹些,村民聚在村委的“摊位”前,讲述村里的各式见闻、发表各种不同意见。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摆摊”问廉,这是高禹村在清廉乡村建设中的一项探索。高禹村是一个由三村合并而成的大村,共有农户1518户,已通过农整、征地拆迁住进安置房的有1252户。“为让民情民意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邀请村民来村里提意见,但是来的人不多,效果甚微。”高禹村党委书记柯红标说。于是,根据村民集中居住的实际情况,高禹村“问廉”从会议室搬到了村口、小区和集镇街巷,以“固定问廉日”为载体的监督模式成为了高禹村延伸监督触角、深化村级廉情监督的实招。

  “我们主动邀请不同条线的联村干部解答各种政策问题,招募热心的老党员、老干部收集民情信息,每个月通过轮流设摊的方式开展现场接访,受理群众问题。”在“固定问廉日”现场,高禹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程林忙着记录村民反映的问题。

  在“固定问廉日”上,对收集到的小红薯重复领取等问题,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立即组织开展调查,进行核实。

  原来,从“北大荒”到“新粮仓”的经济强村高禹村,为了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每年春节前,每户农户可以在村集体农业合作社领取一袋装有15斤小红薯的农产品大礼包。程林到农业合作社查看领取记录,发现有4户农户借着分户的名义,重复领取了农产品大礼包。同时调查发现,村干部在发放大礼包过程中并不存在优亲厚友等行为。

  程林立即督促工作人员收回4户多领的大礼包,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与此同时,该村监察工作联络站举一反三,就农业合作社化肥采购、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对进出库把关、分时段用工提出了整改意见。

  此外,通过“固定问廉日”的持续开展,在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督促下,该村解决了农整安置小区9户房屋渗水、集镇农贸市场25万租金统一收取等一系列问题。

  “村里摆了摊,我们就能在家门口提意见了。”村民们对“固定问廉日”这一做法连连点赞。

  “‘固定问廉日’通过基层监督‘面对面’,既集中了村民议事的时间,也对村级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发挥了‘探头’和‘前哨’作用。”天子湖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专刊 00020 天子湖镇“固定问廉日”传递清风 2021-08-27 浙江日报2021-08-2700014 2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