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多元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龙泉:“六连优”的共富实践

  共同富裕,民之所盼。

  近年来,龙泉市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凝聚龙泉复兴行动伟力,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澎湃活力。在浙江省山区26县发展实绩考核中,龙泉连续6年以优异成绩获得优秀档次,是全省唯一实现“六连优”的县(市、区)。

  面向新时代,龙泉正在逐梦龙泉复兴、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一座融合“美丽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特色文化高品位、人民生活高品质、商贸服务高水平、县域治理高效能”的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点绿成金

  多元拓展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经过多地考察,今年4月,总投资3亿元的“丽水山泉”高端饮用水生产基地正式落户查田镇青坑底村。

  一潭清水引来一个大项目,在龙泉并不是个例。近年来,龙泉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最大限度地激发绿水青山的无限价值,拓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一组数据见证龙泉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9.1%,农民收入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98,首次降至2以内。

  在龙泉,好山好水好空气,可以转换为真金白银。位于西街街道的“唯珍堂”铁皮石斛原生种植基地,产品每年经农业部检测,一百多项农残检测指标全部为零,是全国高端石斛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位于锦溪镇的“泉灵谷”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以复合经营模式发力林下经济,实现“一亩山万元钱”,每年收入可达800多万元;兰巨乡炉岙村大力发展高山避暑经济,一年创收400多万元,“农家乐”真正乐了农家。

  创新多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龙泉的绿水青山可增值、可交易。实施品牌化经营、多元化营销,借助“丽水山耕”“龙泉区域公用品牌”营销,龙泉的茶叶、食用菌、蔬菜等高品质生态农产品走出山门、俏销市场,产品平均溢价30%以上。在全省先行开展碳汇经营和开发,建成光伏水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实现年平均绿色发电6.5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万吨;积极推进兰巨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国际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VCS)等碳汇项目开发,森林保有量、林木蓄积量、林业碳吸收能力三项指标全省第一。

  眼下,龙泉正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的瓶颈制约,建设集科创、文创、产创、农创、制创和未来社区于一体的融合平台,致力打造成为山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点、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数字赋能

  “益林富农”开启共富新蓝海

  “手续简单、操作方便,登录‘浙里办’填写好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信息后,我申请的12万元贷款很快就到账户上了。”近日,住龙镇碧龙村村民刘春发通过龙泉市创新开发的“益林富民”多跨场景应用,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实现了一键贷款。

  和刘春发一样,龙泉已有78%的林农享受到这项改革红利,累计发放森林资源贷款57亿元。近年来,龙泉立足林业大县实际,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大场景,率先以公益林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建设运行“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推出了落界确权、生态信用、绿色金融、流转交易、林区智治5大核心业务,在更严格保护生态的同时,有效破解林农持续增收渠道不多,林业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为推进林农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实践路径,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缩小收入差距典型案例”。

  目前,“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改革成效明显。如在全国首创的公益林数字化管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落界权属不清这个全国性难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山林纠纷诉源治理;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集体林地四至明确、产权清晰、依法规范和有效管理,龙泉片区林农每年还可拿到地役权补偿金1430万元。这两项改革创新,双双成为全国首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典型案例。龙泉还探索打造“生态超市”,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可流转、可交易,农林特色产品平均溢价25%以上。

  近年来,龙泉发挥数字化改革的龙头作用,撬动引领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全面激扬龙泉赶超发展新优势。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汽配云项目顺利融入丽水市产业大脑试点,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实体化运作推广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平台——龙泉青瓷宝剑商城,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投放,日均展现流量1150万人次、点击流量97万人次,2020年,平台销售额达2.8亿元,并孵化培育了11家限上小微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剑瓷产业发展。

  创新添翼

  “小山城、大科技”龙泉模式

  成为鲜明标识

  7月4日,商务部发布了2021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名单,龙泉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空调零部件)榜上有名,这也意味着龙泉汽配产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对于壮大汽配产业集群、发展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能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离不开产业创新平台的科技支撑。”龙泉市经信局负责人说。汽配产业是龙泉的传统支柱产业,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龙泉建设了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被50多个国家认可。由此支撑,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实现了从低端维修市场向中高端配套市场拓展,产业向总成型、整机型、科技型方向转型的跨越式发展,产值每年以22%以上的速度递增。

  开放是龙泉的文化基因,创新是龙泉的最强动能。近年来,龙泉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之路,投入真金白银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了“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政策”和企业“科研在外地、生产在本地”创新模式,打响了“小山城、大科技”龙泉模式。2020年,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跃居丽水首位,创新指数跻身全省第二档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好高”项目选择落户龙泉。今年上半年,龙泉新引进项目18个,在谈重大实体项目20个,累计总投资240多亿元,其中,新引进科博乐、双枪家居等引领性大项目10个,位列丽水九县(市、区)第一;特别是引进了龙泉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的外资项目驴迹科技,实际利用外资3855万美元。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选择来龙泉创业,仅龙泉市汽车空调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就集聚了国内各大高校院所和汽车空调企业的255名工程师,其中不乏来自中汽协、西安交大的一流专家团队。

  今年,龙泉正在打造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浙西南科创基地,致力建设成为全市创新创业“策源地”和科技服务“大超市”,为龙泉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积蓄发展动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龙泉:“六连优”的共富实践 2021-08-26 浙江日报2021-08-2600007;浙江日报2021-08-2600012 2 2021年08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