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走好“共富”路
长兴水口乡:开启高水平全域美丽新征程
杨斌英 陈艺鸣 朱琳琰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长兴县水口乡,历来以山清水秀而著称,来这里看顾渚山竹林摇曳,听寿圣寺晨钟暮鼓,品贡茶院紫笋飘香,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禅茶胜地、自在水口,近年来,水口乡不断打通美丽资源与美丽产业转化通道,提颜值、强产业、增内涵,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20年,全乡财政收入1.83亿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335.4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376.78万元。
逆势而上,蹄疾步稳。今年,长兴县开启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的新征程,水口乡定下了“一谷两镇三区”的长远目标,即打造“顾渚画溪谷、省级乡村民宿小镇、省级样板美丽城镇、省级大花园耀眼明珠先行区、长三角山水田园风光样板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启高水平全域美丽新征程。
生态优先
塑造美丽发展“新形象”
高质量发展是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今年,水口乡全面推进顾渚“画溪谷”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下好先手棋,奔向“共富”路。
“早在唐代,顾渚山就是重要的贡茶产地之一,这里盛产紫笋茶,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源头。”水口乡党委书记朱炜江介绍,作为“五谷丰登”计划之一,“画溪谷”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计划打造成为“国际先锋创意高地、活力新锐总部基地”。
据悉,目前“画溪谷”已经完成5个重大项目签约,另有10多个重点项目正在跟踪洽谈,未来将在文创类、总部数字类等新经济、新业态的项目招引上持续发力,让好风景带来新前景。
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水口乡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态资源保护等“系列组合拳”。为了守护这一方青山绿水,该乡还专门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全面完成环境整治攻坚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筑牢生态屏障。
“2020年,我们对龙头自然村进行整治,包括农家乐的庭院美化以及沿路的景观节点改造,还打造了大唐不夜街发展夜经济。”顾渚村党总支书记张明祥介绍,以“绣花功夫”提升品牌形象,今年7月,顾渚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景区村,并承办了湖州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现场会。
从一村美到全域美,今年,水口乡将全面完成“呇梦”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设,启动实施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完成顾渚村、金山村、水口村3条旅游风情示范带,龙山村、徽州庄村2条民俗风情示范带,徐旺村、后坟村2条田园风光示范带,江排村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带建设。
同时,为美丽乡村注入“清廉因子”,水口乡深入挖掘“清廉文化”,推进“清廉水口”建设,以紫笋茶主产区为阵地,分别打造“茶韵专线”“古道专线”“茶廉专线”3条清风专线,形成清廉乡村示范带。
如今的水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吸引了众多年轻干部实地学习,从红色驿站、水库栈道、顾渚风情,到唐潮十二坊,都是红色户外课堂的授课阵地。2020年,水口乡接待各类培训学员420批次1.3万人次,获得培训收益约20万元。
产业转型
精准发力跑出“高步频”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我们周边县区和本地的游客也不少,每到周末还有不少客人来预约包栋。”走进水口乡金山村网红民宿“归心”,民宿主人唐正华正在登记预订客人信息。
2019年,在外创业的唐正华眼看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民宿发展如火如荼,决定回乡创业,投资400万元将老宅改成民宿。自去年6月正式营业以来,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销售农副产品。
近年来,按照“拆违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水口乡农家乐发展按下了“快进键”。2019年以来,该乡完成农家乐改造102户,民宿提升11家,形成了顾渚、金山两大农家乐集聚区。2020年疫情期间,当地民宿主攻数字经济,推动传统零售业向数字化转型。目前水口乡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经营主体51家,带动全乡近300家农家乐开展网上销售,网上销售额达2000万元,其中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500万元。
产业转型,水口乡精准发力,跑出了“高步频”——
随着大唐贡茶养生小镇、富硒山居、四月天杜鹃主题花园等“旅游+”高端项目的拔地而起,“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开启了山美水美、民富村美的新篇章。其中,“大唐不夜街”去年开街当晚,旅游人次突破2万人,国庆期间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
工业方面,不断巩固扩大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成果,加速推进企业向集群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推进小微园区企业低改高、旧改新,“三低企业”全部销号。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3个,总投入2.6亿元。
农业方面,大力办好“春茶、夏梅”农事节庆活动,打响水口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提升发展,推进农业板块建设,形成一批集农事体验、瓜果采摘、休闲观光、线上线下农产品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水口乡财政收入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14.9%;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亿元。
聚焦民生
合力扩大百姓“幸福圈”
实现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是绕不过去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持续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分好蛋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
“一村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近5年来,水口乡不断探索抱团发展方式,包括8村联营合建公司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与外地市场主体合作开展农产品销售,合资筹备乡村区域品牌研究中心等,打破各村发展瓶颈,壮大村集体经济。
作为“领头雁”的顾渚村,在2020年投入3000余万元,新增加集体经济商业用房4000平方米,建设分散式停车场4个,仅此一项就可为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300余万元,目前全村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村集体资产估值超过1亿元。
经济发展的同时,数字也为村民生活不断“减负”,让游客游览更加便捷。水口乡全域推行数字景区建设,打造乡村旅游互联互通智慧服务。同时,通过打造“一中心两张网”升级模式,融合网格队伍、矛调网络等体系和“诚信码”“数字人大”等数字治理手段,村风民风持续向好,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有序深化。
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如今当地老百姓的“幸福圈”正不断扩大。今年,水口乡启动市民广场建设项目,陆羽公园正式对外开放;金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徐旺村文化礼堂已投入使用,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文明诚信档案”建设更加深入,诚信商户、诚信村、诚信企业等创建蔚然成风……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叩响了共同富裕的大门。同心走好“共富”路,奋力构建“一谷两镇三区”,水口乡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开启高水平全域美丽新征程。
(本版图片由水口乡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