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前行的“红船精神”
龚静
由沈东和王德庆执导、浙江影视集团发行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人公,结合历史资料与纪实影像,讲述了他们在1921年建党前后的思想成长与斗争经历。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源头坐标的“红船精神”贯穿影片始末,以其强大的活力和信仰的感召力量,跨越百年长河,引发观众共鸣。
《红船》运用了“黑夜-白昼”“冬-夏”“今-夕”三组相对应的意象构建时间叙事,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得以在意象的流动交融中不断生成。时间叙事和最终南湖上的“水-船”二重空间在电影中以影像的方式,共同为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作了最好的具象印证。同时,“时间之河”的表现形式也暗合了电影作为运动影像的本体属性。
在严谨的考证之余,影片能以富有朝气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也能从时间叙事得到解释:导演所拍摄的不是一百年前作为普通载具的红船,而是一百年后经过沉淀又不断充实的、作为精神坐标的红船。
影片中两组“黑夜-白昼”的对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暗示了民族命运的转折。
首先是毛泽东在被陈独秀引荐给陈望道,并得到《共产党宣言》全文中译本的当天夜里。他在阁楼挑灯夜读,看至精彩处,再三击节。楼下的住客不堪其扰,让楼管来提醒他,毛泽东却激情澎湃地拉楼管坐在自己床上长谈,称其为“工友”和“最值得尊敬的人”。正是夜最浓时,楼管为了自己的生计要出门扫雪,因为“天快要亮了”;而毛泽东所谈的却是天下人的生计,“中国的天快亮了”。
另一组则是李公馆的惊魂夜晚和南湖的明朗白日。导演将遭遇密探骚扰的情节置于夜色之下:李公馆内,李汉俊冷静应对;望志路上,包惠僧疾行报信;酒店内,陈公博信念动摇……夜色、地上积水和霓虹共同为这段情节渲染了危险气氛,风格化的视觉语言类似黑色电影和谍战片。随后,李达之妻王会悟提议在浙江嘉兴南湖继续会议,并承担警卫工作。于是镜头一转,就是南湖远景,天光大亮,水波不兴,旗袍女子撑伞坐于船头。船舱内和南湖上,俱是一片生机。
毛泽东率湖南代表团进京请求“驱张”遭遇挫折,寒冷萧疏的冬日之雪是最为明显的视觉表达,暗示困难重重。李大钊为湖南代表团带来驱寒的炭火和辣椒,同时带来新的思想策略。
此外,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也在冬天逝世。追念恩师,毛泽东感到迷茫,恩师研究了一辈子中国伦理与历史,中国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夏季,预示着新生与希望。共产党人不再对列强军阀抱有幻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在言谈之间透露出远东支部的决策相对独立和联合工人、农民的意向。
影片的开头,是当年的黑白纪实影像和讲解,随着镜头中的历史人物逐帧上色并变为演员,时间倒流,回望的热泪化为被剧情牵动的柔软心肠。而在结尾处,南湖的红日则过渡为现实的纪录影像,健儿击水,高铁疾驰,人们笑靥如花。
奔流的影像不仅完成着纪录片的文献使命,更是在捕捉民族记忆与时间。会后,毛泽东在船头眺望,说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说由李大钊赠与的表落入湖中,是给南湖的承诺;说水终究会流向大西洋、太平洋,会当水击三千里,“百年之后,我还想看看世界,看看中国”。
28岁,再28年,正是1949年。1921年,百年以后,正是2021年。
水、南湖和红船在影片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风景”容纳剧情、推动发展的作用;是作为视觉和听觉上的材料,参与到影片的整体中去,作为主要角色,作为“红船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成为我们当代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心灵栖身之所。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而“红船精神”也将得益于当代人的开拓创新,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前行,永葆活力,感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