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温州教师曾庆明主动请缨前往云南支教——

山里孩子,愿你们成为雄鹰

  “你家离学校远吗?”“远。”

  “有多远?”“好远好远!在山上!”

  “我看你上课闷闷不乐,你喜欢上学吗?”“喜欢,因为有老师教我知识。”

  简短的对话,发生在距浙江3000公里外怒江峡谷中的一所小学。问的人是54岁的温州实验小学教师曾庆明,答的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牛郎当小学的一个孩子。

  今年年初,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中唯一来自浙江的教师,曾庆明赴怒江支教。支教开始时,他与学生的三问三答,道出了大山里孩子的求学渴望。近日,曾庆明结束支教工作回到温州,回忆起山区孩子的点点滴滴,他十分感慨:“我想联通大山里的孩子与外面的世界,让大山里的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让外面的世界关注大山里的孩子。”

  请派我去最艰苦的山区

  即便已经结束一个学期的支教,那段刚到贡山时发生的对话,依然如滔滔怒江,时刻撞击着曾庆明的心。学校放暑假后,曾庆明没有着急回温州,而是留在当地,帮温州的爱心人士寻访可结对帮扶的学生,希望帮助更多山区孩子。

  曾庆明支教的意愿如此强烈,但家人、朋友当初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位业务突出的高级教师,怎么就那么想不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支教?

  “那儿条件怎么样?”曾庆明刚到贡山县,妻子的微信就追了过来。

  曾庆明与住校的孩子同吃同住,他的宿舍由一间教室改成,除了一张床、一套桌椅,再没有其他家具。“跟家里肯定没法比,但是该有的都有。”曾庆明这样回答妻子。

  “您这老寒腿,受得了那儿的天气吗?”女儿发来关切的问候。

  峡谷地带历来湿寒,天气不好的时候,曾庆明的膝关节就隐隐作痛。“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正月里,曾庆明一边回微信,一边还在揉着膝盖。

  “你说你都这把年纪了,为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朋友疑惑不解。

  曾庆明将自己与孩子的三问三答发在了微信朋友圈,权当是回应大家的不解。很快,回复接踵而至:“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学生们。”“老爸,为你骄傲。”“老曾,是条汉子!”

  老曾,真是条汉子。2020年底,教育部第二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启动报名遴选,曾庆明马上着手准备报名材料、第一时间提交,并向上级相关部门主动请战:“请将我分配到最艰苦的山区学校,我不怕吃苦。”

  曾庆明入选支教名单后,被派往贡山县文体局教科所任副所长、贡山县捧当乡中心学校任副校长。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曾庆明又申请担任四年级2班的副班主任,尽量多花时间与孩子们相处。3月4日,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班级和43名同学见面,就给这个班取名为“怒江雄鹰班”,他希望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搏击长空的怒江雄鹰。

  让孩子们看到更多精彩

  在捧当乡中心学校,孩子们既不叫曾庆明老师,也不喊他校长,而是叫他“Uncle”。这是这些山里娃第一次用英文称呼他人。

  原来,作为英语教师,曾庆明刚到这里就发现:山区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除了上课,他们很少有机会练习英语。于是,曾庆明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使用英语的氛围,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他专门从网上购买了快板,让孩子们人手一副,带着大家练“快板英语”。

  曾庆明深深感受到,山里的孩子,对山外的世界了解不多。在一次和学生们一起吃午饭时,有学生问他:“Uncle,你的家在哪里?”“我家在温州,你们知道那里吗?”几个孩子摇摇头。“浙江呢?”这下终于有孩子点头了,但是眼神还是有些迷茫。

  于是,曾庆明开设了一门新课程——世界真奇妙,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多了解世界。平时喜欢旅游、摄影的曾庆明,在自己的行李箱里塞满了摄影器材和自己拍摄的照片,他想把自己的足迹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曾庆明带到贡山的物品大多与教学有关。“我带了100多套教研成果书籍,一到乡里就发完了。原本我还打包了吉他、电子琴,但因尺寸超标没能带上飞机。捧当乡中心学校校长只好带着我四处找各式教学工具。此外,我还网购了一批教学工具发到乡里。”曾庆明说。

  为大山深处引入暖流

  捧当乡中心学校在当地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校”:校园规模大,走在乡里,远远就能看见这幢乡里最漂亮的建筑。学生也多,在校学生超过500人,来自20个少数民族。身为副校长,曾庆明想为这些孩子们做得更多。他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温州市鹿城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秘书长。

  在怒江州的日子里,曾庆明平均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至少3条信息,每一条都和山区孩子们相关。通过曾庆明的朋友圈,大山里的孩子牵动着大山外人们的心。特别是曾庆明那些从事慈善事业的朋友,他们中有不少人因曾庆明而将目光投向了怒江峡谷深处。

  “您支教,我们助力。我们三乐亭捐赠10万元用于帮扶困难学生,麻烦您支教时替我们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温州三乐亭义工队队长蒋进富发来信息。

  “曾老师,我和妈妈商量了,想与您在怒江州支教的学生叶新梅结对,和她一起成长。”曾庆明的学生夏清喻打来电话。

  “老师,我们想和您在大山里的学生们联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刚刚毕业的学生陈妍臻发来微信。

  如今,曾庆明就像一座桥梁,把捧当乡的孩子和外面的世界连接在一起。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曾庆明又写了一封信交给相关部门,希望能继续支教。

  翻看着关于山区孩子们的点滴记录,曾庆明的目光停在一张和孩子们在怒江边的合影上。他说,怒江源源不断地奔涌着,他多想捧当乡的孩子也如江潮一般奔向远方。“但我想告诉那些孩子,不论奔流多远,也应像怒江哺育这方水土一样,不忘建设自己的家乡。”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山里孩子,愿你们成为雄鹰 2021-08-18 浙江日报2021-08-1800019;浙江日报2021-08-1800022 2 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